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水,最后總算是弄明白了舒云的意圖:“娘,你的意思是,想要再建新城,然后配套的設施還要跟上!”
舒云點了點頭,說道:“沒錯,現在,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朱樨一下子興奮起來了,這聽起來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當下,她就帶著剛剛記下來的舒云的要求,連蹦帶跳地跑了!
等到晚上的時候,朱元璋過來,聽說了舒云交給朱樨做的事情,差點沒目瞪口呆,覺得舒云簡直是胡鬧,這等大事,能交給一個小丫頭嗎?萬一出了什么岔子,就是勞民傷財的事情了!
舒云搖了搖頭,說道:“京城人口越來越多,本來就是要擴建的,所以,就算是樨兒那邊出了什么岔子,其實補救起來也容易!”
說到這里,舒云嘆了口氣,說道:“樨兒的想法,我就不信國瑞你看不出來,她是不甘心按部就班地做個公主的,雖說這也是我希望她走的路,可是終究,這條路實在是太苦了,所以,現在讓她多走點彎路,也是為了讓她積累足夠的經驗,讓她將來少走彎路!她以后不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就算是想要幫她解決問題,我們也是鞭長莫及的!”
朱元璋聽著,頓時沉默了一下,最后他嘆了口氣,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是樨兒自己的選擇,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這么多了!”對兒子的要求,和對女兒的要求,那還是不一樣的,兒子嘛,在外頭摔摔打打,就算是吃了虧,回頭再打回去就是了!至于女兒嘛,哪怕她選擇了困難模式,做父母的,也是希望她能更加順利一些的!
第46章 馬皇后
老實說,作為一個這個時代的父親,朱元璋出人意料的開明,不過,想想這也是能夠理解的,他若是那種古板不知道變通的人,也走不到如今這一步。朱元璋是自己赤手空拳起家打下來的天下,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女也不要吃老本,能夠有自己的事業。
在見識過舒云的能力之后,再加上看到當女性不再被局限于家庭,而是開始真正進入社會表現出來的力量之后,朱元璋作為一個皇帝,自然不可能還用狹隘的目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女子參與到勞動中的比例越大,對于整個國家財政,乃至其他方面的貢獻也是越來越大的。
別的不說,這年頭雖說沒有所謂的個人所得稅,但是,各種間接的稅種卻不少。女性有錢之后,她們的消費欲望自然也就被激發出來了。以前舍不得花錢,一方面是勤儉持家的緣故,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自己不掙錢,或者是掙錢很少,所以,自然沒有足夠的底氣去花錢,稍微買點東西,說不定就要被冠以“敗家娘們”的稱號。而她們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朝廷都能從作坊,從商鋪那里收到相應的賦稅。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自然是鼓勵女性走出家庭,真正進入社會做出相應貢獻的,既然如此,他自然就不會去限制自個的女兒,不會用女孩子不用那么辛苦,只需要安安穩穩享福什么的借口,限制自家女兒的成長??空l都是假的,唯有靠自己才是真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朱元璋十多個女兒里頭,幾乎每一個真正幸福的,這也是難免的事情,她們嫁得都是勛貴子弟,結果呢,胡惟庸案,藍玉案,然后又是靖難之役,被卷入其中的勛貴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朱元璋那個嫉惡如仇的性子,勛貴子弟若是犯到他手上,他也是不管人家到底是不是駙馬的。
當然,朱元璋目前來說還沒想那么多,或者說,有著與那一段時間線上不同的經歷,朱元璋的性格自然也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或者說,如今的淮西勛貴,并不像是那段時間線上表現出來得那般強勢,這個幾乎每天都有新變化的國家,思想也在出現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勛貴,還是文臣,或者說是儒家,都受到了相應的沖擊。
說白了,不管是什么立場,什么學派,大家都不能餐風飲露活下去,就算是那位被封圣的孔夫子,也是要吃飯的,餓到了一定的程度,甭管弟子拿來的飯和rou是怎么來的,一聲不吭自個也就吃了!孔圣人尚且如此,這些門徒真要論起節CAO來,說一代不如一代也不為過。面對孔方兄還能保持節CAO的人,在面對白花花金燦燦的時候,也就嘴上還能道貌岸然,心里頭早就真香了!
大家到了這個時候,發現不管是皇帝,還是在整個社會上,大家都更講究實際,只會講究什么東西能讓自己更賺錢,而不是什么學問能夠讓他們思想品德更高尚。像是現在,科舉考到秀才之后就直接轉行做商人的已經有不少了,相比較于皓首窮經,花費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考一個舉人乃至進士,結果到頭來沒有門路,或者說是培訓考核不通過的話,沒準仕途都不如一個退役的軍士,那可就太丟人了!
舒云之所以建議改革科舉也是為了培養出一批專業的人才,不光是官方需要這樣專業的人才,而民間更需要這樣的人,要不是條件不允許,找不到合適的老師,舒云恨不得直接直接開始搞各種職業技術學校了!
朱元璋也開始發現,他其實壓根沒必要依靠一幫子儒生來治國,如果說他們之前的社會影響力是九的話,現在可就差多了!說白了,儒生之前的社會影響力,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學問的解釋權,另一部分就是他們所代表的的階級,掌握了天下近半的土地,還是最好的那一半土地,有著這樣的資本,也就是元廷是一幫不怎么講究,會隨意剝奪他們這些耕讀世家財產的,才不把他們當回事,其他人,不管是誰當皇帝,都得尊重他們的意見?;实劭梢詺⒌粢徊糠肿x書人,卻不可能和所有的讀書人相對抗。
而現在呢,國家的經濟對于土地的依賴性下降太多了,糧食什么的,問題也不是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如葛根,山藥之類不挑土地的植物在原本無法耕種的荒地上廣泛種植,另一方面呢,海貿的盛行,也讓大明糧食的來源不再僅限于大明國內,朝廷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從其他藩國進口糧食囤積起來了。另外,朱元璋如今正在對安南那邊虎視眈眈。中原如今種的占城稻就產自安南,雖說口感差了些,但是產量是真的比較高。放到安南那邊,更是一年三熟??诟羞@玩意沒什么好說的,大米口感再差,那也是糧食,何況,普通百姓根本沒到可以在乎口感的地步呢!
正好,安南那邊一直不怎么老實,暗地里頭各種小動作,還企圖跟大明討價還價,所以,朱元璋一直想要想個辦法,讓那里變成大明的糧倉。朱元璋甚至考慮過,選個人入贅安南,然后直接讓安南改姓算了!當然,要是安南那邊實在是不安份,朱元璋并不介意將那里變成自個某個兒子的封國。
所以,在如今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