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處,也努力在做出和從前一樣的模樣,卻彼此都知道,再也不復從前的親密了。
若是從前,姐妹間如此玩笑的時候,四姑娘再沒有罷手的,定是也要撲過來趁機揉搓一番,說不定還會和阿琇一起抱著滾到地上去。
如今卻……
阿瑤心頭有些發澀,忙又掩了,依舊與阿琇等人一起玩笑。
到了出門踏青那一日,阿珎阿瑤阿珠都沒有出去。都知道胡武必然是要借著保護meimei的名義跟著去的,她們這三個與阿玨年齡相仿的,自然就要避一避嫌了。
胡英約下的地方倒也不是別處,就是去年阿琇她們同顧老太太一起去過的鐵梨山。
鐵梨山上既有鐵梨庵可上香,山上山下又是有水有景,難得的好去處。
胡英久在邊城,千里廣袤的大漠草原沒少見著,如鐵梨山上這般仿佛氤氳著一層水潤秀色的地界兒,卻是少見。因此,比阿琇等人更是覺得稀罕。
“沈家大jiejie她們怎么沒有來?”
一同出來的幾個人坐在鐵梨山下一灣溪水畔,燕草如絲,山間一叢一簇的梨花桃花開著。胡英一邊往溪水里頭扔小石頭玩,就一邊問身邊的六姑娘。
六姑娘也正手里握著一顆石子,學著胡英的樣子打河票兒,聽見她問,就笑著朝不遠處一棵樹下相對站著說話的胡武和四姑娘一努嘴,“避嫌呢?!?/p>
胡英噗嗤就笑了。
“你們京城里的女孩子,規矩真是多?!彼叵布t色,今日打扮得也格外地熾烈,一身大紅色錦緞衣裳穿在身上,愈發顯出明艷耀眼來?!耙窃谖覀冞叧?,哪里有這樣的說法呢。你瞧我這身兒……”
扔了手里的石頭,往下掖了掖襖子,“這袖子都快垂到地上了,還有這裙子,一走起來就拌住了腳,別說騎馬費事,就連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的呢?!?/p>
阿琇連忙湊過去說道,“英jiejie這樣好看呢?!?/p>
胡英就一嘟嘴,“我娘也這么說呢,還說京城里的姑娘們都是這樣的打扮。非要我也學著這樣穿。叫我說,穿成了這樣騎不得馬舞步得刀的,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相比于在京城里要處處講究規矩,胡英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邊城那樣策馬揚鞭的恣意生活。
“不過我娘說了,等明年哥哥成親了,就回邊城去呢?!?/p>
阿琇和六姑娘互相看了一眼,六姑娘就趕緊問道:“胡夫人不留在京城嗎?”
“留下干嘛?”胡英納罕,“你們不知道,我二哥是個不會照顧自己的人,家里要是沒人看著,他能一天只吃一頓飯。要不是不放心他,我們在這里一刻都待不下去呢。不自在?!?/p>
又笑嘻嘻的,“等我嫂子進了門,就叫嫂子cao心去吧?!?/p>
阿琇就趴在她的背后,雙手環住她的脖子,賊兮兮地,“英jiejie你看,胡家二哥和我四jiejie說的多投機,把咱們都忘在了腦后啦?!?/p>
果然,胡武和四姑娘這對兒未婚小夫妻,站得很近。四姑娘正說著什么,胡武大手摸著腦袋,笑得憨厚極了。倆人壓根兒就沒往這邊看。
阿琇就問,“我剛看你扔石子玩,手里準頭兒怎么樣?”
胡英瞬間就明白了這個熊丫頭要干什么,挑眉,“我爹我哥哥都是百步穿楊的箭法,你說呢?”
倆人一對眼兒,壞笑起來。
五姑娘文文靜靜地坐在毯子上,小聲提醒,“你們安分些呀?!?/p>
“五jiejie你別管,開個玩笑么?!卑L俯身拾起了好幾塊小石頭,比了一比,從懷里掏出了個彈弓。
“好!”胡英挑起大拇指。
沈九這是早有準備呀。
隨手也從阿琇手里搶了個最小的石頭,倆丫頭并排站好,一個揚手,一個用彈弓瞄準。
“一,二……”阿琇拉長了聲音,沒等“三”出口,一松手,彈弓里頭的小石頭就呼嘯著飛了出去。
胡英叫道,“你耍詐??!”
腕子上一用力,把石頭也扔了出去。
撲通兩聲,溪水四濺,四姑娘就站在水邊,驚叫著跳了起來,被胡武接了個正著。臉上紅了一下,擼起了袖子就大步往阿琇這邊走。邊走,邊大聲喊著,“九丫頭!”
搗蛋了的阿琇尖叫著要跑開,又被胡英拖住了,“四jiejie快來,我幫你抓住了她!”
還沒正式進門,胡英背后喊四姑娘嫂子也就罷了,當著面卻不好這么叫,只叫一聲四jiejie。
阿琇使出渾身力氣掙脫不出,被趕到的四姑娘按著教訓了一通,大哭,“你們姑嫂兩個聯手欺負我!我要回去告訴祖母和母親……”
五姑娘和六姑娘笑成了一團,六姑娘甚至還火上澆油,“四jiejie,好好教訓這丫頭,全家里頭就屬她和初一最淘氣!”
阿琇被四姑娘和胡英壓在身下,一抬頭,就看見了遠處這一行人。
“哎,哎四jiejie松手,你看那邊是誰?”
四姑娘咬牙笑道,“我不看!別想著騙我,趁機好叫你跑了?”
阿琇伸手往前,做掙扎狀,“四,四叔救我……”
遠遠的山路上,正有數人負手而立。一襲黃杉輕袍的那個,不是沈焱又是哪個?
清明節了,沈焱再忙,也有幾天假期。
今日,也是與人約好了出來跑馬的。
他身邊那位,阿琇也不陌生,可不就是立志要娶個絕色王妃的榮王殿下么?
要說鳳玄的婚事,簡直都要把皇帝陛下為難哭了。
雖則鳳玄提了三個條件出來,叫皇帝覺得似乎也不難為弟弟找個合心合意的王妃??伞┏抢镱^勛貴官宦人家,年紀差不多的年輕小姐們畫像給他挑了個夠,榮王殿下愣是說沒一個符合他對“絕色”的定義的。
眼瞅著萬壽節也過了,年也過完了,甚至文武春闈都過了,這事兒還沒個著落。
又有榮王離開北境日久,夷人有些蠢蠢欲動,他便已經奏請了皇帝,要先行回封地坐鎮了。
這次走,榮王還帶走了從演武堂里出來的數人。
都是勛貴子弟,平日里也得過老定康侯的贊許,欲往軍中去搏一番前程的。
其中一個,就有武威侯府的林五了。
只等著清明過后,榮王便要帶他們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