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1
伊稚斜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而幕南這邊的部族呢,也覺得自己很冤枉,去西方搶劫的好事輪不到我們,結果,讓我們留在幕南,以保護祁連山,陰山的名義跟漢人對著干,漢人那根本就是個硬骨頭,以前的時候,他們沒能力出塞,尚且能夠崩掉匈奴人一口好牙,現在漢人已經有能力出塞幾百里作戰,來去如風,漢軍的體能和武器又遠在匈奴人之上,他們這些部族還有什么好說的。
因此,有幾個部族,竟是已經產生了動搖,對于給匈奴王廷效力這種事情,已經不那么積極了!他們心里頭開始盤算著,投降漢室能有什么好處,是不是也能撈到一個漢人所說的萬戶侯呢?在漢室做萬戶侯,可比在匈奴做部族的王日子好過多了!
而伊稚斜呢,卻已經打算禍水東引,既然軍臣覺得他對抗漢人是廢物,那就讓軍臣自己來吧,讓他看看,漢人到底好不好惹,戰斗力是不是不值一提。不管是漢人贏,還是軍臣那邊贏,對于伊稚斜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漢人要是贏了,那么,軍臣肯定是倒霉了,伊稚斜可以趁機奪取單于的位置。而如果是軍臣贏了,但是漢人也不是好惹的,軍臣的勢力也會受到打擊,而受了傷的漢人也得先返回中原舔舔傷口,回頭呢,幕南又能有一陣消停日子過。
伊稚斜是瞧不起自己的兄長軍臣的,當年老上單于在的時候,一直在全力壓制漢朝的崛起,結果輪到軍臣,光顧著鞏固自己的權威,因為一點利益,就跟漢人那邊私底下勾搭不清,然后呢,眼睛里就都是西域那邊的財富。
西域那邊的財富再多,但是長遠來看,如果放縱漢人崛起,那么,西域的財富對匈奴來說,不光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燙手的山芋,匈奴人只會逼著那些西域小國跟漢人聯合起來,對付匈奴?,F在二者之間隔著個匈奴,互相之間不能溝通,但是,伊稚斜可是曾經抓到過好幾支西域前往漢朝的商隊還有使臣,有的是想要跟漢人做生意的,更多的是,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聽說了漢人的強大,想要找漢人求援的!
伊稚斜覺得軍臣目光短淺,自己才是更加合格的大單于,可以帶領匈奴走向正確光明的道路。
可惜的是,軍臣如今并沒有經歷太大的失敗,所以,在匈奴各個部族之中,還是威望很高的。但是等到軍臣在漢人那里真正栽了跟頭,那么,伊稚斜就有把握聯絡更多的匈奴部族,效仿當年冒頓單于之事,將軍臣從他的位置上掀下來,讓軍臣去向著天神謝罪,而伊稚斜呢,將會成為比冒頓,比他的父親老上單于更加偉大的大單于。
匈奴人那邊的勾心斗角,漢人這邊暫時不知道,幕南那邊之前就搖擺不定的許多部族如今已經快要吃不消了,因為軍臣派過來的幾個部族,在漠北,西方那邊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幕南之前受到了漢人的嚴重打擊,自己都沒有多少物資過冬了,偏偏新來的部族,壓根沒攜帶多少存量,還帶了許多牲畜,占領了最大最好的草場,然后,就是威逼著幕南的那些部族供奉牲畜奶酪rou干乃至奴隸。
那些大部族還好,他們本來在王廷那邊也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不能對他們逼迫太過,但是那些小部族就遭了殃,差點沒將自個的rou都得割下來供奉給那些北方和西方來的部族了,一個個簡直是怨聲載道,因為,他們真要是按照上頭的要求準備好供奉,別說是底層的牧民了,就算是頂層的貴族,也要過不下去了。
既然在草原上過不下去了,那么,對于匈奴人來說,他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歸義。
幾個小部族的首領偷偷摸摸湊在一塊兒商議了一番,然后呢,聯絡上了幾個經常跟他們做生意的走私商人,表示自家想要歸義,希望有人在長城那邊接應。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長安,這種事情其實在漢匈邊境上頭很常見,一些犯了事,或者是因為別的一些緣故,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會偷偷摸摸溜出長城,投奔那些匈奴人,橫豎隨著漢室的崛起,漢人,尤其是出身不低,還有著一定知識和技能的漢人,在匈奴人那里,也是很受歡迎的,不會被當做奴仆,而是會當做客卿一樣對待。
而匈奴人呢,一些過不下去的小部族時常會越過長城歸義,甚至,一些在匈奴內部權力斗爭中失敗了的大貴族,也會跑到漢室來,漢室對此一向欣然接受。白白送上門的兵源還有人口和財富,為什么不笑納呢!漢室付出的不過是幾個列侯關內侯的位置,然后,就可以將那些匈奴人通過各種手段消化掉了。
雖說這一次表示要歸義的小部族有點多,但是漢室這邊還是表示來者不拒,你們只要敢來,以后就是大漢子民了,只要真心為大漢效力,那么就能拿到漢家戶口,正好,可以拿這些歸義的匈奴人,實驗一下屯墾的事情,讓他們幫著漢人放牧,為漢人提供蛋白質來源。
原本這件事算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是冬天了,即便是對于匈奴人來說,冬天也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的,不留在自家的穹廬里頭窩冬,跑出去挨凍嗎?
所以漢室這邊不過是提供了一條安全的道路,然后那些小部族就拖家帶口,全悄悄跑了,等到那些遷到這里來的部族按照直接的路線,頂著風雪上門強行征收奶酪牲畜的時候,就發現,人全跑了,連痕跡都看不見。
一時半會兒,一般人也想不出來這些小部族會直接逃到漢朝那邊去,只是想著這些小部族為了逃避供奉,直接躲起來了,自然一個個暴跳如雷,恨不得指天發誓,等到他們將這些小老鼠找出來,然后就將他們全部貶為奴隸。
這些年來,為了支持北伐匈奴,北地的官倉中常年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足夠這些匈奴人度過這個冬天了,這也是這些匈奴人真正度過的第一個不用擔心凍死餓死的冬天,一個個紛紛為自己的選擇點了個贊。尤其,那幾個部族之主,在匈奴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就是小貴族而已,等到了漢人這里呢,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被護送到了長安,在經過了簡單的培訓之后,然后呢,就被漢家太后和天子召見了,他們被取了一個漢名,然后得了一個侯位,甚至,在一些人隱晦地提醒下,他們知道,即便是他們頭頂上的首領,一直高高在上的白羊王,樓煩王之類的,他們到了漢朝這邊,也頂多就是比他們食邑多一些而已,爵位上頭,其實沒有太多區別。
事實上,漢室呢,也覺得自己很賺,幾個偏僻地方的封國,就將這幾個土包子打發了,何況,這些歸義的列侯在一開始的時候,對于封國上頭的許多事情,壓根插不上手,他們完全就是只能安享富貴而已。
而他們手底下的那些牧民,卻第一時間被告知,他們已經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