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6
的匈奴人,面對漢人的時候,簡直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幾年的功夫,曾經籠罩了西域諸國近百年的陰影就這么消失不見了。匈奴人老老實實地對漢室稱臣,即便是距離長安最遠的漠北,如今也開始編戶齊民,名義上臣服與幾個分別設立的單于,實際上呢,單于早就架空了,就是個名義上的首領而已。畢竟下面的那些貴族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干什么沒事要給自己增加一個祖宗呢?
漠北那邊,起碼還保持著一定的自治,畢竟,那里距離漢朝實際控制的疆域還有一定的距離,像是幕南那邊,那些貴族真的就只剩下一個名義,嗯,還有用不完的錢!
而隨著漢室屯墾團的接近,漢人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逼近西域諸國了,這也讓那些小國頗為不安。
劉衍呢,對說對于西域豐富的物產,還有一些似乎有別于漢室的文化與技術非常眼饞,但是距離還是個問題,哪怕如今漢室拼命鼓勵生育,將有功的將士都分封在新開辟的地方,但是呢,人口的繁衍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一代人真正長成,總得二十年的時間,所以,如今往西開拓,能夠依托的只能是屯墾部隊,移民的數量卻一直顯得比較不足。
主要是如今工商業也開始渴望起了高素質的人口,他們開出了更高的工錢,在本地有足夠的錢生活的情況下,一般人是真的不樂意背井離鄉的。
另外一點呢,就是地方太遠,如果是往沿海的地方遷移,還可以通過海路,像是劉循開發交州,運送過去的移民就都是通過海路過去的,先在交州海邊建設城池,然后再一步一步往里面開拓。海上進行移民時間不算很長,畢竟,吃飯睡覺的時候,船照舊往前開,路上補給也比較方便,但是如果是通過陸地向西方那邊遷移,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成本高,而且因為水土不服之類的緣故,路上也很容易出現一些意外。
海里頭最大的也就是鯨魚,只要你不沒事往海里跳,就算是海中有什么鯊魚甚至是海怪,人家也不會沒事跟海船過不去。但是陸地上呢,如今往西還是比較原生態的環境,什么老虎,豹子,狼群,各種各樣的野獸都有出沒。路上也沒有太多能夠暫時作為庇護所的營地,許多隊伍只能露宿荒野,這就增加了沿途的危險。
原本一開始的時候,劉衍是想要修復當年秦人修建的直道,但是這些直道如今早就荒廢了,被樹木野草覆蓋,想要清理出來,不知道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之后呢,還得時時維護,然后,舒云就提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那就是,干脆一點,直接修建軌道。
在秦朝的時候,秦人就開始運用軌道運輸輜重器械,但是呢,那時候用的是木軌,而且僅限于關中秦人的大本營,再往外折騰,秦人那時候已經是折騰不起了。
而現在呢,漢室如今蒸蒸日上,任何商品,只要能生產出來,那就絕不會出現什么過剩的情況,如今最麻煩的地方反而是那些大商人,有著大量的資金,卻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投資。以前的時候,他們可以置辦土地,而現在呢,嚴苛的賦稅讓他們只能保有最低限度的土地,要不然的話,稅賦能將他們一家子坑死。所以呢,現在他們呢,年輕的一代,干脆沉迷于各種奢侈的享受,聲色犬馬,斗雞走狗,什么刺激玩什么!
舒云呢,干脆就直接給了他們一個選擇,他們可以跟朝廷合資,修建軌道,直接修建鐵軌,然后,他們可以進行軌道專營,也就是說,在一定年限范圍之內,所有人使用這條軌道,都需要給他們掏錢,當然前提是,國家使用鐵軌的時候,就得無條件讓朝廷優先。超出年限之后,鐵軌的所有權就會收歸朝廷,由朝廷運營。
即便是在漢室,最賺錢的生意依舊是壟斷,另外就是官商勾結。何況,這些年的時候,許多做事不怎么規矩的商人,要么直接因為兼并土地,私下隱匿人口,蓄養奴婢被問罪,還有一些在地方上頭名聲不好的商人直接按照規矩,被遷到了茂陵和劉衍修建的昭陵周邊去了,所以,不管是比較富有遠見,還是真的覺得這事很賺錢的,朝廷這邊才透出了風聲,一個個就恨不得用車子裝著金餅和銅錢跑到少府報名。
然后少府表示,關中這邊的軌道,都已經被少府承包了,你們呢,只能選擇其他地方的,光是選擇了還沒用,還得先給少府一個保證金,保證在期限范圍之內完成,要是不能完成,那么就得問罪。如果好幾個人爭奪同一條路線上的軌道,那么,就得通過競價的形式來進行。
事實上,一些往比較偏遠地方的軌道,已經被少府承擔了下來,因為這些地方需要鋪設的軌道很長,對技術要求也比較高,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而唯有少府,才能輕松調動這么多的人力,完成這么繁重的工程。
劉衍在朝中跟一干大臣商議了一番之后,最后除了關中的鐵軌之外,優先鋪設前往西域的鐵軌,至于需要的人力,直接由軍隊,還有當地征召民夫來完成。少府的大匠會先估算出相應工程所需要的時間,然后呢,能夠提前完成,就有獎勵,民夫不光是獎勵錢財,還有機會晉升爵位,而對于調動的軍隊來說,同樣也可以充作軍功,進行賞賜。
倒不是朝中這些公卿列侯不關心其他地方的事情,一門心思只關注西域,實在是西域那邊不光是資源還有文明比較吸引人,還因為那里傳出了所謂大秦,大夏的消息,在古老的傳說之中,周穆王拜訪的西王母就住在大夏往西的地方,何況,光是看這個翻譯,朝廷上這些人都覺得,那里居住的應該是諸夏的同胞,很多人疑心是當年殷商西周,甚至是更古老的先王時代,遷徙過去的人。
尤其,在西域那邊商人傳來的消息里頭,似乎正統的大秦,或者說是羅馬人,就是黑發黑眼的形象,在漢人眼里,這自然就是同宗同種了,因此,對于漢室來說,往西真的是充滿了吸引力,不管是再次與失落的同胞聯系上,還是探索到先人們的足跡,都非常能夠滿足朝堂上這些人的需求。
當然,這些其實就是對外宣傳的理由而已,真正的理由,那其實還是利益。
往西那么廣袤的土地,大月氏人當初被匈奴人揍得找不著北了,逃到了西方之后,還能夠建立起一個廣袤的國度,而且生活非常富足,漢人對于來自西方的財富,其實也很缺少自制力。
這年頭流行厚葬,每年光是埋在地底下的黃金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金礦這種東西是不可再生的,中原就這么多,誰知道往后會是什么情況,總不能輪到自己的時候,明明有著高官顯爵,卻連陪葬都沒多少吧!
而西域那邊呢,居然正常使用黃金作為貨幣,可見那里黃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