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6
而軍功不同,沿襲了秦代的軍功田爵制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對于下層的那些士兵軍官來說,骨子里頭是渴望打仗的。之所以后來產生厭戰情緒,也是到了衛青霍去病都已經去世,李廣利每每到了后面就掉鏈子,他倒是封侯了,偏偏每每沒有繳獲,越打越虧,而且因為連年戰爭,也導致了戰馬不足,不得不讓步卒參戰,雖說也能支撐,損失卻非常慘重,沒好處,還要送命,又得駐守輪臺那些地方屯兵,這種事情,有幾個人樂于干的,因此,到了最后,良家子壓根不樂意參軍了。
或者說,連年戰爭損失的青壯太多,大家已經受不了了,畢竟,能夠封侯的也就是那幾個人,下面的普通士兵冒著生命危險,也沒有多少戰利品,尤其國家財政已經快要進入崩潰的邊緣,能夠許諾的賞金都發不下來了,家里沒了青壯,還要面臨被地主富戶兼并土地的危險,如此一來,許多人寧可做逃戶,給大戶人家做奴婢,都不愿意做良民了。
舒云雖說是在后宮,但是卻也一直在等著外朝的消息,馬邑這一戰不管輸贏,有利有弊,別的不說,打破了許多人的僥幸心理,讓他們必須直面匈奴這個敵人。好在大漢上下對匈奴并沒有多少恐懼之心,因為匈奴這么多年入寇,并沒有真的撈到什么好處,反而犧牲了不少,即便是大當戶,骨都侯這樣的高層,都有犧牲者,所以,漢軍對于匈奴并無畏戰之心。
然后,一幫子原本等著打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的將領們,最后卻是空手而歸,匈奴人不是什么傻瓜,漢軍這邊布下來的計策也比較粗糙,匈奴人跑過來一看,馬邑城外除了許多牛羊,壓根就沒一個人影,這根本不符合常理。要知道,漢人對于自家的牲畜,簡直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其實這個時代,對于許多人來說,人還真沒有牲畜珍貴。
尤其,在這北地,能夠擁有這么大的牛羊群的,都是大地主一流的人物,普通人家,自家養個幾頭羊都算是不錯了。沒辦法,秦漢的時候,連地里頭的干草都是要上交的,這也是為了配合國家的馬政,所以,尋常人家,哪有多少草料喂養家里的牲畜,用作柴火還有些不夠呢!
匈奴人跟北地邊民打交道的次數多了,但凡是南邊的部族,隔個一年半載,總會對邊境起一些心思的,不過之前礙于和親的政策,一般就是搶一把就走,并不敢過多殺傷,免得大漢那邊跟匈奴徹底撕破臉,那時候的大漢雖說不能深入草原,但是他們要是發了狠心,如同秦代的時候一般,在草原上建城,就足夠這些部族喝一壺了。
他們之前搶劫邊民的糧食還有牛羊,總能夠看到不少人,還會有一些底層的小吏在發現不對之后,就會燃放烽火。而如今呢,啥也沒看到,就一群群看起來非常無辜的牛羊慢悠悠地在吃草,有點經驗的都發現不對勁了。
軍臣其實原本對攻打馬邑興趣就不是很大,最多的不過就是想著如同以前一樣,通過馬邑之后,一路南下,最好能夠直接攻打漢人的長安城,逼著漢人再啟和親,多多賠償各種金帛美人,最好還得有匠人和鐵鍋之類的東西,這么一來,這一次出戰,也就撈足了本了。
結果如今發現有詐,對于手下想要進一步試探的建議直接就否決了,還試探什么,難不成真的去給早就埋伏好了的漢人送軍功不成!要知道,在地域不夠開闊的地方,匈奴人的優勢可是根本就發揮不出來。
因此,軍臣當機立斷,就直接撤軍,然后就從最近的小亭那里俘獲了原本屬于雁門的一些漢軍,其中還有一個就是雁門郡的尉史,從他那里知道了真相。
接下來的事情可想而知,哪怕李廣,韓安國他們都發現了不對,主動出擊,但是兩條腿的哪里跑得過四條腿的,你別說埋伏了三十萬大軍,你就算是埋伏了一百萬,跑不過也沒用,匈奴人很快就跑出了包圍圈,然后軍臣就發誓一定要報復漢人。
其他人嘛,好歹也是不功不過,起碼是有出戰之心的,只是沒追上,這也沒辦法??墒峭趸诌@次算是倒了大霉,原本這事就是他一力主張,韓安國還勸了好幾次,但是呢,最終王恢這邊原計劃要截斷匈奴人輜重的大軍明明跟匈奴人碰見了,卻因為畏戰直接撤軍了,這就將劉徹給惹惱了。
劉徹本來就是個喜歡遷怒的人,這一次花費了這樣大的代價,雖說沒死幾個人,但是,花了足有億萬錢,調用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還直接導致了之后想要繼續韜光養晦都不能,必須面對匈奴人的報復,也就是說,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北地都必須要保持一定的常備兵力,還得不斷向北地輸送糧草輜重,原定與用來開挖河道,建設關中的許多民夫也不得不前往北地邊境服役??梢哉f,這次簡直是虧大了。
要是這次有所斬獲,哪怕斬獲的就是匈奴人的奴隸,那也就罷了,偏偏幾路人馬壓根沒跟匈奴人打個照面,唯一有機會的王恢居然避戰不前,匈奴人還攻陷了雁門幾個亭驛,那位暴露了漢軍布置的尉史居然還在軍臣那里被封了個所謂的“天王”,這簡直是再劉徹臉上甩了個響脆的耳光,劉徹惱羞成怒之下,直接就將王恢下獄論罪。
按照漢代的軍法,這種事情本來也是死罪,不過呢,對于王恢這樣的人,一般情況下,可以以爵贖罪,或者是以金贖罪,像是司馬遷,就是因為交不起贖罪的罰金,才被隔了那一刀,而公孫賀,公孫敖呢,光是為了贖罪,爵位都丟了好幾次。要不是衛青幾次援手,早就沒有下文了。
而王恢這種呢,得罪了劉徹的,劉徹自然也就絕了他贖罪的路子,他只好想辦法賄賂田蚡和王太后,王太后自然又跟劉徹說起來當年之事,劉徹最煩的就是這些,不管誰求情,都不聽,到了這個地步,王恢還有什么辦法,為了不落到腰斬棄市的地步,王恢干脆在廷尉獄中就直接服毒自盡了。
經歷了這么一場失敗之后,劉徹看起來沉穩了許多,如果說以前是個跳脫的中二的話,如今大概算是勉強畢業了。
劉徹終于能夠不再好高騖遠,可以沉下心來去做事,當然,做事的同時,各種享樂也是停不下來的。
為了打敗匈奴,劉徹已經決定,命人前往西域那邊,尋找盟友,夾擊匈奴了。他已經聽說了,西域那些小國,可是飽受匈奴盤剝之苦,另外,劉徹也擔心回頭漢軍攻入草原,匈奴人卻直接跑西邊去了,沒有西域那邊的合作,漢軍想要追擊匈奴也不容易。
一聽說劉徹打算派人出使西域,舒云頓時就有了不少想法。西域是個好地方啊,舒云惦記那里的東西很久了。主要是各種物產,如今所謂的西域其實已經囊括了后世的中亞乃至西亞的一部分地方,甚至還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