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
個的拳頭。
一幫勛貴家的千金幾乎個個兩眼放光,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啊,她們要是嫁的都是差不多人家的子侄,到時候有什么言語不和的時候,只怕非對掐不可,還不如找一個沒什么力氣的小男人,要是對方不聽話,直接錘死換一個好了!
她們從小生活在這個圈子里頭,知道的事情其實很多,比如說,之前被追封了國公的馮國用,他當年是朱元璋的親衛首領,但是還有熬到朱元璋稱王建制,就舊疾復發,哪怕發現得比較及時,當時被救了回來,但是后來一直纏綿病榻,沒一年就過世了!
馮國用雖說追封了國公,但是兒子馮誠一開始并沒有能夠繼承國公的位置,一直到他之前跟著傅友德征戰有功,這才算是繼承了國公之位。馮國用除了馮誠這個兒子之外,還有一個女兒,馮國用死了,兒子可以上戰場立功,但是女兒只能跟著叔叔馮勝一家子生活。
馮勝對這個侄女并不算壞,眼看著侄女年紀到了,自然要給她安排一樁婚事,千挑萬選選了個所謂的青年才俊,嫁妝也準備得極為豐厚。結果呢,所托非人,那家伙看著人模狗樣的,實際上就是個白眼狼,吃著馮家的,住著馮家的,居然在外頭養外室,還整日里流連青樓畫舫,以至于馮氏抑郁成疾,年紀輕輕就過世了。馮氏過世之后,馮勝才知道自個的侄女居然過的是這種日子,這會兒后悔也晚了,就算是要將那個混賬碎尸萬段,也不能將侄女救回來。
這也讓一幫勛貴家的女兒對于婚姻有了一點恐懼,萬一所托非人,那就真的是要完蛋了!這年頭和離這種事情真的很少見,一般情況下,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走這條路。
如今被朱樨一鼓動,頓時覺得,這種事情上,爹媽還有兄嫂都未必靠得住,還是得自個有本事才行!要是真的跟著朱樨出去,自個也能做女將軍,女丞相什么的,到時候隨便自己想要什么夫婿就招一個,不滿意了再換就是,憑什么男人就能三妻四妾,女人就要從一而終呢?男人要是不是東西,女人也沒必要一直忍著??!
對于這些貴族女子來說,有了這么個念想,一下子動力就足了!都不用朱樨再如何鼓動,就全心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當然,她們一個個心里頭也是有些小心思的,女孩子嘛,總是愛美的,她們就算很能干,身邊有錢有人,但是呢,對于外界條件還是要有要求的。比如說,不能是那種缺水的地方,她們這樣的小姑娘,就算不天天沐浴,但是,兩三天一次總該有吧!氣候也不能太糟糕了,她們可不想跑到大漠去吃沙子。這么一想,那就得趕緊找準了方向,免得回頭被別人占了先。
那些藩國里頭,還是有不少其實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環境也非常好的,幾乎都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很多時候,環境太優越了也不好。就像是南洋那邊,一年四季,大家靠著摘樹上的果子都能喂飽自己,那么,自然沒人樂意花費多少力氣去耕種,去狩獵了!四季都比較溫暖,圍點樹葉子就能保暖,自然大家也就不會費心想辦法織布做衣服,最多就是弄點閃亮的石頭金屬什么的掛在身上彰顯自個的身份。
而中原這邊呢,土地不算非常肥沃,本地的糧食物種呢,品種也不是那么優良,氣候呢,四季也比較分明,隔上幾十年,總要遇上那么幾次天災,因為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才會想出解決的辦法,比如說不斷馴化各種可以食用的動植物,發明出各種各樣可以幫助生產的工具,文明才會不斷發展下去。
為了積累經驗,朱樨剛開始選擇交流的都是那些臣服大明,跟大明關系比較親厚的藩國。朱樨她們在與那些使節交流的時候,聽說了他們國家的氣候還有一些資源情況之后,簡直要兩眼發光了,感覺地方真的很不錯啊,稍微建設一下,也就富庶起來了!不過呢,這些國家跟大明關系還算是不錯,一直以來都表現得挺恭順的,自然是不能去征服的了,朱樨也只能琢磨著看看哪個國家不那么老實了!
這些藩國的使節可不知道朱樨她們這些看起來很是嬌美可愛的貴女們在想些什么,一個個爭先恐后的討好她們,給她們送上各種本國的特產,有幾個小國都琢磨著能不能從上國求娶一位貴女回去了,主要是,他們見識的這些上國貴女一個個不僅氣度不凡,見識也頗為不凡,比起自己本國的女子,實在是不知道強出多少,唯有這樣的貴女,才配做自家王國的王后!如果這些貴女嫁到自個國家的時候,能夠帶來大明先進的技術和文化,那就更好不過了!這些使節心里頭打著這些小算盤,哪里知道,這些看起來非常漂亮,說話也很好聽的貴女們,心里頭盤算著的,是不是能夠占領他們的國家呢?
見識過這些比較友好藩國的使節之后,朱樨她們就開始去跟那些表現得比較墻頭草,一直猶豫不定的藩國使節打交道,朱樨還琢磨著,要是哪家的使節不老實,正好可以趁機給個下馬威,要是對方還有什么后續動作,干脆就拿他們殺雞儆猴好了!
所以,在面對這些藩國使節的時候,朱樨她們的態度可就沒那么禮貌了,一下子變得強硬了不少。
不過,能夠被派出來出使的,一般不會選什么笨蛋或者是脾氣比較火爆的人,怎么著都是能屈能伸的,因此,盡管朱樨表現得比較強硬甚至是傲慢,這些使節還是忍了下來。不忍不行啊,這是在人家的地盤上,而且,哪怕是一個公主的親衛,還都是女兵,一個個看起來精氣神都非常不一般,看她們的架勢,戰力應該也不差!這難免讓他們對明軍的戰力有了一個比較高的評價。再說了,雖說有句話叫做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是真要是把人家惹急了,人家讓你被水土不服了,你能找誰說理去?
老實說,朱樨對此還是有些失望的,她原本以為還能找個不識相的出來,好讓她試一試對方的成色的,哪知道一個比一個乖覺,遇到這樣的,想找茬都找不到理由??!
就在朱樨以為自己可能要無功而返,準備回頭去找那些哪怕到了現在,還跟元廷穿一條褲子,一直跟大明不對付的小國的使節晦氣的時候,徐妙云發覺了某國使節的異常。
這是西域的一個小國,也算是個墻頭草,當初蒙古人西征的時候,他們發現不對,非常利索地就投降了,他們國家出產精鐵,靠著每年給蒙古人供奉大批的精鐵,得以保留了國祚,一直傳承了下來,如今元朝覆滅,北元退回了草原,與金帳汗國那邊也差不多失去了聯系,對于西域那邊也沒了什么控制力,這個小國呢,如今也是搖擺不定,他們想要在大明與蒙古人之間左右逢源。
徐妙云之所以發覺不對,是因為她之前在卷宗上看到,這個小國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