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太皇太后想了想,便是說道:“這樣啊,成,橫豎如今皇帝很少到長樂宮來,長樂宮后面這里也空曠得很,你先用上吧!”
舒云笑吟吟地抱著太皇太后的胳膊,撒嬌道:“還是外祖母疼我!”
“你個傻丫頭,外祖母不疼你,還能疼誰去?”太皇太后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不管你現在對皇帝怎么想,但是呢,做皇后,無子還是不行的,這宮里的女人啊,有個兒子,才算是有了依靠!當初若不是我生了你兩個舅舅,也輪不到外祖母坐到這個位置上!這事你還是要上心才是!”
舒云點了點頭,也沒有害羞的意思:“我也想啊,只是懷孕這種事,也不是我一個人能成的啊,我又不能感而有孕,所以,還是等他什么時候回宮再說吧!”
太皇太后被說得哭笑不得:“你這丫頭,就知道胡說八道!鬼神的事情,哪里是能隨口亂說的?行啦,皇帝哪能一直待在上林苑,他過段時間還是要回來的,你啊,也得抓緊機會才行!”
仗著太皇太后看不見,舒云翻了個白眼,生孩子這種事情,也不是光抓緊機會就能行的??!老實說,漢家無子的皇后這么多,其實跟常常近親結婚還是有關系的,太后總是想要將娘家侄女嫁給皇帝,想要保證幾代富貴,這樣造成的后果,往往就是中宮無子,最后皇后還是要被廢。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跟太皇太后說的,因此,舒云只是說道:“阿嬌知道了,外祖母你放心吧!”
太皇太后暫時安下心來,便開始叫舒云給她讀書,讀的是,太皇太后篤信黃老,這也算是受到了文帝的影響,實際上,先帝的時候,更是重用法家,當然,在民間嘛,還是以輕徭薄賦為。
輪到劉徹了,他在宮中讀書的時候,教導他的先生,無論是竇嬰,還是衛綰,或者是其他一些人,都是儒家出身,劉徹自然受到了儒家的一些影響。當然,劉徹是個實用主義者,他啟用儒家,就是因為儒家的一些學說符合他的口味,他可以用來排除異己,在朝堂上換上他的人,所以,對劉徹來說,什么學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愿意當他的刀子!
像是劉徹正兒八經主政之后,不照樣任用法家的酷吏,雖說是用了董仲舒,但實際上呢,董仲舒到死,也沒真的掌握什么實權。
舒云更加贊同春秋戰國時候那種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觀念,對于各個學派都沒什么偏見,大家都有自己的用處,互相之間良性競爭,這才是最好的狀態,不過呢,為了哄太皇太后,她也只能老老實實地拿著竹簡,給太皇太后讀起了,還有上面的一些批注,一直到太皇太后露出了疲憊的神色,這才放下了竹簡。
陪著太皇太后用了一頓飯,舒云就返回了椒房殿,然后就直接叫來了大長秋李嘉。
第86章 陳阿嬌
作為皇后,大長秋就是皇后的管家,負責椒房殿的諸多事宜。李嘉呢,就是舒云之前挑出來的大長秋,相當于未央宮宦者令的地位。
舒云直接叫李嘉去少府那邊挑了幾個作坊,連同相應的工匠都要了過來,然后就將負責的人叫到了椒房殿。
舒云要撈政治資本,就得有人幫她吹捧,那么,最好的選擇就是造紙。其實紙這種東西,先秦的時候就有了,但是呢,那玩意屬于做草紙都嫌硬的那種,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場。而舒云手里頭呢,就有比較成熟的造紙工藝。不管是竹紙,還是桑皮紙,或者是其他都可以。
這玩意最大的麻煩就是容易產生一定的污染,但是現在這還是西元前呢,有點污染什么的也可以接受,何況,舒云暫時也就是做個試驗而已,之后大規模生產,還得放到比較偏僻一點,不會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地方。
舒云將造紙的簡單流程直接拿給了那幾個作坊的主事,這幾個主事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皇后胡鬧,或者說,想要借著少府給自己多掙點脂粉錢!但是呢,等到看到舒云寫在絹帛上頭的流程之后,就知道這個很有可行性了,當下一個個來了精神。
在秦漢世代,少府簡直就是一個怪物一樣的存在,很多時候,國家離了少府還真是玩不轉,別的不說,軍中的諸多軍需用品,都是少府出品,從刀槍弓弩到鎧甲衣服,連同吃的喝的,差不多都是少府的工匠制作出來的。整個大漢,技術最先進的工匠差不多都在少府之中,他們幾乎就是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了。
當年殘存下來的墨家人,也有很一部分被少府收容了,至于流落在各地的墨家弟子,如今呢也沒了消息。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墨家最顯赫的時候,儒家就是個弟弟,那時候各國號稱非楊即墨,所謂的楊,便是楊朱,當然,這門學說之后就被上層給封禁了,如今也就是石渠閣不對外開放的部分還保留著一些楊朱的理論,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劉家的皇帝,真正信奉的就是楊朱的學說,那就是貴己,一切都得為天子服務。
墨家當年戰國的時候就遭遇了嚴重的打擊,也就是秦墨早早投靠了秦國,才算是保留了下來,但是之后秦二世而亡,墨家也跟著損失慘重,留下來的也就是被納入少府編制的那些,后來被漢朝接收了,許多人其實也就是傳承了墨家的一些知識,而不再繼續傳承墨家的精神了。
舒云想到了墨家的事情之后,便隨口吩咐下面多找一些墨者,她可以允諾,日后幫助墨家傳承其學派,再次成為顯學,然后呢,就等著少府那邊做出成績來,回頭等著太皇太后壽辰的時候獻上去就可以了。
在恢復了之前的記憶之后,舒云就覺得,在漢代哪怕是做為最頂層的統治階級,其實日子也不是非常好過。主要是這個時代的飲食之類的,實在是太匱乏了!食材很少,烹飪的方式也很少。舒云干脆先叫少府那邊搞了個石磨出來,然后呢,先是磨豆子,從豆漿,豆花,到豆腐,豆干,豆腐皮,弄出了一系列的豆制品出來,還開始叫人嘗試著做腐乳,雖說這年頭調味料不多,但是呢,料理這些豆制品也算是足夠了,不能炒,還是可以煎的嘛!順便,也可以不繼續用動物油脂了,直接用豆子榨油就可以了。
這些呢,舒云做好了送到長樂宮,長秋宮,還有宮外大長公主府那邊,算是表個孝心,反響還是比較熱烈的,尤其是太皇太后,年紀大了,牙口也不好,許多東西是不能多吃了,她又是個崇尚簡樸的性子,嫩牛rou之類的rou食吃得是比較少的,而豆制品呢,又不費牙,口感也很好,自然樂意多吃一些。聽說這些是豆子做出來的之后,太皇太后呢,便有了想法,直接就將石磨還有豆制品的做法傳詔天下,讓天下人都能夠吃上這些東西。
豆類一直是傳統的糧食作物,但是呢,在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