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
“怎生,你玉清元始天尊可以知曉,我上清通天便不能?”也不待元始天尊回復,長袖微揚紅色衣角于空氣中劃過冷硬弧度。周身似有劍意閃逝,通天教主傲然道:“元始啊元始,你又憑什么以為,本教主便會如你那般,原地駐留?”“呵——”冷笑出聲,元始天尊亦似乎是,叫通天教主言語氣急。終是打破了那一身的沉靜自矜氣勢,嘲弄道:“莫要忘了,紫氣東來三萬里。率先踏出那一步的,可非是你我。本座雖距那一步不近,亦不遠矣?!?/br>第105章鴻鈞老祖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世人皆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此,表達人之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可那不過是于普通凡人而言,仙神,總歸是不同的。秉承天地意志而生的神靈也好,后來的仙人們也罷,又或者是那些妖魔。受天地鐘愛擁有無窮力量之余,亦注定了,他們與這方天地的聯系,較之其他生物,更為緊密。卻是與這天地,再為息息相關不過。故而這其中,不乏有大神通者,洞徹過去現在未來,去偽存真,看透此方天地真正的走向與大勢。然而這樣的大勢,卻無疑是絕望的。世間萬物,皆有生死。不過時間長短而已。譬如蜉蝣之朝生暮死,又如仙神之與世同壽。只是啊,再怎么漫長的生命,都有終結之時。世俗凡夫如此,九天之上的仙神,亦是如此。便連此方天地,在那遙不可及的未來,亦同樣逃不掉寂滅。人世間或許有生而知之者,不曾渡過彼岸黃泉,飲下孟婆湯,存有前世記憶。然,上古有神靈,神而自靈神而自明,所有神通法術,乃至智慧性格,俱是天生。只不過,怕是鴻蒙未判之前那縷最初的天地意志也不知曉,變數,早在最初始的時候,便已經產生。彼時的鴻鈞還不是鴻鈞,至少還不是天外天那一位,出則三界動令洪荒生靈為之忌憚不已的紫霄宮老祖。如天地間最初始的那一批神靈一般,他同樣有著天地所賦予的神通法術、乃至看似模糊不清,卻又會在關鍵時刻予以指引的使命。那是每一個上古洪荒最初始的神靈,所應當行使的職責。便如伏羲女媧擬定天地秩序,東皇太一執掌權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石草木,皆有神靈各司其職。這世間的每一個生靈,生死存亡,都有其意義。鴻鈞,自然也是有的。盤古開天,伏羲女媧、東皇太一秉天地意志而生,承父神盤古遺澤。及至伏羲凝云為神,女媧摶土造人。紅花白藕青蓮葉,他那三個弟子立下道統。如是種種者,對于這些,鴻鈞心中,是急切的。他并不屬于此方天地。即使與此方世界聯系,愈發緊密。在這三界中,地位愈發尊崇。隱隱然之間鴻鈞卻似乎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并不屬于此方天地。天意啊,呵。許多年之后,當鴻鈞身合天道。成為那所謂高高在上天地意志代表,為三界眾生所忌憚。便連原本極是親密的三位徒兒,也對他這師尊,生出怨懟。誰又曾知曉,九天之上的這位老祖,在最初,也曾是這天地意志,最堅持的反抗者。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三界之中,向來便不乏心生異志進而奮起反抗的。不管是對那所謂天規,還是天庭。又或是,渺渺茫茫卻也無處不在之天地意志。凡人有夜郎自大者,圉于一國一地之中,不見外物。便以為自己所見之天地,便是全部。可自從誕生靈識得以化形開始,鴻鈞便有一種不知當對誰言說的猜想:天地之大,三界之外,當另有一番天地。而他自己,亦不屬于此方天地。這樣的猜想,于彼時而言,無疑是膽大而荒誕的。只因為那時的神靈也好妖魔也罷,皆是天地孕育而成。亦是經由此方天地供養,放得以生出靈識,化出形體。鴻鈞,亦是如此。在此之后的若干年,直至那一日。外出游歷的玉清教主心血來潮之下,將一方先天玉石點化,并收入門下,賜名玉鼎。只是一眼,修行深厚已然是上古洪荒幾大巨擘之一的玉清元始天尊便清楚的知道,他這新收的徒兒,如那與他并不親近的便宜兒子東華一般,皆是變數。變數......這世間,又哪有什么東皇太一轉世的東華帝君?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紫霄宮鴻鈞老祖,一場謀劃。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做為此方天地至高神靈之一的東皇太一,早在很久之前,便已經超脫離開了這三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世間再沒有較得天地鐘愛的神靈,同這天地聯系,更為緊密。沒有誰知道太一用的什么法子,即使是伏羲女媧?;蛘哒f,縱使有誰知道,也不會在意。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三界之外,又是什么。遑論東皇太一離開三界的信息,能夠有所察覺的,也不足五指之數。東華并非東皇太一轉世,卻也是鴻鈞以天地至真至陽之氣,加以太一留下之太陽真火,蘊養而成。卻是與東皇太一,最為接近存在。或者說,某種程度上的,東皇太一復制品。只是很顯然的,鴻鈞并沒有成功?;蛘哒f,最后的結果,超出了他的預期與控制。他那不省心的弟子,元始通天二人,因為一場賭約,壞了他的苦心經營。以致于鴻鈞原本謀算的,復制出一個新的東皇太一,進而探尋出離開此方天地的法子,功虧一簣。東華成了盤古正宗,元始血脈。這三界啊,又有誰,能夠輕易,對父神盤古后裔出手?便是他鴻鈞,也是不行的。紫氣東來三萬里,在多年以后,天梯斷絕仙凡隔離,封神一戰過去無數年之后的秦國函谷關。有官吏尹喜見紫氣從東方而來,為老子騎青牛而過。他那三個弟子,乃是父神血脈盤古正宗。彼此個性神通或許有所差異,卻是同出一源再緊密不過。便是鴻鈞當年收下他們之時也不知曉,三個弟子中最先踏出那一步的,會是看似最是無為的太清。只不過那時候的鴻鈞,亦早已追尋著東皇太一、伏羲等的步伐,離開了此方天地。這生養惠予,卻也同樣桎梏了他們的牢籠。而玉清元始天尊與上清通天,卻仍在這牢籠里沉浮,遲遲不得踏出。至于離恨天中的太上老君,與三清之一的太清教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