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不能想讓的。有的事情,一旦退讓,對方就要步步緊逼,到時候,你就算是不想退也晚了!舒云少女時代看,印象最深的不是什么林黛玉進賈府,也不是寶黛之戀,而是那句話: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很多時候,后院的事情,是沒道理可講的。
當然,舒云也懶得跟郭柔來什么宮心計,這完全不是自己擅長的事情,如果將丈夫當做是上司的話,那就讓自己變得不可取代就是了。
當然了,如果是單純給朱元璋做下屬,那真的是要命的勾當,這家伙因為出身的緣故,壓根不會信任任何官僚,他就屬于那種比較堅決的,屁股一直坐在百姓那一邊的,誰讓他見多了魚rou百姓的狗官呢!
不過,舒云如今的這個身份雖說桎梏比較多,但是好處也比較多。別的不說,舒云有了兒子,起碼在這個兒子長大之前,她跟朱元璋是有共同利益的。另外就是,舒云也并不想跟朱元璋作對,她要的是借助朱元璋的權威,完成她自己的理想。
所以,對于郭柔的進府,舒云處之泰然。朱元璋不是什么會惑于美色的人,郭柔現在年紀也不大,雖說這個年紀的確可以嫁人了,但是還沒完全發育好,其實除了美貌之外,暫時還不符合朱元璋的審美觀。因此,盡管進了門,但是朱元璋去郭柔那邊的次數很少,郭柔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兔,又有張氏在暗中支招,所以,她很快蟄伏了下來。
一開始的時候,郭柔還跑過來給舒云請安什么的,但是,舒云可不是喜歡在別的女人身上找存在感的性子,她巴不得眼不見為凈呢!因此好言好語地勸說了郭柔一番,總之,沒事讓她還是不要到正院來了。
舒云如今真的很忙,雖說有奶娘幫著帶孩子,但是,舒云想到朱標算是英年早逝,還真擔心他會不會有什么先天不足,因此,即便有奶娘帶著,舒云還是堅持自己哺乳,只是晚上交給奶娘,平常的時候,也常把朱標帶在自個身邊,就當是做早教了!
朱標作為嫡長子,最是名正言順,如果他沒死,后來也就沒那么多事情了!當然,這也是說不定的事情,朱元璋這個工作狂活的時間還比較長,一般長壽的皇帝,對繼承人都比較苛求,也就是朱標在那個年紀死了,要不然的話,說不定到了后期,依舊是父子猜忌的局面。
舒云對于許多事情就是知道個皮毛,但是總不能因為未來的不確定就畏首畏尾!所以,她能做的就是讓朱標變得優秀,并且能夠繼承自己的理想。
歷史上的朱標的老師是幾個大儒,舒云顯然不希望朱標受到太多儒家的影響,要不是這年頭生產力真的跟不上,舒云還真想弄本出來給朱標做啟蒙。饒是如此,從懷孕的時候開始,舒云已經給朱標講史書了。
朱標連話都還沒會說呢,所以舒云也就是講一些歷史上的小故事而已,很多歷史故事如果讓寫書的人去寫,估計肯定要撲街,因為完全不講邏輯,就這么莫名其妙發生了,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充滿了各種偶然性。舒云也沒有荼毒小朋友的自覺,一點也不覺得講解歷史上的那些陰謀詭計,會不會對朱標的三觀產生什么不良影響。朱標將來是要做太子,要做皇帝的人,太純良了,那鐵定是被下面人坑死的。
除了帶孩子,舒云也有時間了解自己的那個空間了,空間能夠吸收月華化作靈液,但是這靈液只對舒云一個人有用,舒云嘗試著將靈液稀釋了一番喂雞,結果那只雞幾乎是立刻就死了,既然動物不可以,舒云更不敢將這個用在其他人身上了。
而靈液對舒云的作用其實就是能夠將舒云的生理狀態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水平,別的不說,舒云生了朱標之后,很快就恢復了形體還有健康,一點也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至于什么延年益壽之類的,舒云還真不知道。舒云待在家里,其實也沒什么會損傷到身體的地方,所以靈液消耗量很少。等到靈液裝滿了那個石坑之后,也沒溢出來,舒云能夠感覺到,這些靈液卻是開始滋潤起整個空間來,而空間雖說沒有變大,但是其他細節的地方卻是出現了變化,比如說那原本看起來就是石頭的地面,質地開始變得細膩起來,漸漸有點向玉石轉變了。
舒云搞不清楚這個空間的來歷,但是暫時來說,這個空間對她來說,除了能儲藏東西之外,就沒什么用處,因此,她也就當沒這個東西了。
舒云卻是沒有想到,因為靈液的緣故,自個身體很快恢復到了最佳狀態,結果這邊朱標還沒滿半歲呢,她就又懷上了。
第16章 馬皇后
朱元璋如今的處境很微妙,一方面四面皆敵,另一方面各方敵人都在互相牽制,朱元璋又是個悶聲發大財的,所以,暫時還算是獲得了修生養息的機會。
之前朱元璋入主應天之后,舒云就建議搞屯田,朱元璋也覺得屯田是個好主意,就開始施行了,那時候舒云剛生下朱標,沒多久又懷了朱樉,因此屯田的事情,朱元璋自然是交給了手下。
等到舒云身體恢復了,都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了!這會兒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下面又開始哭窮。
朱元璋對經濟上的事情如今已經比較依賴舒云了,干脆就將賬本什么的都帶了回來給舒云看。
舒云之前在滁州的時候就開始推廣四柱記賬法,因此賬冊其實還算是比較明晰的。舒云稍微看了一下,就知道這個就算有些出入,出入也不會大,干脆便開始詢問屯田到底是怎么個屯田法,她之前懷孕,哪怕非常健康,等閑也是不會去人多的地方的,免得出了什么岔子,所以,她還真搞不清楚屯田是個什么情況。
看過賬本還有原本官府的田冊之后,舒云才算是搞明白怎么回事了!
應天這個地方當年既然曾經被東吳,被東晉都當做過首都,后來在此建都的朝代也不少,雖說都很短命,但是,這里畢竟早早就開發起來了。像是別的地方屯田,或許多半都得開荒什么的,而應天這邊,的確有不少土地因為各種原因在田冊上變成了荒地,實際上呢,這些所謂的荒地并不荒,而是被那些富戶豪族之流勾結官府變成了隱田,省得還要交稅。
但是朱元璋帶著人進了應天之后,自然是按照原本的田冊重新造冊,于是,這些所謂的荒地就被算到屯田里頭去了。為了利益,不管是那些富戶豪族,還是諸多的官僚,都是啥事都干得出來的。朱元璋的性子,下面的官員也了解一些,最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那種,但是,荒地跟熟地的產出能一樣嗎?
所以,這些人互相一勾結,這些熟地雖說被算進了屯田里頭,也讓那些被安排來屯田的軍戶耕種,但是上交的糧食,卻是按照荒地來算的。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