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3
去,那些失去了自己兒子,父親,兄弟的人,真的能毫無芥蒂地繼續為項羽效力嗎?”
舒云告誡道:“永遠不要覺得小民就一定會是老老實實效忠皇帝的,事實上,人皆有私心!當年秦國之所以能夠依靠耕戰體系一統六國,那是因為戰爭對他們有利,可是六國一統之后,再也沒有足夠的田地,財富來安置那些士卒了,到處平叛,壓根算不上什么軍功,所以,大家都有了厭戰之心!而之前多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之苦,他們現在只想要安穩的生活,所以,項羽回去之后,如果能夠老老實實地隱姓埋名,或許還可以繼續蟄伏下去,但是,他要是還想要繼續掀起戰爭,那么,江東那邊的百姓乃至殘存的大戶貴族,都是不會答應的!”
“盈兒,你記住,百姓很多時候很容易滿足,只要有果腹之食,蔽體之衣,有個立足之地,他們自然也就滿足了!但是誰要是將他們僅有的安穩也剝奪了,那么,他們的聲音會掀翻一切!”舒云鄭重地說道,“當年夏桀暴虐,他自稱為太陽,百姓甚至寧愿與太陽同歸于盡,也要推翻夏桀!秦法嚴酷,最終,陳勝吳廣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然后揭竿而起!事實上,若非他們起了這個頭,你父王也不會有今天!”
“作為劉家的子孫,你要記住,你要永遠站在百姓,或者說,站在小民的立場,而不是站在官僚,站在士族的立場!不要以為那些人一個個嘴里都說自己是民,實際上,他們并不是,劉家的根基永遠在百姓,而不在官僚貴族!”舒云露出了一個譏諷的神情,“項羽失敗了,他的部將依舊可以投降你父王,照舊安享富貴,日后劉家若是也遇到了這樣的敵人,你的臣子也可以投降他們,繼續做臣子,而項羽烏江自刎,劉家日后呢,也只能是類似的下場!”
劉盈聽得背上冷汗都出來了,他最后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母親,兒子明白了!”
“真明白了才好,你下去多想想吧!”舒云也沒有繼續多說什么,事實上,到了這個時候,她才覺得,項羽似乎是將自己變成了一場笑話,他活活將自己變成了獨夫,就像是后來,天下無人不通GONG一樣,項羽手底下呢,堪稱是無人不通劉!
鴻門宴上,項伯就收了張良的賄賂,放了劉邦一馬,如今項羽死了,項伯帶著項氏族人投降了,還能夠賜姓為劉,依舊做徹侯。也是項羽太刻薄,即便是族人跟著他,也沒得到多少好處,反倒是如今投降了劉邦,按照劉邦的許諾,那等地位比較高的將領,之后都有封侯之上。名義上呢,是因為他們為推翻暴秦做出了貢獻,實際上呢,卻是為了安撫項羽的舊部。
項羽活著的時候,劉邦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等到項羽死了,劉邦叫人湊齊了項羽的尸骨,然后用魯公之禮厚葬,算是將項羽舊部都安撫了下來。
結果接下來的時候,打敗項羽的第一功臣韓信首先就遭了殃,直接就被劉邦找了個機會剝奪了兵權,韓信郁悶得要死,最后也沒辦法,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劉邦,這家伙本來就是個流氓性子,好在他之前就意識到了自己這邊的不足,因此,只是在心里頭郁悶,并沒有私底下大發厥詞,倒是讓劉邦意外了一場。
項羽這個心腹大患沒了,劉邦后來又將韓信冊封到了楚國那邊,其實呢,也是給了韓信一個難題,韓信算是直接導致了項羽的敗亡,楚國那邊難免還有一些異樣的聲音,這些以后就得讓韓信來背鍋了!
然后,劉邦就施施然返回關中了,舒云作為王后,帶著劉盈這個王太子在城門口相迎,劉邦從車上下來,看到舒云,臉上露出了得意之色:“王后如今覺得寡人如何?”
舒云輕笑一聲:“大王自起事起不過七年,便得了天下,自然是天命所歸!”
劉邦聽得愈發得意起來,笑道:“王后這些年安定后方,百姓休養生息,民生得以恢復,實在是辛苦了!”
舒云自然推拒了一番:“那也全賴大王信重!”
夫妻兩個一番互相恭維,倒是讓下面的人面面相覷,劉邦在外的時候,一直寵愛劉如意,有的時候,在帳中議事,甚至將劉如意抱在自己膝蓋上,這也讓一些人投靠了戚姬,另外一些大臣為此也有些憂慮。
當日,胡亥能夠登基,也是因為始皇帝后來寵愛幼子,這才叫趙高與李斯看到了機會,而后來其他人也沒太懷疑這兩個人矯詔,如今劉邦寵愛幼子,有心人也開始擔憂漢家也有蕭墻之禍。
但是如今看漢王與王后的樣子,并不像是之前聽說的那般同床異夢,相反,看起來倒是有點互相敬重的意思。
不過想想這樣也是難免的事情,王后賢明能干,若非是女子,以她的本事,作為漢王的臣子的話,說不能也能撈一個異姓王當一當,比起王后這樣的才干來說,什么容貌,什么寵愛,那都是虛的,漢王能走到今天,自然不是什么糊涂人。因此,許多人頓時都放下心來。
而蕭何呢,對此一點也不意外,對于如今的漢王與王后來說,現在這樣的關系才是最穩固的,利益達成的合作關系就決定了,兩人如今誰也別想撇開誰,沒有漢王,王后說話未必好使,而沒有王后呢,如今關中的大好局勢只怕就要毀于一旦,王后真要是狠下心來,絕對能弄得關中大亂,回頭只怕天下又要烽煙四起。
劉邦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何況,如今的王后也不像是以前一樣不懂得圓融,態度剛直,固執己見,不知轉圜了。橫豎大家都老夫老妻了,何必還像是之前一般,天天跟對方臭著一張臉呢!
更讓劉邦高興的其實是自己后繼有人,曾經的劉邦,之所以想要易儲,那是因為覺得兒子不類己,事實上,這也是許多皇帝對太子的看法,也是一個堪稱致命的看法。
當然,這種看法其實充滿了主觀上的臆測,畢竟,劉如意從小嬌生慣養,難道性子就像劉邦呢?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從來沒有經過挫折的劉如意,在很多時候,比劉盈還軟弱呢!只能說是,在心已經偏了的情況下,看什么都帶著濾鏡。
目前來說,劉邦對于劉如意,那僅僅就是寵愛而已,而在他看不到的時候,劉盈已經長成了一個英姿勃發,沉穩有度的少年了,他看起來依舊有些單薄,不是那種非常強壯的模樣,但是呢,身上已經有了因為掌握了真實不虛的權力,帶來的威勢,這讓劉邦覺得欣慰。
漢家的皇帝,只恨太子不夠強,太子可以犯錯,但是不可以無能!太子甚至可以暴虐,卻不可以軟弱!而很顯然,劉盈如今看起來就比較合格了。
跟劉盈比起來,比他年長十歲還多的劉肥,看起來就真的有些不像樣了。實際上,劉邦給過劉肥不少機會,畢竟,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