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阿琛暗想:是我表現得太明顯了嗎?
?。?/p>
阿芷回到屋子里,翻騰了半天,實在拿不出她覺得稱心的東西。
腦袋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主意。
阿琛看著來往忙碌的仆人,始終沒有看見阿芷的身影。
阿玫開玩笑地問阿琛在找誰。
阿琛只低聲回她一句“多事”。
阿玫聽了,便笑得更開心了。
“你作為壽星,在這里做什么?”
阿琛和阿玫同時扭頭去看,見到薛氏正笑瞇瞇地看著二人。
阿琛是薛氏的兒子,她待他好也是自然,可要說阿芷,就不得不評價一句,她當真是一位好姨媽。
阿玫的母親去世得早,薛氏雖然早已出閣,可還是時常關照阿玫的生活狀況。
阿玫和阿琛,自幼一同長大,感情自是甚好。
原本是打算撮合他們二人的,奈何,他們都只將對方當做是兄弟姐妹。
薛氏膝下只有阿琛一子,自然更是珍視。
“大家為我的生辰忙碌著,我豈有坐享其成之理,過來看看?!卑㈣』卮鹉赣H的問話,親近中帶著一種敬重。
陳家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富貴家族,阿琛的爺爺、父親皆是儒商,得他們影響,阿琛也是有名的君子。
溫和的性格,出挑的外貌,殷實的家世,除了身體不是特別得好,可謂難得一覓的良配。
薛氏正要說些什么,便聽見院子里有了輕微的sao動。
阿琛扭頭,瞧見院子里的仆人們,都仰頭望著天,不知在看些什么。
當他走到院子里時,已經聽到阿玫的歡呼了。
“好漂亮的風箏,阿芷jiejie,哪里得來的?”
阿玫剛才跑得飛快,薛氏想要提醒她注意閨秀風儀,她卻早已跑了出去。
阿琛這才看清,阿芷手里正牽著一根線繩,線的另一端,拴著一只漂亮的紅魚風箏。
“是我自己畫的,你覺得怎么樣?”阿芷語氣里,滿是自豪。
“太好看了?!卑⒚敌廊粸樗鯃?。
“你這時候舞風箏做什么?”薛氏這才來到門口,微微仰頭,看了一眼那條紅魚,又低眸看了阿芷一眼。
“送給他的禮物?!卑④瞥㈣∨伺?。
薛氏的面色微變,礙于才見到阿芷時間不長,還是考慮了說話語氣的。
阿琛自是覺察到母親的不滿,可他卻并不覺得阿芷做錯了什么,只不過不像其他家族的閨秀一樣,只知道笑不露齒,足不出戶。
“送給誰?”薛氏對于阿芷對于阿琛的稱呼太過隨意,心中的不滿愈發濃重。
“送給念琛的?!?/p>
這是阿琛第一次聽到阿芷這樣稱呼他,說不出原因,竟會希望她能多喚幾聲。
沉默的靈魂,像是一束靜躺在土地上的麥草,一把熾烈的火焰,能將它徹底點燃。
對于阿琛來說,阿芷,大約就是那把烈火。
薛氏不知該如何回答阿芷。
阿芷也不覺得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在家中,她總是這樣玩耍的,母親總是會稱贊她的畫功進步了。
“真好看,我很喜歡?!卑㈣≌Z氣溫和,可他內心躍動的頻率,卻是不想讓旁人覺察到的,可他自己,感受得到。
就這樣,阿琛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阿琛突然在腦海里閃現一個想法:有朝一日,阿芷,會不會像那只風箏一樣,飛到他去不了的地方?
想到這些,阿琛竟生出些傷感來。
阿玫從阿芷手中接過風箏線,開心地駕馭著風箏,阿芷在一旁仰著腦袋,認真地看著那只風箏,越飛越高。
***
這天晚上,阿芷吃了很多當地的特色菜。
與北方家鄉的菜品不用,這里的菜,稍稍偏甜,對于愛吃辣的阿芷來說,是極不適應的。
阿琛看得出來,阿芷吃得香,只是為了不駁陳家的面子。
對于這個小姑娘,阿琛的感覺是,她其實了解所謂的人情世故,可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世之道,在母親那樣傳統的長輩看來,是有些離經叛道,可在他看來,卻是活出了不一樣的顏色來。
阿琛不希望阿芷為了誰而改變自己本來的性格,她現在這個模樣,在阿琛看來,就很好。
“阿芷繪畫功底如此之好,不知繪制花草有沒有什么困難?”
阿芷聽到她的名字,抬眸去尋找說話的人。
正對上薛氏看似溫柔,實則透著防備的眼眸。
阿琛聽出了母親話中的意思。
陳家是布藝世家,最聲名遠播的,便是繪制花草的綾羅布匹,薛氏如此問,只怕是想給阿芷一個下馬威……
第19章 時刻替她著想的男人
阿芷放下筷子,淺笑著看著薛氏,“早就聽母親說起,陳家布料上的花飾,皆是由畫工了得的師傅繪制而成的,阿芷倒是想跟著討教一二?!?/p>
薛氏大概是沒有料到,這個小女子口中,竟也能說出如此文縐縐的話來。
阿琛微微側頭,打量阿芷,見她一臉虔誠,又不像是有意“回擊”母親。
阿玫再次笑出了聲。
老太太一直沒有做聲,她知道薛氏話里的意思,可阿芷也答得漂亮,她更加沒有必要去插嘴,都說婆婆難做,這豪門世家里的婆婆,更加難做。
阿芷的回答,讓老太太意識到:阿芷不只是潑辣性子,她其實能看透一些東西,只是不愿意去世故地處理。
“難得姑娘這樣好學,也好,我回頭交代吳師傅,讓他帶著你熟悉布坊的繪制工藝?!毖κ险Z氣平和道。
聽到“吳師傅”三個字,阿琛不由看了一眼母親。
阿玫是個藏不住事的性子,已然微微蹙了眉。
誰都知道,吳師傅是陳家布坊畫工中脾氣最差,性情最古怪的。
老太太依然不做聲,低頭吃著飯。
阿芷瞧得出薛氏的笑意意味深長,便知道這位吳師傅不是個好對付的家伙,可話已然說到這兒了,便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受。心想:再難對付,能難得過曾經用戒尺敲我手心的老夫子嗎?
阿芷雖然出身武家,可其父對于子女的文化教育,同樣重視,他自己沒有太多的文化,卻希望兒女能比他那一輩強,便花了重金,請了當地最有名氣的大儒來家里開設私塾。
天性好動的阿芷,對于書本上的之乎者也,自然興趣大不過舞刀弄槍,可礙于父親的威逼,只能硬著頭皮去學,原本想著糊弄糊弄也就過去了,豈料那位白胡須夫子,是個執拗性子,對待弟子的嚴苛,簡直超出了她的想象。頭一天布置下去的背誦內容,第二天清晨便會抽背,如若斷句忘句,打手心,已是最輕的懲罰。
幸好阿芷的武功底子不差,要不然,真不知如何度過那幾年的光景。
“阿芷淺學一二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