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7
將成為麒麟社的首席執行官,但你負責的將是動漫的后期開發,并不負責雜志、單行本和文庫本的運營?!崩瞵|說道,“蘇瑤女士,你將是麒麟社的藝術總監,但你負責的將是少女漫畫、淑女漫畫和耽美漫畫的雜志、單行本和文庫本運營;而剩下的少年漫畫和青年漫畫則交給江林先生了,你也將是麒麟社的首席運營官。對了,這是麒麟社未來雜志的構成結構圖?!?/br>看完李瑋的結構圖之后,大家才驚嘆李瑋的構思之精妙。未來麒麟社的漫畫作者來源除了有麒麟漫畫培訓班這樣的專業培訓機構之外,還有麒麟漫畫網這樣的在線漫畫網站。而除了四大旗艦期刊之外,麒麟社還針對五大類漫畫有副刊、增刊等補充刊物。簡單來說,少年漫畫的旗艦刊物是,如果作者不夠這個標準或后期連載出現問題的話,那么就會被移動到或這樣的半月刊、月刊上去連載。同時還有這樣的動漫評論雜志,和這樣的專門只注重漫畫質量的漫畫連載雜志。三人知道,只要李瑋這套標準跑下來,那么國漫世界就沒有其他漫畫社的事兒了?,F在三人忽然感到慶幸,幸虧麒麟社找到的是自己,如果是其他合作伙伴的話,那么自己豈不是就是要倒在商場上的炮灰。既然大家都談妥了,那么剩下來的細節就是法務和財務的事兒。李瑋返回酒店之后,心情愉快地給周曉掛了個電話。而周曉聽完李瑋的好消息之后,他也說道:“玉膳坊這邊的好消息也挺多的,原本以為呷哺呷哺和飯米粒屬于低端餐飲,利潤不大。但是沒想到低端市場雖然利潤不高,但是人流量實在是太大了?,F在集團內部正在思考,要不要分拆這兩個品牌上市。我們打算年內在北美及歐洲市場組建一個子品牌,玉膳坊將以高端中餐品牌接入歐美市場,但是我們還將同時開辟中式快餐、日式料理、韓式料理及東南亞料理。你有沒有好的名字提供一兩個?我這邊想了好幾個,但發現沒有代表性?!?/br>“如果我想到了,你有什么獎勵沒有?”李瑋倒在床上。雖然是五星級酒店,但是這床的感覺還是比不上家里。說到家,李瑋剛好收到自己的物業顧問發來的郵件。李瑋對自己購置的那套公寓其實感到有些不太滿意了,故而想采購一棟獨棟別墅。李瑋的要求是安全性、私密性,其次就是風景。“我覺得吧,玉膳坊這種概念只有我們東方人才明白,西方人哪里明白玉膳坊是啥?!崩瞵|一邊翻看顧問的郵件一邊回答道,“其實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用最具亞洲代表性的東西,比如:熊貓。你覺得叫熊貓國際餐飲管理集團如何?玉膳坊是熊貓餐飲的控股股東,然后我們再在北美和歐洲吸收一些股東加盟。然后配套的快餐服務就叫熊貓快餐,不僅有熊貓快餐門店,還有熊貓宅急送。未來做大了,我們還可以開設熊貓茶館、熊貓果子店什么的。至于日料店,你可以叫富士鐵板燒;韓料店就叫高麗參雞館;東南亞嘛,暹羅味道或西貢小店啥的都可以?!?/br>……☆、明珠電影節(三)和絕大部分電影節一樣,明珠電影節也是兩周的時間。其中第一周是固定的“影評人周”,這個時候能來觀影的觀眾一般都是各大報刊的影評人或影劇線資深記者。之所以有個影評人周,通常也是為了磨合電影節。畢竟影評人周的話,觀眾人數有限,算是電影節的“測試版”。不過對于參展的電影導演及發行公司來說,影評人周是非常關鍵的一周。首先影評人本身就具有話語權,他們的一句點評可比成百上千的觀眾點評要影響力廣泛;其次,影評人看完之后除了會在各家的報刊發表影評之外,他們還有個任務就是為場刊投票,這可是接下來觀眾的觀影指南;最后,一般在電影節頒發大獎之前,影評人協會也會推出影評人獎。雖然影評人獎不一定代表最后的各大獎項歸屬,但是這也是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的風向標獎項。故而對于矢志拿獎的電影發行公司來說,游說工作的重點來了。電影獎都是投票投出來的,只是根據投票人的規??梢苑譃槿悾和镀比艘幠W钚〉木褪撬^的評審獎,也就是各大電影節,大概十來個(甚至更少)的評委聚在一起,然后投票;投票人規模較大的就是所謂的工會獎,導演協會獎啊、演員工會獎什么的,都是由各大公會成員投票來決定;規模最大的就是所謂的全民票選獎,比如青少年選擇獎、人民選擇獎什么的。電影節獎項因為投票樣本少,所以觀眾喜好和評委喜好往往不在一個世界,而且一般當年的評審主席的口味就決定了當年哪些風格的電影會得獎。全民票選獎雖然投票樣本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票房大片的天下,觀眾只追求大場面、大制作、大卡司,其他什么藝術啊、技術啊,統統不管。工會獎相對來說就比較兼顧商業和藝術,因為大家都投自己專業的范疇,所以對影片的好壞大家是有標準的。通常技術類獎項會偏向商業片,而演技類獎項則會偏向藝術片。不過工會獎的壞處也是很明顯的,就是容易出現“圈子獎”。你是這個圈子的,那么你的作品就容易得獎;如果你不是這個圈子的,那么你就不容易得獎。奧斯卡當年就是因為口味太偏向好萊塢,于是才有了金球獎;后來金球獎又被批評太好萊塢,于是又誕生了金衛星獎。說白了就是被排擠的小圈子不甘心失去話語權,于是干脆跳出來另外組個獎。因此電影節正獎之前的影評人獎說白了就是個超級大的安慰獎,安慰那些因為評委口味而被放棄的優秀影片。一般來說,影評人們為了凸顯自己的能力,一定會選擇和正獎口味相反的影片,故而也算是對整個電影節的平衡吧。不過李瑋可不是沖著影評人大獎而來的,他是來和影評人們搞好關系的。影評人這個群體對于電影制片方和發行方來說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人家一桿筆能將你壓箱底的爛片送上藝術片標桿這樣的地位;恨的是人家又是一桿筆將你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商業大片貶得一文不值。因此制片方和發行方和影評人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微妙的,互相離不開又互相看不爽,但是必要的時候還是會互相溝通溝通。影評人很清楚,制片方和發行方手里握有的輿論武器是自己無法抵抗的,真要逼急了人家,人家定點“清除”自己的影響力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同時制片方和發行方也很清楚,只要電影這個產業還存在,那么影評人這個職業就不會消失。既然都要被罵,那么找個相熟的可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