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98
表兄弟呢! 這可是正經的皇親國戚,詹遠侯府在京城的勢力不小。若是能攀上詹遠侯府,那他升官豈不是大有希望? 李太行得罪了顧誠玉,還從外宅搜出了這么多銀子。光憑這些銀子,李太行也翻不了身了。 他已經在應南府任同知十幾年了,上一屆知府升遷之時,他滿心以為自己一定能升任知府之位。 誰想到突然來了個李太行,搶了他的位子,這讓他心里十分窩火的同時,也有著深深的無奈。 這次李太行犯了事兒,他的機會來了。他一定要攀上詹遠侯府,即便詹遠侯府是恭王的外家,他也在所不惜。 實在是在同知這個位子上待得太久了,只要能讓屁股挪挪窩,他就心滿意足了。 他的要求不高,只想著應南府的知府位子。 顧誠玉一看就知道郭浩守在想什么,他對這郭浩守的印象一般。人有些jian猾,但本性也不壞,只是喜歡鉆營。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對方在官場上沒有人脈,若是想往上爬,那不得討好上峰,或找個有能力的靠山? 之前郭浩守也與他示好過,可能是看在他得皇上看重。如今來了陸琛,郭浩守多半會選擇向陸琛靠攏。 因為圣眷這玩意兒,它是最靠不住的。也許今日皇上看重你,你的仕途一片坦蕩,升官就像做火箭。 可一旦失了皇上的圣眷,那些你平日里得罪的朝臣,誰都能上前來踩你一腳。 屆時你就如同死蟹一般,徹底歇菜了。 所以,還是必須得培養自己的勢力,要強大到就連皇上都不能忽視你,就像首輔夏清一般。 不管皇上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對他縱容,那都是夏清的本事。 而陸琛要比他要穩定得多,畢竟是京城的世家。世家關系網龐大,只要不做謀朝篡位、勾結外邦之事,一般都不會輕易被顛覆。 陸琛讓馬車走得慢些,眼看就要到城門了,陸琛撩了簾子看向城門口。 因為出示了帖子和牙牌,守城的衙役和士兵已經知曉朝廷派了大官來了。 他們將出城和進城的百姓給疏散,此刻城門口是門可羅雀,與剛才熱鬧的景象大相徑庭。 “看到了嗎?那是朝廷下派的賑災銀兩,那些災民再也不怕餓死了。這么多箱子,那得是多少銀子???” 一名百姓見城門口如此大陣仗,連忙往旁邊一讓,看起了熱鬧。 “哎?你可別看這么多箱子,其實那也沒多少銀子。不是說只有五萬兩嗎?五萬兩養災民都夠嗆,更別說還要加固河堤了。顧大人找了這么多災民為咱們應南府的江堤改道,可是要花上不少銀子的,這五萬兩能夠?更何況還有杭天府呢!這些都是大工程?!?/br> 其中一人對時政十分了解,說得頭頭是道。 “那是!顧大人可真是個好官吶!他為了咱們百姓,還舍下臉找富商們捐銀子,控制著米糧不漲價。為了咱們不斷頓,不辭辛苦從其他州府買來糧食。對比那些黑心肝的商賈,顧大人可真是為國為民的大清官?!?/br> “是??!據說那些銀子顧大人都一筆一筆記在了賬上,每使用一筆,都有詳細的賬目。他不但自己不貪銀子,就連下頭這些官員也看得嚴。如今那些災民誰不服顧大人?要是顧大人成為咱們應南府的知府,那該多好?” “那估摸著不可能,顧大人是京官兒,等賑災完畢,想必還是得回京城的?!?/br> 幾人對顧誠玉倒是十分推崇,議論的聲音不小,一旁還不斷有人加入進來,與他們討論在一起。 清泉騎馬走在最前頭,聽著這些百姓對顧誠玉如此夸贊,他不由得詫異地看了他們一眼。 這顧大人剛來江南不久,就這么受百姓愛戴?也不知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顧誠玉坐著馬車,慢慢吞吞往前走。他正在閉目沉思,陸琛來了,他行事變得十分不便。 糧倉的糧食還未補上,且還在每日消耗之中。 也不知陸琛知曉之后,會不會寫奏折去京城,在皇上面前參他一本。 ...... “太子殿下,下官以為商會一事,目前不能施行,還請太子殿下三思!另應南府知府李太行雖然罪證確鑿,但應南府如今沒了知府坐鎮,成何體統?吏部須立即擬定名單,由太子殿下定奪!” 夏清一改往日不到關鍵時刻不開口的風格,一進太子的東宮,就開始奏事。 太子點了點頭,“應南府知府李太行收稅賄賂一事,等顧少卿將人押解回京,再行定奪。這應南府無人坐鎮衙門,自然不行。不過,本宮聽聞那應南府同知郭浩守已經在應南府為官十年有余,他對應南府的情況還算了解。不若由他接手,諸位以為如何?” 太子略過商會一事不提,先說起了應南府知府一事。 “殿下!若是郭同知能勝任應南府知府一位,那上屆知府升遷之時,就不會派了李太行去接手了,下官以為顧少卿倒是個合適的人選。下官見他對江南的情況十分了解,又對治理河道得心應手,不若平調顧少卿前去,殿下以為如何?” 夏清撫著自己的胡須,說完之后還點了點頭,好似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提出的見解。 第九百二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面了? 這顧誠玉在京城,夏清想除去此人還有些麻煩。只要將人調到應南府,不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他對付此人就容易多了。 太子聞言失笑,“顧少卿?首輔大人是在說笑吧?父皇剛將顧少卿升為大理寺少卿,你就讓本宮將他平調為應南府知府。你讓本宮將父皇置于何處?這難道不是公然忤逆父皇嗎?” 太子虎目一瞪,面沉如水,對夏清怒目而視。 夏清有些詫異,這太子平日里都是好脾性,沒想到今日竟然發這么大的火? 從來對人都是笑臉相迎,且一臉憨厚的太子殿下,此時正板著臉,緊抿著唇,胸口劇烈起伏著。 在場的諸位都能看出太子十分生氣,不由得都面面相覷,還看了一眼夏清。 他們對今日夏清提出的話也感到十分愕然,這皇上剛升顧誠玉為大理寺少卿,你就讓太子去拆皇上的臺,這難道不正是不將太子和皇上放在眼里嗎? 難道夏首輔仗著皇上下旨讓他輔佐太子監國,就對太子看不上眼了?那得是多猖狂??! 夏首輔此舉,可是在離間太子與皇上之間的情義? 可太子終究是皇儲,將來的一國之君。若是太子答應了此事,事后也會將夏首輔恨上的。 “殿下,下官絕非戲言。您切勿動怒,且聽微臣細細道來?!?/br> 夏首輔不管殿內眾人奇異的目光,接著說道:“這江南比之北地,要富饒得多。在座的諸位,對這應該沒什么爭議吧?就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