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她把了脈,說她壽元將近,凡藥已無力回天,不過如果她真想活下去,他可以給她一個機會,但是有條件。 對于死亡,女教師是無所畏懼的,但唯一的遺憾是虧欠兒子太多。 為了能多陪伴兒子一段時間,她有點動心了,問神醫什么條件。 神醫說要想增陽壽唯有做善事。 鑒于她以往資助了很多孩子,積累了不少功德,他愿意免費提供一顆仙丹為她增加七年的陽壽,但是需要她先拿出一年時間去行善。 神醫問她愿不愿意。 七年對她這種瀕臨死亡的人來說是一段很奢侈的時光,別說是拿出一年,就是拿出五年來她都愿意,于是不假思索的同意了。 神醫佛塵一揮,一顆白色的仙丹便到了手上,告訴她只要服下這顆仙丹她的愿望就可以實現了。 她將信將疑的取過仙丹放進了嘴里。 仙丹的藥理開始慢慢發揮作用,緊接著就是一陣困意襲來,她在不知不覺睡著了。 后來不知又過了的多久,她終于睡醒了,這時汽車正好也到站了。 她下車后,發現自己到了一個叫桂花鎮的小山村里。 當時正值九月的清晨,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樹,勤勞的山民們踩著露珠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她漫步在小鎮的磚石小路上,一陣微風吹過,感覺全身舒爽,曾經離婚和疾病帶來的痛苦早已煙消云散。 空氣中彌漫的桂花香讓她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就在那一剎那,她突然感覺自己愛上了這里。 她漫無目的的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露天早餐攤旁。 一位大媽正把一碗熱氣騰騰的桂花粥盛到顧客的碗里,看起來很香甜的樣子。 她忍不住走過去也要了一碗,這是她第一次喝到如此正宗的桂花粥,這碗粥也成了她對這個小鎮最美好的回憶。 不管那是不是一場夢,她都決定要在這里實現對神醫的承諾。 她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了當地的鎮中學,成了那里免費的支教教師。 在那座中學里她遇到了一個叫梅的留守女孩。 后面的故事記錄的是她們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 她彌補了梅缺失很久的母愛,梅也讓她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重新體會到了做母親的快樂。 白母說她一直想有個女兒,肯定是上天聽到了她的聲音,才把梅送到了她身邊。 在女兒面前,她經歷的婚姻磨難和疾病的痛苦都變得不值一提。 她和梅在這次相遇中彼此完成了心靈的救贖,讓她刻骨銘心。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白錦航剛開始只是把這本書當成網絡來讀,他覺得是母親融合了自己的經歷,再加上幻想創作出來的。 但回國之后他才發現母親和父親離婚后,母親的確消失過一年,這一年她去了哪里沒有人知道。 所以他才決定去尋找母親的足跡。 通過和方曉曉的接觸,白錦航朦朦朧朧中總感覺她和自己的母親有著某種聯系,這才產生了到后坡村來探訪的打算。 …… ☆、有問題 白錦航是無神論者。 他覺得母親消失的那一年很可能真去什么地方做了支教教師,但那些所謂神醫的玄而又玄的東西肯定是母親杜撰的。 他現在就是要找到母親支教的中學, 也就是書中所講的那個叫桂花鎮的地方, 當然現實中也可能不是這個名字。 還要找到那個叫梅的女孩,找到了她,母親所經歷的一切就明了了。 所以下午他決定去一趟后坡村所屬的平坡鎮。 事不宜遲, 立馬叫上兩個保鏢阿壯和阿陽準備出發。 走的時候還特意結了賬, 民俗店老板見他們連一晚都沒住就要走, 覺得過意不去, 承諾會把他們的房間留到明天中午。 如果他們辦完事還可以回來住。 白錦航沒說什么,很快帶著兩個保鏢上了路。 汽車在山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一片還算寬敞的平地上,這里就是平坡鎮。 這是一個人口不超過八十戶的小鎮。 經過打聽很快找到了鎮中所在地,的確如老人所說這里已經變成了一個養豬場,里面養的是生態黑豬,這種豬現在很受城里人歡迎。 養豬場的老板是個胖胖的很健談的中年男人,見他們穿著體面,猜測應該不是一般人, 表現的很殷勤, 熱情招呼道: “先生,請問我有什么可以幫忙的嗎?” 白錦航客氣的問道:“老板貴姓?” 養豬場老板道:“免貴姓馮, 叫我老馮就好?!?/br> 白錦航環視了一下他的養豬場,指著圍繞著豬圈的一溜小平房問道:“這里原來是鎮中的校舍?” 老馮跟著回頭看了一眼道:“是,這里就是鎮中的校舍?!?/br> 白錦航問道:“馮老板對以前鎮中的老師了解多少?” 老馮聽了哈哈笑道:“先生,你可是問著了,我告訴你啊, 我以前就是鎮中的員工,不過不是老師,是做后勤的,算是后勤主任吧,做了十來年呢,不是吹牛,鎮中那些老師沒有我不認識的?!?/br> 白錦航聽了心頭一亮,小聲在阿陽耳邊吩咐了幾句,阿陽聽完快速跑到車旁,打開后備箱取了一條中華煙回來,遞給老馮。 老馮嚇了一跳,這種煙他是知道的,至少值七八百塊錢,這位客人出手也太大方了。 忙推辭道:“先生,想問什么就直接問吧,這煙太貴了我不能要?!?/br> 白錦航道:“馮老板不要客氣,快拿著吧,我要問的事情比較多,需要你把知道的都說出來?!?/br> 老馮又象征性的推辭了一下,見他們態度誠懇也就收下了,感激道:“先生,你想知道什么盡管問,我會一點不剩的全都告訴你?!?/br> 白錦航道:“你先大概介紹一下平坡鎮中的情況吧?!?/br> 老馮道:“好,平坡鎮中是16年才關門的,以前不但有初中,還有高中,每個年級招一個班,一共六個班,全校學生大概有二百多人。 學生們來自于全鎮十個村,那些村離這里都很遠,而且山路不好走,所以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住校,只有少數平坡鎮當地的學生走讀。 我當時是鎮中的后勤主任兼廚師,不怕您笑話,其實我們后勤只有三個人,一個打掃衛生兼種菜養豬,另外兩個包括我,負責給住校生做飯。 后來隨著村民往城里搬遷,學生越來越少,再加上校舍年久失修,鎮上又拿不出錢來修理,最后干脆關門了。 如果孩子們想上中學就只能去縣里了,現在縣里的私立中學辦得紅紅火火,那都是我們農村人給抬舉起來的?!?/br> 白錦航聽他講完,道:“馮老板,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