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榨得太狠了些么?偶爾來一次那甚“角色扮演”,當真是滋味無窮,又讓人心悸,也難怪他一時控制不住自己么。【厲??!你如今真是越來越放得開了,嘖嘖,連制服誘惑都玩上了蛤?】厲大人一驚,臉上騰地紅云上涌,怒斥某人竟然窺私?【哼!窺什么私?你家那位昨晚不是穿著甲胄就往你身上撲么?你直播關得再快,咱們這些老司機還能不知道后續劇情?】直播間里五彩條幅一波一波的飄過,紛紛要求開放晚間直播,打賞不是問題!如今財大氣粗的厲大人總算撈了點節cao回來,也看不上那點小賞了,瞇瞇笑著打個岔,便問起了水泥制備的種種難題,時不時驚嘆一聲“上人們厲害,果然精妙!”便將一群心性略天真的“種田黨”忽悠得眉花眼笑,一心一意為他解決起水泥磨制等等機械方面的難題,什么窺私,什么騎兵步兵的,種田爭霸賽高!【……阿弦,你小子有兩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么!】鐘大仙也是感慨,這土著進化速度太快,過不了幾天怕是連自己都得被他忽悠瘸嘍!“過獎,過獎!”土著厲謙虛道,要與時俱進,不斷進步么!水泥這東西,按上人們的說法,要簡單再簡單不過,按著配方,隨便一燒一磨就成;要繁難,種種標號、制法、用途、用法多得能讓人懷疑人生!但在地球近現代工業化進程中,它是最親民、最能貼合實際情況更改制備方案和方法的材料之一。鑒于狄丘這種工業化基本為零的現狀,上人們翻遍古籍為厲大人設計了一款立式的土窯。煅燒石灰石的土窯被立在“工業區”西南角,與磚瓦窯區毗鄰,再過去些就是高爐所需的焦窯,以及生產陶器的陶窯。這一片窯爐子日日煙火繚繞,所需的煤石以千百計,讓那折枝關的將官收點煤礦的抽成,都收得心花怒放,手也越伸越長。原是折錢百抽五,不過百無聊賴地隨手拔毛,眼見鄭家越挖越多,人馬如流,那邊將近日竟也蠢蠢欲動,涎著臉向鄭大舅要求提高抽成。這等狗皮倒灶的事,鄭鑄雖是隨手了了,但也知會了外甥一聲,他這狄丘越是經營得興發,就越是要防范眼紅垂涎,想咬上一口的各路人等。這些細細碎碎的骯臟事雖小,卻似只蛤-蟆蹭腳背上,讓人惡心。唯有自己強大,才能威懾宵小,別無它法。目前厲弦也只能先仗著老爹的名頭和舅家的勢頭唬人,不斷吞噬各種資源,默默練內功,強大自身。除了燃料方面因“人禍”而出的小麻煩,水泥制備還有一個問題——磨制,像上人們其他方案里給出的什么球磨鋼磨電動磨,除非他厲大人先給煉出個精鋼球磨筒,啥事也不干,光是以身當電源站在那里“發電”,日日磨料,那還有點實現的可能。如今么,自是老老實實將原料和煅燒后的料,一點點用簡易器械打碎,再借用畜力水力,用小鋼磨研磨。這么干,除了產量較低,活又重又累之外,還帶來一個問題,便是“環?!?。對甚么“山青水秀”比發展還重要,這等星際人類的奇葩觀點,厲大人甚難理解也不敢茍同,在他看來,能讓百姓吃飽飯便是最大的仁德。這窮山破水的,人都還沒野獸多,草木比莊稼都茂盛,哪里還顧得上甚么矯情的“環?!??可水泥這玩意生產之時,不管是煅燒還是研磨,都會產生大量煙塵和粉塵,上人們說一是污染“大氣”;二是污染工人的肺腑,若是被這塵染了肺,人就廢了,不是纏綿病榻就是一命嗚呼。厲大人治下人丁如此珍貴,坑蒙拐騙才弄了三千多人,恨不得把人當頭牛來狠使,如此嚴重,甚至會造成減員的后果,怎能不讓大人驚心,頭皮發麻?!待水泥坊初運行,試制之時,果然紛紛揚揚都是煙灰粉塵,如此怎么辦?人上們因地制宜,給了兩個簡單的防御污染方法。一是在工坊內,除工作區域外的地方多撒水,讓粉塵吸附落地;二是勞動保護,讓工人分班,不要長時間在粉塵區工作,并且工作時一定要戴“口罩”。這兩樣都能做好,就能消除大半的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剩余的就得靠人自身的抵抗力,再加上厲大仙的醫術,時不時再給灌點“紅老吉”啥的涼茶,滋陰補肺,那也就差不離了。至于“口罩”,這東西顧名思義,就是罩在嘴上,蒙半張臉的布制品。口罩樣子簡單,也很好做,難就難在材料上。用麻布的,孔隙過大,過濾效果不強;用綢絹布的,別說那布料如此精貴,哪里能夠大批制作,人手一個,就那易粘連,難洗難伺候的特性,就讓這玩意從候選的材料里給剔除了。最合適的材料,莫過于“棉”。可這玩意如今還是厲大人紙上的一張素描,承了厲大人的請求,去找棉種的齊氏商人走了才幾個月,就算是一步不停地為他去高昌、真臘等諸夷國奔波,尋找種苗,怕還是在趕路的途中呢!沒奈何,只得先用細麻布頂上,勞工工作時限減少,輪班輪作,所產的一點水泥先保證望哨臺的建造。至于那些各種配料試制所造出來的不合格產品,用來建筑高樓石墻是要坑人害命的,用來鋪個地,抹個石面還算不錯,也當是實驗了。糧食曬坪的水泥地面就是用試驗不合格的產品弄出來的,廢物利用也挺不錯。作者有話要說:蛤-蟆都屏蔽,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蛤-蟆招誰惹誰了,哼!不說了,去看我家呱回來沒。第102章勸說厲弦一個人關在屋子里“閉關”許久,總算將近日遇到的一系列技術上的難題,向上人參謀團問了個究竟,也研究出了幾個相對合宜的解決方法,直至腹中咕咕直叫,才省過來當是晌午正餐時分了——因為活太重又累,如今狄丘糧食又足夠,厲大人早已下令讓民眾一日三餐,他自己大約是那錨點消耗的緣故,胃口也比當年好了許多。思廬已備下兩個冷碟,見厲大人“收法”出關,忙讓人將幾個蒸炒的熱菜盛出來。一碟玉白的涼拌嫩筍尖,幾瓣青綠的腌蒜,配著五彩溢香的粟米飯,看來煞是惹人愛。“怎地把這米給蒸上了,可惜了的,這一碗可能換七八碗黃米飯呢!”厲大人笑道,捧起碗一聞,這對照組的米種在地上樣子甚是奇葩,蒸煮了卻是清香撲鼻,還隱隱帶了一股甜甜的奶香氣,舉箸一嘗,厲大人這慣嘗山珍海味的刁嘴也不得不喊一聲“好!”粒粒分明彈滑,偏又不覺澀硬,略嚼幾下,便透出絲淡淡的甜香,軟糯可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