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2
男主角提名,那么一定會被一幫子戲骨或大物演員給吃得一干二凈,因此還不如退而求其次呢。果不其然,發行公司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少年還真的被評委們授予了最佳男配角。李瑋也不是小氣的人,這個少年的演技還是很出眾的,而李瑋下部電影還真的需要一個少年演員。于是李瑋低聲吩咐自己的經紀人去關注下那個少年演員,看能不能簽下一部戲約來。就在李瑋思考自己事情的時候,被視為最大安慰獎的“評委會大獎”也被公布了。還好這個安慰獎沒有砸到自己頭上,否則李瑋還真的哭笑不得了。然后拿獎的那哥們也知道最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都和自己無緣了,所以也頗為光棍地調侃了一番。……☆、明珠電影節(六)頒獎典禮進行到現在也就剩下“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個大獎,按照通常的慣例,這兩個獎是不會頒發給同一部電影的。雖然從外人看來,一部電影無論是最佳影片還是最佳導演都沒有什么區別,但實際上這里的區別很大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女主角一樣,表彰的是個人,因此領獎人通常就是導演本人,獎杯也是交由導演保存。但最佳影片卻不同,雖然最佳影片可以讓導演上臺領獎,但一般情況下還是由制片人或制片主任登臺領獎,獎杯也一般由制片公司保存。所以對導演們來說,最佳導演才是他們心目中的最高獎。對于李瑋也是如此,盡管李瑋自己是投資人,拿下最佳影片也是自己上臺致辭,但是那獎杯是屬于公司的。只有最佳導演的獎杯是屬于自己的,因此李瑋對接下來的頒獎非??粗?。負責頒發最佳導演的是本屆評委會的副主席,他一個人拿著信封走上了頒獎臺。“明珠國際電影節算得上是華國最資深的電影節,盡管我們最近受到一些言論的抨擊,但是這無損于明珠國際電影節的地位。對于國際上的知名導演,或者是那些剛剛出道的新導演,亦或者是那些在電影圈混跡了許多年依舊沒有人關注的導演們,我們都以最大的誠意邀請他們來參加。而在這些優秀電影人的支持下,明珠國際電影節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备敝飨┵┒?,“在評委會大獎之后,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基于要頒出屬于最佳導演的銀玫瑰獎和屬于最佳影片的金玫瑰獎。雖然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我必須告訴大家,這兩個獎項的誕生非常困難,也非常意外。但是事后經過我們評委們的討論,這兩個獎項的歸屬似乎是沒有疑問的。好了,不廢話那么多了,下面將由我宣布銀玫瑰獎,也就是最佳導演的歸屬?!?/br>和工會獎的頒獎典禮不同,這種電影節頒獎儀式是沒有所謂的提名名單的。但是一般直播合作方也大概知道誰是熱門,故而場內的鏡頭都對準了那幾個熱門導演。李瑋雖然被認為是最不可能拿獎的導演,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是最熱門的導演之一。而就在幾個主要熱門導演的頭像被投射到大屏幕上的時候,副主席笑著宣布道,“本屆明珠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得主是,李瑋!導演?!?/br>導播立刻將大屏幕切成李瑋的專屬鏡頭,而另外幾個熱門導演則是被拉成小窗口放在屏幕下方。這些導演聽到名字之后,大多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雖然工會獎的導演獎大部分會頒發給資深導演,畢竟導演經驗越多那么他的作品爭議就越少,也就越容易得到中立票的喜愛。但是電影節的評委們卻鐘意新導演或年輕導演,因為他們還沒有被定型,所以他們的作品有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年輕人敢想敢沖,故而他們的作品也是藝術性十足,夠先鋒!夠新銳!但是李瑋畢竟是商業電影公司的總裁,電影節的評委們難道不顧忌?李瑋也是頗為驚訝地站起身,然后朝著領獎臺走去。副主席將銀玫瑰獎杯頒發給他,同時將一束白玫瑰遞給他。要知道在明珠國際電影節只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是有獎杯的,其他獎項也就只有收獲一束代表“友誼”的黃玫瑰而已。惟獨只有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的花束都不一樣,所以也就讓銀玫瑰獎和金玫瑰獎成了媒體最關注的對象。在李瑋接過獎杯,領獎臺的那瞬間,有關李瑋摘下最佳導演的快訊就被各大媒體推送了出去。網絡上自然是一陣喧嘩,畢竟大家知道李瑋的功底在那里,但是李瑋的身份注定他不應該搞什么藝術片。不少商業片導演在私下聚會的時候開玩笑,說李瑋天生就是商業片導演的領袖,結果“叛變”去了藝術片陣營。不過李瑋若是知道他們的討論,一定會嗤之以鼻。李瑋這樣半路出家的導演勢必就要比科班導演少一份權威感,而沒有權威感的導演是很難駕馭整個劇組的。哪怕在平行時空好萊塢那樣的電影工業極度發達的地區,如果導演夠強勢,所謂的制片人中心制或編劇中心制最后還不是要向導演妥協?你看好萊塢的大牌導演們,哪個沒有最終剪輯權?李瑋現在的想法很簡單直接,就是透過三大藝術電影節來給自己刷名望。好比北宋的王安石,如果沒有多年的養望,他哪里有一步登天的可能?“首先感謝評委會能夠將這么具有重大意義的獎項頒發給我?!崩瞵|頗為客氣地說道,“大家知道我上一次拿獎是最佳演員,這為評委們帶去了很多麻煩。而現在我拿到了更具份量的最佳導演,想必現在網絡上各種攻擊言論都有了吧?所以,我很感謝評委們在明知如此的情況下依舊堅持頒獎給我。電影是導演作品,雖然這話有些過度解讀,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的確是一部電影作品的靈魂與關鍵所在。因此,當一個導演比當一個演員要困難許多。所以,感謝我的監制,我的劇組以及那些在劇組外不停罵我的人。因為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才讓我時刻警惕著,每時每刻不敢松懈。最后,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喜歡我的人為我驕傲!”李瑋說完之后,鞠了一躬就離開了舞臺。李瑋回到劇組所在的酒桌之后,所有人都歡呼不已。相較于其他獎項來說,最佳導演已經算是最具份量的獎項之一了。只不過大家也知道,拿走了最佳導演就基本與最佳影片絕緣了。盡管工會獎被人詬病為“分豬rou”,但實際上電影節上的獎項更容易妥協。除了評委會主席的口味決定一切之外,組委會為了商業利益或自身的利益也會向某些影片或導演妥協,故而電影節的獎項評選上經常出現某一年被人罵出血來。而今年的電影節似乎也有這個趨勢,網絡上的抨擊風潮越來越大。不過李瑋早有準備,隨著自己的身份的轉變,李瑋的微博、空間、博客已經全部關閉。唯一還有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