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書迷正在閱讀:演對手戲的一萬種方式、末世炮灰逆襲、豪門偏偏找上我、酒醉三分醒、(APH同人)北城往事、八十年代嬌氣慫包、那個總裁老想霸占我、督主的初戀、熊孩子的調教師/The Brat Whisperer(H)、免費的
到時候過來看看, 味道我覺得還不錯?!?/br> 林汐又和他們說了一會子話, 眼看后面開始有人來了,她這才驅車進了城去。 回來過了不過幾日,秦東就提前帶著燒制好的陶罐找到食肆來了。 林汐還在忙活, 見他提前過來還有些驚訝。 “你怎么過來了” 她收拾了一張干凈的桌椅, 請秦東坐下。 憨憨地笑了一聲, 秦東露出一個不明顯的笑容。 “那不是那日我婆娘聽說了你說那食肆的事情,她想嘗嘗鮮, 我就特地過來跑一趟。我們那平日里出門不方便,她早就聽說你們食八方的名頭了,就是一直沒嘗過味道, 我這會兒特地帶了一個陶罐過來,買一些回去讓她和孩子們都嘗嘗?!?/br> 說著,他把一個看起來挺常用但是很干凈的陶罐給放在了桌子上。 “原來是這樣,那麻煩你跑這么一趟了?!惫恍?,林汐把陶罐遞給了跑堂的小子,讓他去安排,自己也坐了下來,“秦大哥既然跑這么一趟,可是那陶罐燒好了” 咧嘴笑出一口大白牙,秦東狠狠地點頭。 “那是自然的,妹子請看?!?/br> 他出了門,從車上鋪滿了秸稈里頭,挖出來了一個矮胖的罐子。 林汐接過來一看,燒得挺好的,說實話,要不是說她親眼所見,她還真的不太相信這是人的手能夠做出來的精致模樣。 基本上沒有什么瑕疵,水平也很準。 “還有那一處,可是” 林汐一邊問,一邊打開陶罐的蓋口,伸手進去。 “妹子摸摸看,你要的我可是都做到了?!?/br> 秦東樂呵呵地笑著,臉上寫滿了自信,這方圓百里,要說到燒陶這個手藝活,那還真的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祖祖輩輩流傳的手藝呢。 伸手一摸,林汐果然在里頭摸到了一處凹凸不平的地方,仔細感受了一下,她才撫掌大笑。 “如此甚好,那按照之前說的,那筆單子,就這么定了吧?!?/br> 秦東一聽,面露狂喜,“妹子可當真要這么多這三百個可不是小數目” “不止,可能以后還會要的更多,不夠眼下,三百個應當能夠勉強應付得過來了?!?/br> 林汐把陶罐翻來覆去看了又看,基本上來說,古人還是很聰明的。 這陶罐的口子可以做到密封不說,她要的這個矮胖的造型,方便取rou醬,只要取rou的時候注意用的是無油無水的干凈勺子,基本上rou醬就能再延長不少保質期。 不過她相信,rou醬這種東西,一旦嘗過之后,很少會把它棄在一般很久不去用它的。 又和秦東商議了一下,林汐想要在陶罐外頭刻在食八方的印記,秦東對這個倒也是有一套應付方案的,他表示,只要林汐這幾個大字,他可以在最后一道燒制工序之前,把這幾個大字用刻板印出印子,等到燒制好之后順著印子再涂上顏料,那基本就成了。 林汐表示驚嘆了一聲,就很愉快地掏錢下訂單了。 燒制可要廢不少功夫的,這批陶罐燒出來,不知道能夠撐上多久。 這邊陶罐的事情安排了下去,那頭石曲訓練那八個人炒醬的事情,也基本告一段落了。 因為沒有牛rou,所以都是買的活雞回來宰殺干凈之后,才開始進行的炒醬。 炒醬不算很難,主要是火候和用料的精準。 石曲對此特地準備了十幾條不同的勺子,每根勺子代表一種用料要放的分量,只要按照這個去放,基本上就可以保證一整批rou醬的口感沒什么太大的區別。 而除此之外,他和林汐想了想,決定醬缸依舊放回他們的后院子里。 不是他們多心,只是這rou醬的方子事關重大,誰也說不好,這些人會不會生了異心,知道了方子之后就叛逃了。 八個人之中,炒醬上手最快的,就是何春生。 他雖然為人較為木訥了一些,但是石曲認為這個何春生確實是個不錯的苗子。 他學東西很笨,不懂得靈活,說一就是一的。 這樣卻很適合流水線般的炒醬工作,至少在石曲看見的時候,這個何春生每次下料,基本上都是小心翼翼,絕對不是放多或者放少一絲。 這樣的木訥,在這樣的精密作業上,確實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把何春生為首的兩個人挑出來,準備挪到炒醬這一邊去,另一頭,因著宋府宋丙又上門了一次,林汐只能咬咬牙,留下了給乖崽他們的rou醬,剩余的暫且都送了出去。 不過這一次她精明了不少,特意用之前燒制的那個陶罐裝了一罐新炒的雞rou醬讓宋丙拿回去,言明是要讓宋夫人嘗一嘗味道。 老實說,林汐覺得宋府簡直就是她的大恩府了,整個府她都應該給上一筆不菲的廣告費了,這年頭要出頭還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她卻很走運的,幾次都因為宋府而打出了名氣,簡直就是非官方無盈利良心廣告代言府了。 宋夫人的反饋很快就回來了,她覺得雞rou的rou感差一些,但是少了一股牛rou的腥臊,讓她更為喜歡一些。 得知宋夫人的喜愛之后,林汐馬不停蹄的,那頭新燒制的陶罐剛送過來,她就立馬安排了人開始量產rou醬,而最先炒出來的幾罐,則是被她直接放到了食肆里去打打廣告,賣個人氣。 除了宋府之外,她的食八方如今在這南城里也算得上是傳播能力最好的鋪子了,幾乎南城里,就沒有沒嘗過她家味道的人。 做為南城最大的行商頭子,老胡這幾日日子過得不怎么是滋味。 前頭他出城那次,和老金撞上,在他那里得知了流民的消息之后,他就警惕了不少,超過三日以上的單子,他已經有個把月沒接過了。 只是這入了秋,很多東西便不是那么的方便了,單子自然的也是漸漸的在減少。 單子一少,他們這批弟兄們可就有點熬不住了。 這入了秋,轉眼就快要冬至,緊跟著就是年關。 這到了年關,誰不知道家里指望著拿些銀錢出去好過年啊 但是今年本來就不景氣,再加上流民的事情始終讓他耿耿于懷,所以今年賺到的竟然只有往年的一半多。 老胡自己也心知肚明這么下去不行,跑了好幾趟相熟的合作人,才終于得知還真有一個不錯的活,跑這么一趟,就能讓他們今年賺的錢追上去年的。 這一趟可不容易,要從南城,一路上京。 上京可是開玩笑的從南城上京,最快的辦法便是走水路。 走水路從頭到尾下來,往返怎么地也得要兩個多月,這么一來一回,回來一準入了冬,就等著過年了。 老胡心里并不想跑這一趟,但是眼前的事實卻是,除了這趟活之外,其他的活還當真不適合他們。 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