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4
是一愣,為何?他們不是要去長天府嗎?難道不去了? “大人,咱們不去長天府了?” “去!不過我剛才靠近那少年,聞到他身上有些血腥味兒。咱們回過去看看,說不得就有什么線索?!?/br> 王賀州想起顧誠玉他們走了這么久,竟然才走出了這么點路,說不得剛才就已經和那兩人交過手了。 若真的交了手,那顧誠玉身邊那兩個隨從就不可小覷了。 那兩人中老者他不知道,約莫是沒什么功夫的。但那漢子呼吸綿長,內力精深,武功應該不弱。 這主仆三人能全身而退,且毫發無損,那就說明這兩個隨從有些本事。 他早就看出那兩個隨從本事不弱了,只是這般大的少年,竟然也有這樣的本事,不禁讓他嘖嘖稱奇。 對顧誠玉,他下意識地忽略了??伎婆e做官的士子,哪里會什么武藝?更不可能有時間去學。 至于誠玉身上有血腥味,他則是聯想到了那兩個隨從,肯定是待在一起時,沾染上了。 看來那漢子應該受了不小的傷,甚至已經被兩人給解決了。對這樣的好手,王賀州是羨慕的。 顧誠玉沒想到他命茗墨他們打掃了痕跡,竟然被王賀州從血腥味上找到了破綻。 因為之前顧誠玉身上并沒有濺上血跡,再加上今天有些風,沾上的那點血腥味早就被風吹走了。 誰能想到王賀州的鼻子這般靈敏呢? ...... “怎么樣?可有找到人?”胡茂深皺了皺眉頭,看向正在稟報的衙役。 這衙役還是他向應南府知府借調的人手,帶來長天府為自己跑腿用的。 到了地方,還是得尋求地頭蛇的幫忙,自己人生地不熟,帶來的下人更是不知該如何下手。 “大人!卑職問過好多人,他們都不知道錢大人如今到底在哪兒。但有兩名幸存的衙役說,當時他們是看著陳昭將錢大人救走的?!?/br> 胡茂深有些頭疼,他現在已經到了長天府,在沒被淹沒的村子里暫時安置下來。 而他到村里之后沒多久,就聽見村里的村民說,其他村的百姓已經走了大半,都往北邊的杭天府去了。 他所在的這個村因為地勢很高,所以村民們還有些游移不定。不然,怕是早就和其他村的百姓一起走了。 畢竟故土難離,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背井離鄉? 百姓遷移,這是胡茂深必須得做的。但遷移到何處,如何安置災民,這些都是要考慮之處。 “你再派人去找找,務必要找到錢繪椿。另外派人去府衙看看,找找還有沒有可用的卷宗?!?/br> 胡茂深對錢繪椿的安危倒是不擔心,既然當時已經逃走了,那這會兒多半肯定還活著。 只是他怕錢繪椿被水患一事嚇破了膽,不敢再露面了。 轉念一想,他又叫了人過來。 “你去將錢繪椿的長子還活著的事散播出去,本官不信他聽到這消息,會不露面?!?/br> 錢繪椿一家子也就活了個長子,因為長子會水。府衙當時已經被水泡了大半,那些老弱婦孺不會水,自然存活不下來。 再加上水的沖力,就是年富力強之人想活下來都殊為不易,大多靠的是運氣。 最后錢繪椿好歹還活了個長子,算是沒絕了后。 第八百四十二章 奉承 決堤一事事關重大,按照皇上目前的心思來看,錢繪椿多半會活不成了,他的家人也逃不開干系。 為了存活下來的長子,錢繪椿怎么也得戴罪立功,求皇上開恩饒過長子一命吧? 另一邊終于跨出大山的陳昭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漬,緊了緊懷中之物。他看著前方的大道,不禁狠狠松了口氣。 陳昭此刻渾身沾滿了泥水,只能依稀看得出,他身上這件衣裳原本是一件白色的中衣。 陳昭抿了抿干澀的唇瓣,環顧四周,發現眼前是一片開闊的農田。 這是山的另一邊,這里與長天府那邊截然不同,根本沒有洪災的銀子,陳昭的心中有些難過。 眼前的景象一片祥和,遠遠地還能看見百姓在田間勞作。 洪災奪去了父老鄉親的性命,就連知府大人也因此事自殺謝罪,也不知他的家人到底如何了。 他的心中既悲愴,又忐忑,不知前方在等待他的是什么。 他走了兩步,抬頭看了看天,此時并沒有下雨,天上是灰蒙蒙的。透過云層,他看到了一片曙光。 此刻陳昭心中不由露出了一絲希望,只要活著,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坎兒?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往前方邁去。這兩日沒吃沒喝,他只能在山上撿些野菌和野菜充饑。 若不是他還有些身手,只怕早就葬身野獸之腹了。 腹中饑腸轆轆,口中舌敝唇焦,陳昭打量了一眼自己離最近村子的距離,發現并不遙遠。 他決定還是先去村里要些吃食和水,讓村里的馬車送他去應南府府衙。 剛走了幾步,突然,他看見前方有一輛牛車向自己駛來,雙眼頓時一亮。 ...... “哈哈!賢侄年少有為,如今已經是翰林院的侍讀,本官真是欽佩不已??!” 應南府知府李太行大笑著,將酒杯舉起,與閔峰共飲。 “哪里?李大人謬贊了,下官這著實算不得什么?!遍h峰雖然心里有些得意,但也不能表露出來。 李太行微瞇著眼,接著又恭維道:“賢侄切勿如此謙虛,自入官場起,三年未到,你已經連升兩級,這可是羨煞旁人吶!就是你的那些同年,如今都還在七品上熬著呢!” 李太行嘴上一陣奉承,可心里卻在嘀咕。 若不是有個權傾朝野的首輔大人做老師,就憑你閔峰的能耐,能連升兩級? 朝廷三年一次科舉取仕,各大州府人才濟濟,可不是沒有德才兼備者。 然這些人為何泯然于眾人,未能在其位大放光彩呢?當然是沒有人脈??! 要說科舉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進入官場便是龍爭虎斗,稍不留神,必將萬劫不復。 當然,那些懷才不遇、屢試不第者,連談論這些的資格都沒有。 閔峰出身農戶,家中貧困,在朝中毫無根基。能得夏清看重,并收為關門弟子,這可真是三生有幸了。 李太行其實心里羨慕得緊,要是能靠上夏首輔,那他高升指日可待??! 當年他投靠了靖王,卻因未能給靖王辦妥差事,讓靖王對他十分不滿。 最后那件差事不但沒辦妥,還讓靖王丟了好大的臉面。 從此以后,靖王就對他就多有敷衍,不愿再為他籌謀了。 再說,如今靖王去了封地豐慶府,那就更是斷了聯絡。 他已經有兩年未與靖王一脈的官員有過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