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0
說,明星出丑就是他們媒體大賣的時刻。碰上一些沒有背景的毯星,往往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雖然娛樂圈離不開炒作,但最終還是要靠作品說話。有作品的,就能光明正大地上紅毯,接受萬人崇拜;沒作品的,就算上了紅毯,少不得還要被人請下來。當然,還有那種蹭紅毯蹭到連邀請卡都拿不到,最后只能借口禮服被偷走而自己被氣得住院來掩飾。劇組在紅毯走的時間比較長,而且分成了好幾撥。一些在觀眾區給觀眾簽名,一些在媒體區接受媒體的拍照,而身為編劇、導演和主演于一體的李瑋則是被組委會早早請到了采訪區接受官方合作媒體的采訪。官方合作媒體比其他媒體所能享受的特權就是在采訪區這里,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請大明星或大嘉賓擺出合適的造型接受他們的拍照,同時他們還可以正兒八經地提出問題請求采訪。而其他媒體只能媒體區里抓拍,至于提出的問題會不會被回答,那就完全要看自己的人品夠不夠好了。媒體對于李瑋的好奇自然就是身為新人導演的李瑋是如何拍攝出這部被本屆電影節場刊及影評人都看好的優秀電影的。要知道,李瑋轉型導演不過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情,按照大部分導演的人生軌跡一般都是科班畢業,然后劇組里混幾年之后成為副導演,最后在師父的調|教下經過幾年的摸索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導演。圈子里不乏天資卓越的導演,但人家是一出道就成為導演的,絕對沒有當了好幾年偶像之后再轉型成為一鳴驚人的天賦型導演。李瑋對這個問題說道:“第一,我只能說,祖師爺賞了這碗飯吃,我個人覺得我還是有點導演天賦的。畢竟我在成為導演之前,也當過演員和制片人,這兩個職業其實對我成為導演也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崩瞵|的這個開頭得到了不少記者的負荷,畢竟演員和導演是一體兩面,演而優則導的導演可不少;此外制片人這個職位也需要不少導演的知識,否則你投資的電影定然撲街,但李瑋擔任制片人的電影不是大賣就是拿下獎杯,因此很多人覺得李瑋應該是有一些導演功底的。“第二呢,大家也知道我也在大學里進修導演培訓班。雖然這種培訓班不及導演專業那么根正苗紅,但是對于有基礎的學生來說也是足夠了的?!崩瞵|的第二個理由也讓記者們沒話說,李瑋的確在東海大學影視學院導演專業進修,而且聽說成績還是他們班的第一名。結合到第一個理由,大家還真覺得李瑋當導演真的沒有什么不合適的。“第三,大家也知道,制片公司是我的個人公司,所以虧多少錢嗎我也能抗??;而發行公司也是我控股的公司,因此嘛……”李瑋露出一個欠揍的表情,而看直播的不少沒出頭的導演紛紛露出吃癟的表情。導演其實也算是一門手藝活,要想成為一個優秀導演,那么多導多拍是絕對的。但是在電影工業如此發達的現在,哪怕你是最頂級的導演,制片公司也只會給你三次犯錯的機會。一旦你的電影沒有達到預期的票房,那么下次找你拍片的公司絕對會銳減九成以上。因此就造成了大導演們有越來越拍不完的片子,而新銳導演們往往好幾年接不到一部片子。如果你是大導演的嫡系弟子,那么大導演會刷臉當個監制,讓你有機會接幾部中小制作的片子;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人脈,那就只能乖乖地拍小制作,等到某次獨立電影節上大放光彩而被主流制片公司相中。但是李瑋不同啊,雖然李瑋的制片公司是自己投資的,但是李瑋的資產讓他糟蹋十幾部大制作電影都沒問題,而且不管拍得多懶,自家的電影公司總要捧一下吧?哪怕上不了主流院線,那么二輪院線或藝術院線也是能堅持一段時間的,然后再出DVD、進電視網,最后還是能讓觀眾知道你。因此李瑋放出自己成功的第三個理由之后,頓時惹來不少爭議。但是一些影評人剛想罵,又發現找不到罵點。李瑋就算真的拍了爛片,那也是他自己的錢,關你們這些吃瓜眾什么事兒呢?于是影評人和業界人士只能憋著一肚子氣看著李瑋微笑著帶著劇組走進會場。會場的安排也是有心機的,越是重要的成員越會安排的前排,而越走紅的嘉賓,安排在中間的可能性也越大。不過劇組并不算多么重要的劇組,故而被安排三排靠右邊的位置上。李瑋倒是也沒有去計較,畢竟中間前排的還有組委會和評委會的成員,此外就是歷年的影帝影后們,他們才是重點嘉賓,而自己還是剛剛踏進電影圈的晚輩。因此李瑋微笑著和劇組的人坐了下來,然后靜靜地等著頒獎晚會開始。……☆、明珠電影節(五)劇組能拿到前三排的位置其實也和是本屆電影節的熱門有關,畢竟這部電影得到了組委會所負責的場刊認可,也得到了影評人協會的贊賞,所以評委們在最終決定投票的時候也不免受到這些客觀因素的干擾?,F在的已經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六項提名,而且這六項提名都是非常重要的獎項,所以在節目轉播方就免不了要對和李瑋進行重點介紹。李瑋的粉絲群其實主要是集中在大學生和社會新鮮人這里,也就是20歲到25歲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其實滿尷尬的,他們不如他們的后輩中小學生那么好忽悠,動不動就為偶像刷上幾萬的銷量只為偶像能拿一個獎;同時他們又不如他們的前輩,他們的前輩大多已經有了部分資產,是廣告商追逐的主要目標,連帶著能吸引這部分粉絲的偶像也成了廣告商愿意贊助的首選。不過好在李瑋最近開始轉入電影圈,而且李瑋拍攝的片子又大多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李瑋也開始對mama粉、阿姨粉有一定的吸引力了。這次轉播的鏡頭和介紹大部分給了李瑋,自然對李瑋知名度提高和粉絲年齡的拓展有極大的幫助。不過此時李瑋的關注全放在電影節上,倒是沒有想其他。李瑋知道六個提名最后能拿到一個就是對自己的最大肯定了,要知道電影節的評委們是最保守和最愿意尋求平衡的。電影節這個東西可不是組委會和評委會兩方面就能撐起來的,要的還是發行商們的支持。相較于票選獎和工會獎,這種評委會獎其實更會找平衡。簡單來說,最佳電影不是只有一個么?如果優秀電影不止一部該如何?那就有個默認的規矩就是,最佳導演的電影一定不能拿最佳影片。于是這就有個悖論了,既然最佳影片的導演不是最佳導演,那么誰又有資格拿最佳導演呢?而且有的時候為了平衡,組委會還會搞出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