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說起無本錢買賣,老仲可是個中老手,當年鎮守天水關,那北地荒涼比之狄丘更甚,仲家多年世居邊塞,皇帝老子雖是倚重,心底未免也會有些忌憚,偶爾便會用壓后糧餉之類的招式敲打一番。即便是糧餉到了地頭,一路各道關卡,各色漂沒,能到嘴的最多不過五六成。什么樣的人領什么樣的兵,老仲手下又會是什么善茬?嗷嗷叫著不夠吃,那要填飽肚子的花樣就多了。北地的窮苦百姓自是不屑得去搜刮,也無甚油水,那自然要打秋風,關內不能挑釁,邊塞的豪族就得時不時地捏著鼻子接待哭窮的將官們。肥羊們也不能逮著幾只使勁薅,老仲和一幫子兵將便盯上了邊塞之外的蠻族。秋季牧草長長,牛羊正肥美,中原百姓也是谷熟麥香,自是會有不開眼的蠻胡來打秋風,如此強盜行徑如何能忍?!雖說皇帝多次詔曰,不得擅啟邊釁,但是這個反擊敵人小股進襲,那還是軍人之職,理所應當么。在反擊之余,順手撈點牛羊馬的,以彼“秋風”還之彼身,那也是理直氣尤壯??!若是胡人一時沒空不來打秋風,那一定是有什么陰謀在謀劃,定要派遣一支勁旅去邊塞部族溜溜,順手帶點四只腳的“證據”回來。如此,雖是糧餉總是不足不及時,邊軍嗷嗷叫著哭窮,老仲的部下們總還是能時不時擦擦嘴邊油脂的。如今到了狄丘,厲大人手下兵丁新訓,木頭木腦的,又有甚規矩紀律,諒來也做不得什么上門白乞活賴的正事,這邊的壕族大戶雖多,最大的那個卻是厲大人的舅家,余下的,哪個與哪個又沒有絲絲牽連?總之強討這招是行不得了。老仲便給兒子支了一招,打不得蠻夷的秋風,這不是還有馬匪么!西北之地大小馬匪如草,一叢又一叢,這其中有像廖老六那村人似的,活不下去不得不落草為寇的,更有趙大胯子這種積年陳匪,滿手鮮血,滿窩金銀。原本初來乍到,不熟地理,如今安頓了這些日子,又有廖老六那幫深知內情的“匪jian”出力討好,再加上厲大人聽了枕邊風的建議,大為滿意,特地調出戰略敵我地圖為仲將軍加持,如何還能不勝?初有雛形,連黑甲都還沒配上的“黑甲軍”,在仲校官的帶領下,輾轉奔馳在西北之地,試著露出了自己稚嫩的獠牙。西北大地上的逃竄季節開始了,馬匪們從嘲笑輕視,到慎重以待,到聞風喪膽,只用了半年時間。“一入平陸無匪患”這句話背后是馬匪們污血染就的西戎軍旗。小別勝新婚,小別之后又能拖著滿斗金銀、一群群苦役勞改犯來向厲大人獻殷勤的仲校官,厲大人表示,這等識情識趣又能體諒上官疾苦的好下屬,一定要好好犒勞。次日清晨,迎著朝陽離去的,總是仲校官那略有些飄浮的腳步和春意盎然的背影。不知不覺,忙忙碌碌中,仲夏已至。一車又一車的精鐵自大江南北運來,為了留住自家那點已見底的銀錢,厲大人下了死命令,讓煙青一定要千方百計把供銷社里的貨推銷給這些大行商,務必讓他們不帶現錢,帶貨走!如今供銷社里的能擺出來的貨品種不太多,卻實在是別處見不到的極品,比如鄭錦手制的紙箋,比如各種新制的雪浪紙,這些也確實吸引了不少商人購買,然而有一樣東西卻是吸引了諸商的極大注意,人人皆問,個個想要,讓厲大人一時也措手不及。那猶如啟明星般耀眼的貨品便是——肥料。第91章糧食肥料這東西,原本是絕不會上架賣的,這玩意目前的制法,原料全靠純天然生產,別看兩千多號人,再加幾百頭牛馬,目前這點地是夠用了,但來年要種的地是成倍往上翻!自己用都要精打細算,怎么可能還往出賣?!奈何那些麥粟地中的莊稼實在是太顯眼了,春天移種的種苗已長成一片片綠色的茁壯禾苗,對照組的地里,雖然都結了飽滿的穗子,一叢叢的模樣卻千奇百怪,高壯如小樹的,匍匐如蒲草的,竟還有如藤蔓趴在地上的!麥子地里樣子雖怪,總還是綠色的,到了粟米地里,連顏色都稀奇古怪,那穗子白、紅、黃、黑、橙、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一串比一串壯實,筆挺地朝天昂立,不難想見到得秋日,這地里會是何等壯觀而美麗的秋收景象。試驗組的地里,麥子和粟米的樣子都正常了許多,但那個頭和穗子,比對照組的還要嚇人,一畝地的產量,怕不是要頂上別人家兩三倍的出產!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西北這等糧價騰貴,糧食又稀少,三年兩載鬧個旱災的地方,連千里迢迢從江南運糧而來,都能賺上幾分利,更何況在這地頭便能收獲兩三倍的糧?一幫子行商來到平陸,本來不過是看在鄭閥的面上,走這一趟利不厚的精鐵生意,哪曾料到會在狄丘這種荒野之地看到這種神仙法術一般的景像?這是哪家神仙有如此法力,竟然無聊到來人間種地玩?對于導異這種外掛厲神仙自然得捂緊了,打死不能往外說,能夠正大光明見人的就只有水車,還有廖老六掌管的那個肥場,一時之間水車下三天兩頭有人瞻仰,肥場拜訪參觀之人絡繹不絕,日日都有衣著光鮮富壕的商人,摒氣蒙鼻想上門細細研究這神異的“金坷垃”——有鑒于糞肥之名過于鄉土,厲大人采用了上人們地球近代史上華夏一種神奇肥料添加劑的名稱。廖老六那是何等人物?心黑手辣賭性堅強,他賭定了明主如何能為這點蠅頭小利壞了他的青云之志?“肥使”名頭再難聽,那也是踏上仕途,追隨神仙大人的金光大道!對于這些外地商家的打探拉攏收買誘惑,老六是嚴防死守,鐵骨錚錚,就差沒給肥場上蓋個蓋子了。廖肥使被sao擾之苦,厲大人很快也采用了應對之法,便是讓老六將發酵成熟、配比合適,半干待儲藏的肥料都用麻袋裝起,堆到了“供銷社”的后倉,供行商們采購。貨品不多,僅夠試用,畢竟狄丘這一大片空地還等著施底肥,若不是被這幫商人煩得無法,又指望他們日后溝通商路,將狄丘的貨品銷往大江南北,厲大人還舍不得給這點兒呢!這點試用品,自然不夠讓這許多中小商家來分,與鄭閥有舊的豪商也不屑于與小行商搶這點東西,他們要的——是方子。要知道西北的商路雖然有大半把持在鄭閥手中,但出了西北,晉中、江南的豪商各有自己的商路,彼此之間都是利益相關,若要走通這幾條商路,這些豪商就不能得罪狠了。方子能不能給呢?厲大人請教了專家團。[就是個土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