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籠罩之中。
看著眾人臉上的愁容,齊景殷突然靈機一動,計上心頭,拊掌笑道:“我倒有一計?!?/p>
“速速說來?!碧舆B忙回道。
“粥煮好之后,倒一把砂石進去,即可?!?/p>
前世他被小乞兒謝興家救回山神廟時,便是靠的救濟粥勉強沒有餓死。那時不比現在,大雍連年天災人禍,糧食儲備本就不足,分出一些用來舍粥與百姓已是不易,粥米的質量自然是沒有保障的。吃之前都得用木箸挑去大顆的石子才行,即便挑過數遍,吃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會吃到細小的沙子。
按照謝興家的說法,這樣的粥,若不是他們這種沒得吃的貧苦人,是沒人會去排隊領的,別的不說,起碼喝下那么多沙土去,對身子不是一件好事。但正是因著這個,他們才能領到足夠的粥回來,不然的話,城里平民和地頭蛇,甚至一些小有余產者都會搶著去排隊,壓根輪不到謝興家這種沒有背景的小乞兒。
正是因著想到了那段時光,齊景殷才想到了這么一個“陰損”主意: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既然賑災糧都是好糧,那便煮好之后撒一把砂石進去,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尉遲將軍直接斥責道:“兀那小子,災民好不容易得了一碗救濟粥,你竟要毀了它,心思未免太過歹毒陰損!”
林大人也不贊同地撫須道:“齊七少此舉有傷民心,下官認為,大不可取?!?/p>
蕭元尚若有所思:“此舉確可讓一部分抱著占便宜心態的人退卻?!?/p>
他話音剛落,齊景殷也意識到了自己提出的辦法漏洞在哪。
撒砂石確實能逼退一些人,但被逼退的只會是想要來占便宜的人,而不會是那些別有用心的大戶,他們可不會因為救濟粥不合口味就不來領,只會照舊來領然后回去倒掉。
浪費糧食對他們來說,本就是家常便飯,即便是當下這種災年,他們的想法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齊景殷懊惱地拍拍自己的額頭:“是我想當然了,此計得不償失,暫時確實不能用?!?/p>
一計不成,新計未生,屋內重又陷入了愁云慘淡之中。
太子一時間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見眾人均是眉頭緊鎖,遂善解人意地道:“既然他們已經領了這么些時日,也不差這一天兩天的了,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各位回去慢慢想便是?!?/p>
他們又就著之前被打斷的災民安頓問題討論了一會,便各自散了。
太子與蕭元尚、齊景殷三人撐上傘穿上蓑衣便往城外施粥處去了,他們覺得還是要實地瞧瞧,才有可能想出兩全之法,解了這困局。
望著雨中穿著破蓑衣微微發抖還堅持排隊的災民,太子眉頭輕皺,眉間的愁意揮之不去。他伸手招來了施粥處的管事,讓他安排一下修建一個擋雨棚,好歹擋些風雨,省得災民剛從餓死中逃生又陷入風寒的威脅之中。
管事滿口應下之后便離開去安排了。
齊景殷也跟著皺起了眉:這么差的環境和條件,災民的身體還真不一定能撐得住,難怪前世冀州會出現十室九空的慘狀。
“災民安頓問題確實該早些安排了?!?/p>
蕭元尚四下一看,災民大多不被允許進城,可城外盡是荒郊野嶺,盡管有衙門派來的人幫忙,災民所居也不過是臨時搭建的破草屋,當下又是yin雨霏霏,草屋能少漏點水已經算是衙門的人用心了,就別提保暖御寒等其他功用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能讓更多的災民平安活下來,便是他們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了。
齊景殷附和道:“我之前以為,糧食的問題算是頭等大事,需要緊著解決,可眼下看來,如何安頓他們才更要緊。這臨時搭建的草屋,怕是禁不住什么風雨的。眼下天氣日漸轉涼,御寒問題也很嚴重?!?/p>
望著他一條一條地分析著當下他們需要緊急解決的問題,雖然有些不合時宜,太子還是笑道:“阿殷此行所得不小,確實是長大成熟了些?!?/p>
第63章
從城外回來之后,以太子為首的賑災隊伍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災后災民安置安排。
河堤已經修補完成,短期內冀州百姓理應不會再受到黃河水的侵擾,可河堤只能讓現在的黃河水不再泛濫至沿河村莊郡縣,卻不能收回已經流淌在百姓家園里的水。
直至當下,許多受災嚴重的地方都還被泡在水中,只不過水位比剛開始要降了不少。若不加人力干預,按照這天天下雨的德性,等它恢復至百姓可以居住怕是還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災后重建本應是地方官員要做的事情,然而冀州府尹王闊之在黃河決堤之初便不慎殉職,靈柩早已扶至故土東鄉,而州牧也因賑災勞累重病臥床,一時起不得身,偌大一個冀州府,一時間竟是群龍無首。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處理完河堤問題和糧草問題,太子索性“掛帥”臨時處理起冀州的上下事務。
被淹沒的村莊郡縣需要排水,災民需要登記記錄原籍和安置……事情多得讓向來精干的太子和蕭元尚等人忙得腳不沾地,焦頭爛額。
災民不能全部放進洛郡,那城外的建設就顯得頗為重要了,若是城外給災民的安置水平過差,加上當下日益寒涼的天氣和水難過后的管理,必然會導致疾病甚至瘟疫的產生。
據齊景殷所知,前世的冀州,確實是爆發過一場嚴重的瘟疫的。
自古以來,天災最可怕的不是天災本身,而是災后的瘟疫。如果說天災可以帶走三分之一人的性命的話,那瘟疫便可收割掉剩下的十分之九,白骨遍野,百不存一,絕非虛言。
自從知道太子有意要前來賑災,齊景殷便做足了打算,先是仔細回想了前世中關于這場瘟疫的細節,遣人去京城各大藥鋪收購相關藥材,還在東宮書房里泡了好幾天,就為了多搜羅一些防治瘟疫的藥方。
在臨行之前,他甚至還撒潑打滾從皇后姑母那里要來了個旨意,在賑災隊伍里增添了好幾位醫術高明的太醫。
來了冀州之后,他除了按照太子表兄的吩咐坐鎮大后方,負責物資糧草等賬務問題之外,便是有意無意地在太子等人和太醫們面前提起防治瘟疫一事了。
太子之前雖然沒有經歷過賑災,但俗話說得好,沒吃過豬rou,還能沒見過豬跑么?自幼飽讀詩書的太子殿下,對瘟疫這種事情自然不算完全無知,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單憑史書上那有限的記載,他也能知道,瘟疫到底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故而,在他的全力支持之下,冀州災民的安置和瘟疫防治工作都開展得如火如荼。
盡管齊景殷他們已經做了諸多準備,但該爆發的瘟疫到底還是來了。
十月初,一場來勢洶洶的疫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