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4
需要扶持新君,他這個舊的就可以有時間休息休息了。而之前他計劃的新君也并不一定要自己親子,為了縮短時間,他原本屬意收義子,并從義子中挑選出來的。可惜計劃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如今這種情況,他的婚事卻也無法再拖下去,義子之事進行的也不是很順利,這么長時間,幾乎沒有遇上足夠天資的孩童。其實這也很正常,天資一事,與血脈是有牽連的,而天下優秀血脈,幾乎不可能從貧民中出來,而生活環境等等也會將原本有天資的孩童變得不那么適合。而另一方面,萬一南方朝廷腦殼壞了,來次賜婚之類的,自己可就真的沒辦法抗拒了。游鴻吟先前之所以不愿娶妻,是因為他選擇配偶的范圍是很小的,幾乎都在世家之中,而選擇世家作為后族,那么就代表了未來皇帝是士族出身,很有可能世家會權利過大。不過顯然現在的情況是與其思考未來皇帝怎么可世家交鋒,不如考慮一下自己趕快找個老婆,生個兒子開始培養,否則等自己七老八十了,兒子還不能接過重任,最后倒霉的不還是自己。所以游鴻吟將挑老婆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另外,自己的徒弟們一個個都比自己大了,卻都學著自己都不娶妻,不嫁人,他是不在乎這種事情,可是弟子們未來在人言面前會不會后悔,就難說了。游鴻吟頭大的在自己的日程表上又添上了徒弟婚嫁二字,開始考慮該如何處理這種婆婆mama的事情。太行關。獨孤氏雖然是羌族,但是羌族投降漢朝日久,與漢人相比,除了外貌上有一些差別外,很多地方與漢人已經沒有什么分別了。所以,獨孤氏苦守太行山,司州百姓也只是覺得獨孤將軍比那些逃跑的貴族要好很多,至今依舊守護著他們,防止匈奴人南下。現在北方鮮卑諸部無法通過幽州邊防,并州同樣有游鴻吟安排的曹霖攔截胡人行動,太行關和潼關這邊守著關卡,司州如今的安全程度竟然比過去還未遷都的時候要高一些,而瓜分雍州司州的胡族因為受漢族文化熏陶,對著早已被搜刮地皮搜的干干凈凈的貧民,也并沒有多少興趣。獨孤洪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對于匈奴族獨立出去建國很是羨慕,可是,他并不敢如同劉淵那樣。他這一支鮮卑族要比匈奴要弱勢很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獨孤家如今領導著鮮卑族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求存,已經是很艱難了,就要有些自知之明,別去做什么爭霸天下的美夢。“將軍,關外有使者求見,是否將人帶進?!庇行”貓?。“可知是什么人?”獨孤洪正在擦拭自己的盔甲,聽聞稟報,聲音洪亮的問道。小兵眼中神色有些復雜:“是青州刺史郭使君麾下游擊將軍王彌王將軍?!?/br>這時,獨孤洪便知道,為什么小兵神色復雜了。這都是那坑爹的郭溪有錢鬧的。郭溪麾下兵將幾乎是囊括整個北方區域,幾乎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所以他軍中兵將待遇豐厚的事情,早已傳遍整個北方,太行關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很多家中親屬有在郭溪手下的兵士們,都接到過看似炫耀實則招攬的家信或者口信。獨孤洪對此倒并不生氣,反而覺得,若是有可能抱上郭溪大腿似乎也不錯,可惜他獨孤氏屬于外族,若是主動求靠,必然不被重視,所以他帶領將士們固守太行關,靜靜等待著時機。所以聽聞王彌到來,孤獨洪朗聲而笑:“哈哈哈,看來,郭使君麾下之人,反應倒是挺快的?!?/br>然后在小兵瞠目結舌的目光下,獨孤洪咳嗽了一聲,說:“請貴客到待客廳?!?/br>小兵領兵而去,而獨孤洪也穿戴好服飾,精神抖擻的走向待客廳。等兩人見了面,王彌將來意說出,獨孤洪卻并沒有一口答應。不要看獨孤洪是個外表粗獷的人,實際上他的心眼兒多得很,這種事情自然是要多為自己的族群謀取一些好處了。可是,王彌并不愚蠢,從太行關一路走來,他早已發現此間的兵將十分羨慕主公麾下將士的待遇,而這種情況并沒有被獨孤洪阻止,那么就代表著獨孤洪也是心有意向的。所以王彌十分大膽的撇開原本合作的戰術目標,反而開始替自家主公開始收攏武將人才!鮮卑人體格健壯,民風彪悍,若是收攏在主公麾下,便又是一股力量,并且獨孤洪此人可是自帶兵將的,也不會觸及到現在主公手下的那些將領的利益。這種功勞自己都不爭取,曾經名馳洛陽都城的‘飛豹兒’便是個蠢材了。顯然,王彌不是。最后,在王彌勸說和獨孤洪的矜持下,雙方約定了獨孤氏以太行山這一戰作為投誠之禮,而游鴻吟則會派兵處理司州其他胡人,為獨孤氏鮮卑族人劃下安定的聚居之地,并且會有農耕、兵器等各方面的支持。細節方面需要游鴻吟拍板,王彌也只是給了個大致上的承諾,這種事情他不可能擅自做主。等王彌回程后,獨孤洪算是松了口氣,郭溪算得上是一位對待治下十分寬容的主公,自己替族群找到一個好靠山,身上的壓力就減少許多,要知道以他背后的實力對付有可能攻打過來的劉淵,實在是太勉強了。而游鴻吟的預料并未出差錯,等王彌悄悄帶來伏擊人馬后,守株待兔不到半個月,在一個深秋的清晨,大家正似睡非睡的時候,突然有人攻打太行光。看那旗號,正是楚王劉聰。王彌心中有一絲天命注定的感覺,其實在劉淵出兵之前,誰都不知道他會派什么人來,而劉聰卻恰巧正是主公欲除去之人。主公天命所歸,從很多邊邊角角的事情上,也能窺伺一二。“傳令,繼續隱藏,一個個都打起精神,把自己給躲好了,若是漏了痕跡,以叛軍罪論處!探子立即探查敵人具體數目和陣型?!蓖鯊浭疽鈧髁罟賯髁?。劉聰和他的父親一樣,是一位十分善戰的將領,他這次抽調了原本在并州方向駐扎的十萬人馬,現在正在攻擊關卡的是先鋒三萬,另外有七萬隨后就到。王彌接到了探子的具體回報,明白劉聰此刻的攻擊不過是試探,此人狡詐謹慎,不會在軍隊疲憊之時就下令沖擊太行關。果然,守關的獨孤氏對于這種攻擊程度早已習慣,很容易就應付過去了,而隨即,劉聰見狀差不多了,便讓傳令官下令撤退。王彌從千里鏡中看到這個情況,覺得這是個好機會,立即說:“左翼八千人攔截后軍,其余人跟我沖?!?/br>然后只見王彌馬匹飛馳而出,隨即身后奔響如雷。而馬背上的王彌見已經到了弓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