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8
放棄這個爛瘡另辟蹊徑重新打通去往心底的路。他不信假以時日不能感動那頭倔驢,爺對付人的手段多了,只是不屑用在他身上罷了。重新開始而已,他有的是耐心等陳青回頭。一場危機如同笑鬧般落幕,梁家大宅又恢復往日平靜。自打梁家出了位舉人老爺,村人再不敢胡嚼舌根,秀才公也只受人敬仰,舉人老爺則是半個官身,說不準以后就能當官老爺的人物,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哪敢跟官家作對?自是將梁三爺捧的天上有地上無,直說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連見到李三和魏涼這兩個長工都要遠遠問安。陳青才不理會村里風向是向哪吹,一心惦記著他的大棚蔬菜。這幾日天公作美,等將絹絲油布罩好后,心情甚好的做東請雇工吃了頓好飯。這幾日忙的昏天黑地,還要分心照顧那個傷患,一會兒他渴了,一會兒又餓了,稍加表現的不耐煩點,這人還敢厚著臉皮跟他耍橫。他就算要交朋友也不會交這種損友,奈何梁子俊天天把過命交情掛在嘴邊,偏還能用歪理堵的他啞口無言。接連忙過三日,大棚才徹底竣工,打壟播種自是不用再請人幫工,陳青發了當天工錢就辭別了二人。梁佳領了工錢后猶豫半晌才拉住陳青“東家……以后若是有活記得找我”陳青笑著點頭,又爽朗的應道“成!還有,以后別叫東家了。我也是梁家長工,你同三哥他們一樣喊我就成”梁佳手腳勤快,陳青對他很是滿意,說不準以后就有用工的地方。李三魏涼畢竟是梁家下人,不好總是麻煩他倆幫自己干私活。梁佳聽后小臉漾起一抹潮紅,歡喜的喊了聲“青哥”就蹦跳著往家跑去。陳青失笑的搖搖頭,歸置好手邊用具,滿意的巡視辛苦建立起來的基地。李三和魏涼也砸著嘴感嘆“這房子拿來住人都行,白日不燒火都比屋里暖和”陳青笑說“趕緊起火試試,若是沒問題晚上我就搬過來住”“咋?你晚上要住這?就算燒了火,夜里也沒屋子住著舒服吧?”李三一驚一乍的叫到。“沒人看著可不成,不說油布金貴,冬日要是遭了賊,那咱不白忙活了?”陳青拿出早就想好的借口說道。說是借口,卻也是實話。即便鄉民淳樸,甚少有偷人家東西的事情發生,但冬日家家缺菜,保不齊就有人動心跑來順點回去解膩。魏涼想了想也是這么個理“一個村的去人家院里摘個菜順個瓜都不算事,夏日青菜又不稀罕,缺了少了也沒人真計較,可阿青這是要拿來換錢的,是得防著點”李三皺眉點頭,但他咋覺得不是這么回事呢?想說啥又礙于魏涼在場,想了又想還是把話憋回去,改口道“要不我和魏涼晚上輪班守著吧,你住這算怎么回事?”陳青搖頭拒絕了三哥好意,既然要分就得分的干脆點,拖泥帶水的住一個院里,才更讓人覺得別扭。地基的建造陳青著實煞費苦心,地下火道均深埋一米,地上朝南那面一米,北面一米五,兩側則均是一米二,呈長方形總占地面積達280平米。墻體內側用竹竿彎成拱架,挑高2.5米,上覆絹絲油布,用麻繩加以捆綁固定,而穿孔造成的縫隙只要再涂抹一層桐油便能封死。大棚內用24根手臂粗細的木棍做立柱,成兩排均勻分布,不僅用于支撐整個棚頂,還可縱向打上兩排木架,用于吊籃或是盆栽種植。臨近門口的位置打了一個鍋灶,熱氣可順著北面墻體貫穿整個火道,挨近北面角落還搭了一個長兩米寬一米八的火炕,用于守夜臨時休息。當然,臨時只是借口,這個簡陋的火炕就是陳青未來生活的起居室了。為保隱私,陳青還沿著門口到火炕的位置圍了一圈籬笆,并用木棍吊頂給火炕圍上床帳。看著簡陋的蝸居,陳青心情甚美的點點頭,只要肯努力,不愁將來不能發家。梁子俊屁股早就結痂可以下地走動,但為了磨陳青照顧他,才故意拖上兩天。屋子還是那么干凈,陳青每天都會打掃,衣服也都抱出去清洗過,可少了一個人,總覺得這屋子空蕩蕩的似是少了點什么。當晚陳青就收拾東西搬到大棚里睡,梁子俊得知后也沒攔著,趴在床上想了一整夜對策。話說兩頭,自打刺史大人負氣離開青平縣,何知縣便四下找人打探陳青身份。那日何知縣不知何故,膽戰心驚的一路隨從刺史大人回到縣衙,未等開口便遭到好一頓斥責。“即知他二人是那種關系,為何不早與我說?真真是有辱斯文也!”劉魏之連細說都不屑,拍桌呵斥道。其實這事也怪他沒打聽仔細,皆因時間緊迫,匆匆成行。一到青平縣又滿耳皆灌梁三爺趣聞,只道他為避禍假裝斷腿,內眷之事自是不屑細聞。再說他一堂堂朝廷從四品官員,又有誰會拿這事跟他說嘴?自覺被蒙蔽的刺史大人大發雷霆,等何知縣探明緣由,才大呼冤枉“都道梁三爺娶了位爺們一樣的小哥,這事豈能有假?”“你可曾親眼所見?”劉魏之向來只相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聽何知縣所言,眾人也只“得聽傳言”,真正見過那婦人的人少之又少。想來必是梁子俊為圖遮羞故意放出來的迷煙。若非事假,為何陳青在家不曾佩戴發飾以及尾戒?明明是位爺們,卻故意遮掩身份扮哥兒嫁人,這事若不是曾有耳聞,他或許都會被糊弄過去。世道對斷袖之人嚴苛至極,便有男子假借身份蒙混成婚,這事在各地偶有發生,朝野內耳目眾多,自是屢見不鮮。若非今日親眼所見,又豈能揭破這樁丑事?好在他此次親身前來,不然真將那梁子俊引入仕途,才是為朝廷蒙羞,要被同僚羞煞也。省城有恩師暫為監管,劉魏之雖不覺有慮卻也不敢玩忽職守,下午便匆匆啟程趕赴靖州城。何知縣也不由懷疑起陳青身份,但沒有根據不敢胡亂言語,忙是找來縣衙主事查詢戶籍,又派人去陳家溝探聽虛實。等第二日查明身份屬實,才休書一封快馬加鞭送去省城。何知縣擦了把額際汗水直道那陳家小哥害人不淺。非但引得刺史震怒,還連累夫君就此止步仕途,得罪了朝廷命官,想來也沒什么官運可言。“哎~都道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為全仁義竟險些將禍事引進家門,當真是家門不幸??!都說那小哥長得跟個爺們一般,確也如此。連刺史大人都看走了眼,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