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惜這幫手將與他分道揚鑣,若他再留個幾年……
白謙將赫連煊暗打的算盤看在眼里,拒絕得直截了當。
“我不會為永蒼所用,亦非救你永蒼皇族之人?!?/p>
赫連煊嘆道:“還真絕情?!?nbsp;
白謙所言是“不是”,而非“不能”。二皇子有點牙癢癢。白謙既能重傷東方孤詣,相信也能殺了他,只是他不愿。不過這樣也好,若他真殺了東方孤詣,不亞于救了整個永蒼皇族,這般國之恩人的姿態,哪怕他當上了皇帝,心里也存了疙瘩。
永蒼文瀾乃宿敵,然而,這十二年來,白謙共救了他三次性命,他做不得恩將仇報。卻也正因為他重情磊落,對于用在永蒼的手段白謙鮮少隱瞞。
赫連煊挑眉:“勢要回文瀾?”
白謙淡看了對方一眼。
“哪怕父皇阻攔?”
“他攔不了?!?/p>
竟如此自信!可惜了那通天手段。
“既如此,臨走前你不打算給我留份厚禮?怎說早年我也幫你遞過幾回信?!焙么踝屗诘葦秤训臅r候有個盼頭。
白謙看著赫連煊湊近的頭顱,目光清冷。
赫連煊訕訕地摸了把鼻子。他險些忘了白謙不喜旁人近身。
待那股黏膩的玉蘭香離去,白謙方道:“五日前,明昊帝皇陵被盜。半個月后,柔妃被陷滑胎?!泵麝坏凼怯郎n先皇,其陵墓早年由東方氏主辦?;柿晔ПI視為不詳,乃皇家大事,勢必問責東方氏。
至于柔妃……她竟懷有身孕!
大皇子一事后,宮中再無皇后與嫡子,若柔妃一舉得男,誰也不知道當今皇上會不會讓柔妃上位,畢竟柔妃身后是勉強能與東方氏抗衡的歐陽氏,更是永蒼四皇子的姨母。
若她滑胎,背后推手不言而喻。
“妙妙妙!”父皇問責東方氏與皇貴妃,不僅不會讓他受到牽連,還會增加他登基的可能。
皇貴妃想讓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好讓東方氏獨大,卻不想他姓赫連不姓東方,更沒興趣當傀儡皇帝。近幾年,他屢次違背皇貴妃與東方孤詣的意愿,還與她兩的仇敵白謙湊到一處,父皇早該察覺到他的立場。
赫連煊扇子一合,正想滔滔不絕聊表謝意,忽見一人匆匆而至。
自接到飛鴿傳書,白生一刻不敢耽誤,把手中的信件第一時間上交。
隱約之間,赫連煊看到“平央”與“小姐”字樣,更神奇的是,白謙神色有異,哪怕只是一瞬。
小姐?赫連煊突然想起白謙似乎還有一個胞妹,也不知道那姑娘容貌如何,若是……
赫連煊暗覦了白謙一眼,對方眉目清冷,眉宇間無半分褶皺,心道:罷了罷了,惹不起惹不起……
作者有話要說: 咱們男主,此時此刻還是個假正經~
第7章 天譴
第二天一早,文瀾永蒼兩國質子回歸之事在宣政殿議開。
質子回歸涉及兩國盟約,眾臣毫無異議,至于這殺他們永蒼士兵無數的文家之后白謙要不要赦回,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朝廷命官紛紛站隊。
兵部尚書持反對意見,大概意思是白謙不凡,譴回等同縱虎歸山,不能為他們永蒼所用也勢必要將他圈禁于眼皮底下。
雖說的是實話,卻長他國志氣滅自國威風,永蒼皇并不受用。
榮國公之言顯然更妥帖,言下之意是白謙師承永蒼天一大師,自然也是永蒼國人,兩國盟約言明歸還的是雙方身份貴重的皇子,白謙不在約定之內。
禮部尚書對榮國公“拜雞隨雞”的口吻卻不以為然,引經據典后表示做人要講究誠信,當初人家也是一換二,理應怎么來怎么回去。況且白謙是天一大師的唯一弟子,扣留白謙此舉恐會冒犯天一大師。
然而以禮部尚書為首的反對派勢單力薄,終落了下乘。且永蒼皇早有裁決,之所以將此事攤出來不過是為了名正言順。折騰了一早他已累極,于是大手一揮,正準備賜下口諭,意外橫生。
懸在龍椅后上方的匾額竟毫無預兆“砰”地一聲掉在永蒼皇身后,若不是徐永全眼疾手快推了一把,恐怕當即血灑殿上。
百官瞠目結舌,后知后覺連喚“護駕”。
匾額突塌,皇帝受驚,殿上一片混亂,好端端的早朝草草收尾,早就擬好的圣旨被擱置一旁。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很快,流言似長了翅膀般飛速傳播。
天一大師在永蒼乃神子一般的存在。二十年前天災降臨,百姓民不聊生,后爆發瘟疫,禍及秦桓城,舉國醫者束手無策。后天一大師親自診斷,嘗遍百草,終得痊愈藥方,平了永蒼的動蕩。
十年前,異姓王逼宮,濫殺無辜,手段殘暴,便在他將榮登大典的前一晚,天一大師以一己之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人送進地牢,赫連氏得以傳承。
天一大師的種種在永蒼說得上是神跡,更別提他先后救了永蒼皇三次。
世人傳言天一大師乃天神弟子,如此讓人敬畏的存在,好不容易收了個徒弟,朝臣乃至永蒼皇卻想著算計人家,這不是等著遭天譴嗎?要知道落下的匾額上面赫然寫著“正大光明”四字。
市井輿論愈傳愈烈,鎮壓之法相繼失效。永蒼皇異常惱怒,命人徹查匾額掉落一事,無果,倒是有人在上面發現了幾只白蟻,斷口呈白蟻腐蝕自然脫落狀,無一絲人為痕跡,卻脫落得不帶一絲猶豫。
天一大師的存在本就是個迷,正是這個迷讓國師東方孤詣不敢輕舉妄動。匾額早不落晚不落,偏偏在他準備口諭的時候掉落,姚是永蒼皇也不得不懷疑,莫非真是上天的警示?
永蒼皇并沒有糾結很久,因為當天晚上他便舊疾復發了,先是高燒不斷,后屢次夢到永蒼國破,再醒來已是三日之后。
想到自己三次差點命喪黃泉與愈演愈烈的輿論,他不得不重新考慮白謙的去留。
思量一番,仍在床榻的永蒼皇再次召集近臣,隔天頒旨,允文瀾四皇子蕭瑾璃、衛國公世子白謙十日后啟程返文瀾國。
十日后,正是東方孤詣出關之時。
——
近日,文瀾國平央城同樣不太平。
先是平王嫡子蕭銘恩失蹤,被人在后街找到的時候身無一物,傳言其因縱欲過度,后生不舉。平王大怒,把當天與蕭銘恩有染的女人全部處死,受牽連的花娘子足足有十六人。
后平王妃引薦拿魯巫族族長,為重振兒子雄風,暗中擄掠童子三百并囚禁于平王別院。事后,平王庶子蕭銘浩因與富商之子爭執私毀淵河貨船十八艘,平央城物價飛漲,民怨空前。
平王聯合官商欲以雷霆手段平價,不料知府周大人暴斃,然后是首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