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世音菩薩不由得深吸一口氣,只覺得這一位當真無法無天之極。紫霄宮那一位的詔令且不去說,若不是玉清、上清兩位教主不顧大局相互內斗,又豈會惡了那一位進而逼迫闡教封山。前身雖屬那十二仙之一,元始天尊亦是上古洪荒中有數的大能,對門人弟子著實不差。可若要有所成就,又怎及得上人力物力各類資源皆缺恰處在上升時期的西方教?封神一戰固然是叫闡教贏了,卻也贏得慘烈損失極大。闡教封山,究其根源除了天外天紫霄宮那一位的詔令之外,又何嘗不是休養生息的無奈之舉?而后他同文殊、普賢、懼留孫等叛出門庭改換西方教門下,世事沉浮不過短短千年。竟是忘了闡教十二仙中的斬仙劍主,是這么難纏的一位。難纏一點也便罷,他居然不知,玉鼎是個行事全無半點顧忌的。難道絲毫也不曾念及過去千萬年的同門之誼?又或是,不擔心惡了佛門叫準提、接引二位教主,叫紫霄宮那位追究?卻是忘了,那玉清元始天尊本就是行事囂張跋扈且極其護短不講半分道理的。同上清通天教主尚且能不擇手段的手段的爭斗,順道將天上地下的神仙凡人盡皆拖入水中,又怎會是個怕事的。而玉鼎真人,能教出楊戩這么個行事不依常規,劍走偏鋒的,又怎會當真是什么老實本份的。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便是修行有成的大羅金仙,乃至更高存在,也未必能夠與世同存不死不滅。斬仙劍下,可斬萬仙亦不是什么嚇唬人的虛妄事。這等天地間有數的殺伐兇器,一經沾染便有如附骨之疽,又豈是什么好相與的。觀世音菩薩現在所能慶幸的,也只是來的不是真身,不過是一縷神魂??善@么一抹神魂,卻也花費了其極大工夫,足夠心疼好一陣子。只希望這玉鼎真人,莫要喪心病狂到不顧情面,順著這抹神魂牽連真身。可惜菩薩這希望注定要落空,殺伐決斷的斬仙劍主,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軟的。對這改換門庭投了西方教門下的“師兄”,更談不上多少同門情誼。劍光明滅間觀世音菩薩身影亦隨之消散,一點靈光落入玉鼎真人指尖。而靈山世界中,原本口誦佛法一派安寧祥和之色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亦隨之面色微變,一抹血痕從嘴角逸出。“阿彌陀佛,辛苦大士?!?/br>金色蓮臺之上,釋尊如來拈花微笑,顯然已是知了一切。目中似含萬千悲憫,卻又似有無數糾結。諸佛、菩薩、羅漢等誦經聲亦隨之一寂,而后有梵音佛唱響起。觀世音菩薩頷首為禮,口稱無恙。不多時又是一派西天極樂,靈山勝景之象。“楊戩,還不醒來!”曲指微彈那點靈光隨之飛入半空之中,紛散開來。袍袖輕拂雙手負于身后,玉鼎真人翹了翹嘴角,輕喝道。“師父……”本能的喊出那兩字,空間破碎周遭種種如夢幻般湮滅,只那羽衣鶴氅的身影同記憶中重疊。被動了手腳的記憶回轉,又思及這些日子里發生的種種,楊戩本能的心生疑慮:師尊這狀況,似乎越來越嚴重。心中更是對那不怎么靠譜的師祖元始天尊,生出幾分大逆不道的怨言。玉清教主道法通玄神通廣大,自然不會對自家師尊玉鼎真人這般不正常狀況全無察覺。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相信,自家那清冷孤高更勝天上月的師尊,正常情況下會做出諸如調戲徒弟等事情。只以為玉鼎真人這廂,定是練功出了岔子。玉鼎真人自不知曉楊戩心中,想的這些。便是清楚了也不會刻意去糾正,實在是他現在的狀況,算不得好,倒也不致于出什么極大岔子。至少在將一切妥當之前,他絕不允許,什么不可預計的岔子出現!不過這一切亦不過是彈指瞬息之間,玉鼎真人自不會細細說明。而此時,青兒亦是發現,不知何時白素素身上泛起瑩瑩白光,原本熟悉的面容竟在一瞬間陌生起來。似乎從一開始,她便不曾真實認識過這姐妹相稱的千年蛇妖。“jiejie……”心內驚慌,化作深深的茫然。落在白素素那不知何時已然睜開的眼里,眼前這青蛇亦如浸泡在水中的墨汁般,不斷虛化,最終如輕煙般散去。唇角逸出一聲深深的嘆息,目中迷惘散去,出現在這女郎面上的,是罕見的、深沉的疲憊。只是隨著幻境破去,去偽存真本相顯現,醒來的又怎么會是什么修行千年的蛇妖白素素?卻正是那自稱望帝杜宇之妻的女子,朱提女王梁利模樣。今夕何夕,知是何年。不過是彈指片刻間,這自江源井水中走出的朱提女王,來歷神秘而在這世間存活了上千年之久的古蜀王后,便恢復了平靜。沒有被面紗遮掩的眉眼間,更是隱隱現出一抹倔強。竟是同靈識蒙昧化身蛇妖白素素之時,那份堅持隱隱重合開來。“還請真人成全?!?/br>斂衽為禮,梁利并未多言,卻是對著玉鼎真人遙遙道。而后光華閃現,化一魚形玉佩,落入玉鼎真人手中。面上并沒有什么過多的神色,亦不曾有絲毫意外,玉鼎真人隨手將那玉佩收入袖中。倒是一旁的楊戩揚了揚眉,而后靈光一閃,遲疑道:“師父,這里……不是三界,亦不是伏羲琴中幻象?”“自然?!?/br>不管是什么時候,除非是刻意的回避某些問題,玉鼎真人向來不會向楊戩隱瞞什么。卻是饒有興致的解釋道:“或許,你可以將之稱為,混亂時空?!?/br>玉鼎真人話音落處,這方天地似乎再也承受不住,紛紛虛化湮滅,化作虛無。惟玉鼎真人與楊戩身周十丈左右,不受任何影響。第60章共工東華帝君便也罷,可什么事只要是佛門插了手,又豈會簡單。封神一戰且不去說,固然是叫西方教漁翁得利,卻也與闡教截教互不相讓彼此看不過眼脫不了干系。而后孫悟空那猴頭大鬧天宮,及至沉香救母種種,卻或多或少,離不了西天佛門的影子。此番東華帝君的目的且不去說,平白叫那位觀世音菩薩鉆空子插了手。雖然沒有叫其討得好去,現下情況卻也不容樂觀。只因為此間已然非是三界之內,卻是被那觀世音菩薩一摻合,入了這似真似幻的時空之中。玉鼎真人卻也沒有解釋太多,只因為下一刻,周遭光影變幻諸多種種景象匯聚開來。不多時便構造成一幅瑰麗宏大景象。天高地闊,不周山接連天地,雪色蒼郁積年籠罩中,有茫茫不可見之飛鳥異獸嬉戲其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此山為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