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了一番,見她確實沒被傷到,看臉色似乎也沒有受到多少驚嚇,這才暗自松了一口氣。 “阿蕪,此時已過家塾宵禁,你如何會在山下徘徊?” 妙蕪便將今夜之事簡略地同謝謹說了一番。 謝謹聽完,面上露出凝重的神色。他翻身上馬,伸臂一拽,也將阿蕪拽上馬來,兄妹二人共乘一駒。 謝謹打馬行至兩個小弟子身邊,下令道:“謝闌你去太極觀,請王家六郎帶人幫忙把大峽谷圍起來。謝苒你速速趕回家塾,將我們在龍門鎮的發現說與山長和三叔公知曉,請二位長老主持,將護山大陣開起來。自今夜起開始封山,富春山中,一人都不許放出去!” “是,大公子!” 兩個小弟子領命而去。 謝謹舉目望向峽谷方向,憂心道:“那大峽谷從前是一片萬人坑,怨氣甚重,多生邪穢。自謝氏在此創立家塾,年年拔禊,方得保此方安寧。今夜乃是起魘之夜,七弟這般貿然闖入,實在兇險?!?/br> 妙蕪不敢說謝荀早已同王牧之狼狽為jian,夜探峽谷多回。 謝謹嘆道:“今夜富春山必生亂子。我先送你到太極觀,待會你和謝闌一起上山?!?/br> 妙蕪點頭答應。 謝謹便驅動馬匹,先將她送到太極觀放下,然后便和王牧之一起點了一批小道士,向大峽谷去了。 謝闌奉命護送她上山。一路之上,她也從謝闌口中了解到這幾日謝謹在龍門鎮所行何事。 龍門鎮乃是富春山附近的一方小鎮,鎮上有千余人口,大多依附江南第一鑄劍世家徐家為生。 這徐家傳承百年,同謝家一直交好。謝家子弟人手一柄的飛劍皆采購自徐家劍廬。 今年伊始,徐家劍廬接連遇上怪事。先是劍廬中的天外隕鐵失竊。 這隕鐵乃是鍛造寶劍的好材料,不僅貴重,更難得的是極為稀有。徐家家主原是應了一家仙門世家家主所托,要用此鐵為他打造一柄寶劍。 隕鐵失竊之后,多番尋找未果。徐家家主只得去信取消了這筆買賣,并將劍廬上下重新整頓一番。如此平靜了一月有余,劍廬中開始有人走失。 初時劍廬中人并未立刻發覺,直到近來一連走失了三名年輕有為鑄劍師,徐家家主這才開始警惕起來,寫信向謝家求援。 因為敵方在暗,己方在明,謝家擔心大肆盤查反而會打草驚蛇,故而便派大公子謝謹輕裝上陣,避人耳目,偷偷潛入龍門鎮暗中調查。 這調查自然免不了一番艱辛。 謝謹帶人暗中走訪,尋著蛛絲馬跡一路查下去,終于查到一點線索。 仙門當中存在許多禁術。離魂出竅、奪舍、飼靈乃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三種。 前兩種不必多說,望文生義。 最后一種,飼靈,說的就是修習者通過飼養某種邪靈來增加己身修為。 因為邪靈兇惡,飼主一旦飼養不當,極易遭到反噬。而大多數邪靈往往渴望生人血rou,或是死者怨氣。一旦飼主為其反噬,便會喪失理智,漸漸泯滅人性,繼而被邪靈cao控著為禍人作亂。 而五年之前,徐家便有一位鑄劍師徐青偷偷修習了飼靈之術。雖說他飼養的是劍靈,嚴格說來算不得是邪靈,但徐家家主向來是個極重規矩、且認死理的人。 他認為徐青私下修習禁術,違反徐氏家規,理當被逐出劍廬。并且他對其下了禁咒,讓徐青此生不得再用徐氏之法鑄劍。 這位名為徐青的鑄劍師被趕出徐氏劍廬那天,站在劍廬外頭哈哈大笑道:“諸子愚鈍。劍若無靈,不過是一柄死物罷了。你今日對我下了禁咒,便真當我離了徐家劍廬,從此再鑄不出劍來嗎? 你們且等著,終有一日我要鑄出一柄超過碧游觀鎮派之劍‘方圓規矩’的絕世名劍來!” 徐青言罷,便拎著一把大錘開始砸劍廬外的鑄劍碑,邊砸邊罵:“愚鈍、無恥!世人妒我!” 劍廬內的徐家人見他居然連老祖宗傳下來的鑄劍碑都敢砸,個個大驚,趕緊派出青壯子弟,奪了他的大錘,將他一路拖著丟出龍門鎮外。 這一路上他又罵了許多難聽的話。說什么徐家家主道貌岸然,他如此打壓族中的青年才俊,尤其是像他這樣的天才,不過是因為他害怕有人影響到自己兒子的家主繼承權罷了。 總之徐青大鬧了一場,自此便在龍門鎮上消失了。 謝謹發現偷盜隕鐵之人對徐家劍廬極為熟悉,因此斷定盜竊者乃為內賊,只是排查一遍之后,發現劍廬內現有的鑄劍師和劍童均無盜竊嫌疑,謝謹便將目光放到了曾經在劍廬待過,后來又離開徐家的人身上。 如此一來,順藤摸瓜,便查到徐青頭上,繼而又發現今年失蹤的三名鑄劍師脾性與當年被驅趕走的那位年輕人頗有幾分相似,均是天資聰穎又恃才傲物之輩。 謝謹接著往下查,查到當年那位鑄劍師離開龍門鎮后,曾在富春山腳下盤桓了兩三年之久,直到某日才突然消失。 謝謹查到這里,便聽聞太極觀在峽谷中發現了一柄詭異的斷劍殘柄,據說乃是數百年前碧游觀一位修習殺戮之劍的劍士鳳于所有。 鳳于當年被靈鑒夫人誅于谷中,謝家人恐此人魂魄游蕩在此,成為兇靈,還專門做過幾場法事。 可詭異的是,當年做法事的時候并未尋到鳳于的魂魄,于是便有人傳言,之所以尋不到鳳于的魂魄,是因為他早已將己身命魂融入劍中,化為劍靈。 謝謹查到這里,驟然產生了一個猜測—— 只怕徐青離開龍門鎮后,便來到大峽谷中尋找鳳于的劍靈了! 他當年離開徐家前放言要鑄一柄絕世名劍。鑄造名劍需要什么? 稀有的鑄料,技藝超凡的鑄劍師、還有……靈物! 而妙蕪今夜在大峽谷中的所見所聞,更是證實了謝謹的猜測。 妙蕪道:“既然你們認為徐青藏身于富春山中,為什么沒有帶徐家人一起來認人呢?” 謝闌笑道:“九姑娘,富春山中有一些巡山人便出身徐家,有幾人也見過當年的徐青,請他們出來相認便好了。當下最要緊的是先封山,別讓人跑了才是?!?/br> 妙蕪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br> 二人驅馬前行,眼見得前頭燈火熒煌,白墻黛瓦連綿數傾,正是謝氏家塾了。 妙蕪行到家塾門前,從馬上下來,將馬匹和韁繩交到管理馬棚的雜役手中。 她腦子里充斥著謝闌剛剛同她講述的故事,心中隱隱總覺得好像有哪里不對,似乎有什么地方被她疏漏了。 她與謝闌并肩向長老所在的規誡堂行去,邊走邊問:“咱們家雖未在富春山設下禁制,附近鄉人皆可隨意入山打獵砍柴,但是為護鄉人安全,家塾中有專門的巡山人在各處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