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得知殺死歐陽克的那一招不是彈指神通之后,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他女兒不至于連自家的功夫都認不出來,不會看錯。 黃藥師想到歐陽克曾經那樣對待他女兒,覺得歐陽克該死,說道:“我會去解決那老毒物,你們不用擔心?!?/br> 楊康也算是救了他女兒,他正好還掉這個人情。 黃蓉原本是想讓自己爹爹去和歐陽鋒說清楚的,沒想到爹爹聽說她受了委屈,直接就要去替她出頭,心里甜甜的。 她拿出了桃花島總圖交給黃藥師,這本來是想留給郭靖的。 黃藥師之前向歐陽鋒討要桃花島總圖沒有要著,還以為是被歐陽鋒私吞了,原來是在自己女兒手中。 他十分的高興,看來回去不用再廢心思改動陣法了。 黃蓉在自家爹爹離開之后,就跑去告訴了顧問今,她爹爹會幫忙對付歐陽鋒,讓他不要擔心會被歐陽鋒報復。 顧問今武功比歐陽鋒高得多,周圍又都是自己人。 他本來就不擔心歐陽鋒前來報復,看黃蓉一副邀功的樣子,也就道了聲謝。 義軍有了郭靖的加入,收復失地的速度更快了。 現在的郭靖還年輕,沒有作戰經驗,不能獨自領兵作戰,但可以作為副將陷陣殺敵。 以他的武功,于萬軍之中取敵首級不成問題。 白天的時候兩軍對壘,武將迎戰時單挑,郭靖一槍捅死敵方將領。 江湖中人的優勢在這里得到了完全體現。 晚上的時候,郭靖潛入敵營,悄無聲息地將敵方統帥干掉,可不就是于萬軍之中取敵首級。 只是這種方式比較危險,很容易被擒,輕易不可冒險。 郭靖僅僅加入義軍不到兩個月,便已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被稱為“神勇將軍”。 眾人私下里稱贊,主公親自請來的人才果然不同凡響。 金國境內有許多宋人,顧問今對金國的情況又了如指掌,金國很多將領都是不戰而降。 很快的,義軍的地盤就和西夏接壤了,轉而攻打西夏。 便在義軍轉攻西夏去的時候,蒙古王子拖雷作為使者來到了義軍地盤,想找顧問今洽談合作事宜。 拖雷是郭靖的結義兄弟,兩人交情篤深。 郭靖從小是在蒙古長大的,一家人受蒙古可汗鐵木真照拂良多。 母親李萍現在還在蒙古。 郭靖不光和鐵木真的兒子拖雷結義了,還和鐵木真的女兒華箏有婚約。 華箏比拖雷小了五歲,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 她跟著拖雷一起來了,想要讓郭靖回到蒙古和她完婚,成為金刀駙馬。 郭靖已經有了黃蓉,斷然拒絕了華箏。 拖雷這次來的任務,是想聯合顧問今所領導的義軍一起攻打金國。 因為義軍突然不打金國了,跑去攻打西夏了。 本來嘛,他們蒙古大軍自北向南,義軍由南向北,差不多都要將金國給滅了。 他們都默認了這種無聲的合作,結果義軍突然間就不干了。 金國沒有了南方的威脅,專心對付他們蒙古。鐵木真受不了了,派拖雷過來問問,你們義軍是怎么回事??? 關鍵時刻掉鏈子,還能不能好了? 郭靖得知拖雷的來意后,覺得這是個好事,答應拖雷一定會幫他達成所愿。 只是,義軍并非是由他做主。 顧問今考慮的就比較多,唇亡齒寒,現在義軍還無法和蒙古抗衡,不是滅金的好時機。 他的計劃是在滅掉金國之前,先把西夏給滅了。 蒙古派了使者前來,金國感覺到了危機,同樣也派了使者前來。 目的是想讓顧問今拒絕和蒙古結盟。 他們抱著微薄的希望,希望顧問今能看在完顏洪烈的面子上同意他們的請求。 現在兩國的使者都下榻在使館里,等候消息。 顧問今本來就不想和蒙古結盟,答應金國使者的請求也無不可,只是表面功夫也還是要做的。 不能讓手下們覺得他偏心金國。 顧問今召集義軍中的高層前來議事,將完顏洪烈是如何恩將仇報的說了一遍。 義軍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有不少能人了。 這當中頭腦清醒明白人還是挺多的,知道和蒙古結盟是萬萬不可的。 和蒙古結盟瓜分金國所剩不多的領土,哪有自己獨吞的好。 他們的意見是拒絕和蒙古結盟。 本來就不想和蒙古結盟,現在金國使者求上門來了,既合了自己的意又送了金國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呀。 顧問今見狀很滿意,接受了他們的意見。 拖雷則比較喪氣,這次出使完完全全的失敗了,既沒有達成結盟,也沒有把郭靖安答帶回蒙古和自家妹子成親。 義軍夾在金國和大宋之間,他就是去找大宋結盟也沒用。 大宋偏安一隅,以前有金兵在邊境sao擾,他們痛恨金人燒殺搶掠,興許會同意結盟。 畢竟報仇的機會難得,失不再來。 可現在邊境都是義軍,是他們自己人,相安無事,能安穩過日子就不會想要打仗的。 顧問今看到了拖雷,想到了郭靖的母親還在蒙古。 他派人去蒙古接郭靖的母親李萍,這樣郭靖跟著他就無后顧之憂了。 杜絕蒙古用李萍的性命要挾郭靖反叛的事情發生。 蒙古沒能和義軍達成聯盟,暫時擱置了滅金的進程,而是將戰線進行橫向延伸,侵略別國去了。 這正好給了義軍發展壯大的機會。 一年后,義軍滅了西夏和金國。一個新的危機來臨,大宋朝廷派人前來招安了。 ☆、第35章 加入抗金義軍的都是愛國人士,現在大宋朝廷要對他們進行招安, 已經有不少人心動了。 他們還沒有想過要造反, 接受招安以后就是朝廷的正規軍。 義軍中分成了兩派,一派以郭靖為首接受招安,另一派以葉紹翁為首不接受招安。 葉紹翁將辛棄疾當成偶像, 是竭力反對招安的。 他十分煽情地道:“‘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我們不能重蹈辛幼安的覆轍, 讓他的悲劇在我們身上重演?!?/br> 招安,又是招安,與辛幼安當年遇到的情況何其相似。 辛幼安便是辛棄疾,二十一歲那年散盡家財,招募了兩千抗金義軍,取得了大大小小的勝利。 不久后被南宋招安,此后一直未曾有機會上戰場殺敵。 他一生力主抗金,力圖恢復國家統一, 可南宋朝廷卻屈辱求和, 不思收復故土。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抒發了他無盡的悲傷與惆悵。 現在金國是滅了, 可還有蒙古,舊河山還沒有完全收復,不能功虧一簣。 葉紹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