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那明媚的杏子眼里, 還帶著方才隱約的痛楚, 像潭靜水生出微微的漣漪,輕易就照進了他心里去。
夙延川就重新握住了她的手,把玩似地在手中摩挲。
她的手指纖細、修長,指掌都十分柔軟, 白皙的腕子漸隱在天青色的衣袖里,確實美得如一件用料、雕工都極致的玉器。
夙延川的手指在她無名指的指節上輕輕地按揉。
因為長久習字、寫字的緣故,雖然被護養得十足精細,但那一處還是有了微不可查的一點薄繭。
男人微微垂著眼睫,熾熱而穩定的手掌把她的手扣在其中,麥色和玉色交疊纏繞,幾乎生出一種溫柔旖旎的味道。
顧瑟單手支頤, 目光靜靜地落在與男人交握的手上,臉頰忽然悄悄漫起了熱意。
恍惚之間, 就聽到夙延川含著笑意的聲音:“父皇到壽康宮去,說為我擬選了幾位正、側妃人選, 太后拿著單子問我的意思,我說,您要是看著喜歡,不如替父皇收進宮里來, 還能每天叫來陪您打葉子牌,免得整天欺負我的瑟瑟……”
顧瑟忍不住輕輕笑出聲來。
這樣故意為之的憊懶,也難怪太后娘娘看他不順眼了。
又因為句尾那一聲“我的瑟瑟”而有些羞赧, 微微蜷起了手指。
那細細長長的、軟軟的指頭在手心里抓過,讓夙延川心里像是被小奶貓兒輕輕撓了一把,酥酥麻麻的。
他扣緊了掌中的小手,禁制了她的掙動,道:“離萬壽節不到一個月的工夫了,這些時日我要出一趟京,我把鄭大興留在京里,你若是出門就讓他跟車,人手他也會安排……遇上了什么情況,內事吩咐楊直,外事吩咐李炎,務要保重自己?!?/p>
他要出京嗎?
顧瑟抬起了頭來,怔怔地看著他。
夙延川對上她無聲但滿是眷戀不舍之意的明眸,一時心中又酸又軟。
他溫聲道:“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卻沒有說他要去做什么。
顧瑟抿著唇,柔順地點了點頭。
馬車在永昌坊顧府的垂花門里停了下來。
夙延川抬手撫了撫少女細膩的臉頰,又親自扶她下了車。
直到少女婀娜的身影隱在照壁后頭,他才斂了眉眼,沉聲道:“回宮?!?/p>
※
隔了一天,齊元達又來求見顧瑟。
“顧三爺回京的折子被吏部壓下了?!彼跁慨數叵聢F團地轉,道:“折子甚至都沒有發回文選司來,就被扣在了部中,也沒有進上去,姑娘,您看……”
顧崇右遷同平章事之后,新任的吏部尚書淳于顯出身寒門,是天授三十年的狀元,沉浮多年,外任、京任資歷都充裕,在顧瑟印象中,一向是個做事圓滑卻也不失公心的老宦。
更少有人知曉的是,他少年時游學揚州,與出身揚州桑氏的名士、一生不仕但如今在東宮為太子半師的桑簡,有秘而不宣的師徒之誼。
她慢慢地道:“先生無須擔憂,這是殿下的意思?!?/p>
齊元達就松了口氣。
他因為手眼所限,行事從微末處著手,最擔心的就是上面吹起方向不明的風。
他也不去深究吏部里執行了“殿下的意思”的究竟是哪一位高官,只是道:“這樣一來,我們的情勢就明朗多了!您前日交代我去查一查永王府這些年的動靜,沒有想到就有驚喜?!?/p>
“永王府這幾十年都低調得不得了,除非陛下親自點了名,否則什么事上都少見他家的蹤影,但我在查戴公身邊的人的時候,偶然發現永王身邊一個長隨,與戴公的義子是同鄉,交情十分的深厚?!?/p>
顧瑟不動聲色地聽著。
齊元達踱動的腳步停了下來,他眼睛明亮,微微有些激動的模樣,道:“您也知道,戴公的義子是因為謀害冉貴妃而就戮……”
確切地說,是那年慶和帝冉貴妃在飲酒觀賞豹子取樂的時候,豹子卻忽然撞破了護欄,冉貴妃險些因此受傷。
那是慶和十七年的事。
顧瑟的表姊夫謝如意,就是因此護駕有功,被晉為金吾衛左將軍。
慶和帝勃然大怒,即刻命人徹查……查了大半年的工夫,卻一無所獲,所有的線索都表明這只是一場意外的事故……
負責稽查此事的總管太監李存,就是戴永勝培養多年的義子。
因為實在查不出結果,就被怒火不熄的慶和帝當作首惡,杖斃在了庭下。
慶和帝在位二十年,雖然性格有些軟弱、多疑,但總的來說,尚且是一位稱得上寬容的“仁君”,對朝臣,對百姓,都實在算不得苛刻。
他少有的暴戾,幾乎都出現在與冉貴妃相關的事情上。
夙氏多情種!
齊元達心中也有些感慨,他看著端坐在圈椅里的顧瑟,少女因為思索而微微凝著眉,顏色如畫,風儀儼然。
不知道這一位女主人,將來若是嫁給了這王朝最最尊貴的夙姓男子,會是個什么樣的結局?
他斂去心里的念頭,站定了腳步,徐徐道:“在義子壞事之后,戴公和永王這位長隨的關系沒有疏遠,反而變得更加親密起來?!?/p>
他用的是“永王的長隨”,而不是“永王府”。
也就是說,這種關系是非常低調、私人的。
顧瑟頷首。
齊元達語速不快,顯然也在思索、斟酌,道:“永王對待這個長隨,十分的信任、倚重。此人也是律州人士,在鄉中頗有人望與手段……戴公尋找血親多年,就是仰仗此人,才最終找到了顧三爺的妾室頭上?!?/p>
顧瑟忽然微微地笑了笑。
齊元達有些不解地望向她。
顧瑟道:“如此說來,連我三叔這位如夫人的身世,竟也是永王府的人先一步知曉?!?/p>
齊元達怔了怔,也微微有些感嘆地道:“確是如此?!?/p>
顧瑟道:“那就請先生仍沿著這條線繼續摸下去,看看里頭還藏著多少我們都不知道的事?!?/p>
齊元達應諾。
顧瑟又問道:“把我三叔將要回京的這件事鬧出風聲來的是誰,可查清楚了么?”
齊元達這一次卻搖了搖頭,道:“只查到了是文選司的一名小吏,與同年聚飲、醉酒的時候偶然說出去的……但那小吏卻在幾天前,因為酒后失足跌進了井里!”
人死了,仿佛事過無痕,再無對證。
顧瑟心頭有些發冷。
這樣多的巧合,也就證明著絕不是真正的巧合。
她最不能容忍的,恰恰是這樣因為看似聰明實則愚蠢至極、為滅口隨意奪人性命的行為。
何況帝都是天子腳下,高官顯爵如過江之鯽,也使得帝都的權貴行事,反而多幾分顧忌和尊重,越是積蘊深厚之家,行事越是縝密……只有那些新寵和外來戶,才會這樣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