分卷閱讀3
生產的。 說起來,寧榮薇如今都是第三胎了。頭胎生大兒子和二胎雙胞胎兒子的時候都很順利,在附屬醫院就順產了,就是生雙胞胎也不過就是大半天時間的事。偏偏輪到這第三胎,之前為了保險,她還專門到省城醫院找自己的母親,也就是省城醫院婦產科的主任——白敬齡,做了產檢,結果所有檢查顯示一切正常。 寧榮薇本人是醫生,自己母親又是婦產科主任,家里條件也不錯,對自己的身體自然是盡力照顧到最好的。即使快到臨產還在堅持上班,但這在這個年代是很普遍的事情了,起碼不像農村甚至還有婦女快臨盆了還要下地干活的。 但就在這預產期這幾天,寧榮薇開始反復低燒,肚子也常常不舒服,多次陣痛甚至還有點見紅。附屬醫院的婦產科面對這情況沒什么辦法,她懷著孕也不能吃藥,于是便不得已的停了工作轉院到省城醫院。 白敬齡看了情況后給開了安胎藥,加上輸液,使得寧榮薇能舒服點。但仍是不敢大意,便遂留在醫院時刻觀察著。 “小薇你感覺怎么樣?還有沒有見紅?”只見病房門被推開,還沒完全現出身形,但問話的聲音已經傳來。 來人正是古家老三古建國。他是單位剛一下班就趕過來的,額頭上還掛著幾滴晶亮的汗珠,手里提著飯盒。 寧榮薇聽到熟悉的聲音,從病床上坐了起來,抬頭看見丈夫,便答道:“好多了,媽給我開了安胎的針劑,又掛了水,已經不見紅了,就是這小東西可能快要出來了吧,時不時的就在肚子里鬧騰鬧騰?!?/br> 回答了丈夫關心的問題,又想起家里的小子們,便接著問道:“你這么快就來了,三個小子呢,還是托給王嬸兒了?” 聽了妻子回答身體好多了的話,古建國放了心,他也是被這一胎折騰的夠嗆。這幾天妻子生病,他跟著cao心,上班也不好總是請假,家里還有一個五歲兩個兩歲加起來三個小子,他這單位醫院兩頭跑,孩子只能暫時托付給鄰居王嬸兒讓人家幫著照看一二,也是辛苦人家了。 說起來他現在也無比期望這肚子里的小娃娃趕緊生出來,起碼出了醫院回到家,單位近便也方便他就近照顧。 跟著聽到妻子問兒子們,想著自家媽畢老太太上次傳話回來,說快到日子了就會來家幫著媳婦坐月子。當時說的日子也就是這一兩天了,估摸著今明兒兩天就能到。到時候多了人手,起碼不用再把兒子們托給別人家了。讓自家老娘幫忙照看大的幾個,自己也能騰出手專心cao心醫院這邊。 想到這兒,他就把兒子們在王嬸兒家被照顧的很好,還有畢老太太要來家里幫忙的事兒跟妻子交代了一遍。 寧榮薇聽著丈夫的話也是贊同。對自家婆婆,她不說能處得跟親媽似的關系那樣你那樣好,但絕對算得上是親近了。跟許多同事朋友口中抱怨的所謂惡婆婆相比,自家婆婆見過世面,自身有本事,不是那拖累子女的,更不是刻薄別人的人,對待他們幾房子女也都是一碗水端平的。 家里的這兩位大家長立場站得穩,下面的小輩們自是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都是盡量在外面奮斗,不是那瞅著自家飯鍋等著搶占資源的人。這沒有太過爭搶計較的人,這家里的婆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或是妯娌之間,也就相處的較為和諧,沒那么多口角計較了。當初她嫁給丈夫,看中他的自然也有家庭和睦,家風端正這一點。 這邊古家村生產大隊的村道上,畢老太太騎著自家的二八大杠以不慢的速度前進著。 要說這年代,自行車的金貴程度有點基礎歷史認識的人都知道。古家老宅里這輛自行車也算是歷史悠久,并為老古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這自行車還是古老爺子還沒退休時在部隊上好不容易弄來的。家里的孩子當初上學上班,夫妻倆工作出行,小輩們出生、家里人生病去醫院等等都用過這輛車。等到后來孩子們都成家了,慢慢也有了自己的車子里,這輛車也就跟著老夫妻回到了古家村,平時就在老宅里放著。村里平時誰有個急事了,也來家里借車子使。 村里的小年輕們學得快,慢慢的這一二年的時間里,盡管大多數村里人家沒有那機會也沒那資本擁有自己的自行車,但也都多多少少的摸過車,也差不多會騎。這說出去也是個有面子的事。因為老爺子兩口子的這一借車的大方行為,古家人跟村子里各家的關系就更好了。 這邊廂畢老太太把握著下班時間往三兒子家趕,想著到了兒子家兩口子下班回家,剛好問問情況,也能順便把孫子們從廠里的托兒所接回家。 說起來古家村生產大隊地理位置不錯,說是農村,也的確是靠著大山從事農業生產的生產隊。但它其實離省城安城并不是很遠,也有一條修的不大平整但可以通車的路,在這個年代是農村,但說不得未來幾十年后,隨著城市的擴張,這里可能就要被納入城市的范圍,甚至有可能因著其好山好水的環境優勢,還能被開發成別墅區也不一定。 話題扯遠了,畢老太太在山道上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家兒媳婦已經住院,她一路拿著給兒媳婦帶的坐月子的好吃好喝,棉布小衣裳什么的,終于趕在下班的時間來到了三兒子家所在的省城紡織總廠家屬院。 老太太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應,她便從口袋中掏出兒子家的備用鑰匙開了門。開門后發現小小的兩間小隔間里都沒人,放下東西,老太太便打算跟鄰居打聽下兒子媳婦這是還沒下班還是怎么地。 這時她側耳聽到左邊人家傳來熟悉的聲音,好似自家孫子的說話聲兒由遠及近的傳來。轉身走出家門,迎面就看到左邊鄰居好似叫王嬸兒的中年女人,左右手牽著自家剛會走沒多久的雙胞胎,后頭還跟著三兒家的老大古明新。 古明新這個剛五歲的小子看到自家奶奶便高興的撲了上來,抱著畢老太太的大腿張大嘴叫著奶奶。 老太太看他這活潑勁兒也是高興,嘴里邊念叨著好孫孫邊摸摸小明新的毛頭。 那邊王嬸兒也看到了老太太,認出他是古建國的媽,就跟她說了寧榮薇住院的事兒。這老太太一聽,也顧不得跟她纏磨的孫子了,交代他好好在王嬸兒家呆著,聽話看好弟弟們,拜托了王嬸兒一番后,就趕緊下樓,騎著車朝省城醫院奔去。 省城醫院婦產科病房里,寧榮薇剛吃了丈夫帶來的晚飯,準備把丈夫和剛下了班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