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5
!” 此事關乎到工部,童順敏自然不能任由戴元吉給他們工部潑臟水。 倘若此事查出是工部辦事不力,修繕加固江堤出了差錯,那他這個工部尚書也得受到牽連。 “哼!這可是顯而易見之事,本官可不信江堤會這么快就被沖垮。在這之前,難道長天府的官員就沒有發現絲毫異常?倘若江堤牢固,最開始也是漏水,在坍塌之前一切必有跡可循?!?/br> 戴元吉所言其實有理有據,坍塌得如此之快,那這江堤的質量實在令人堪憂! “戴大人休得妄言,朝廷還未派官員查處此事,大人怎知這江堤不堪一擊?凡事都得講究證據,戴大人身為當朝二品大員,言語竟然如此隨意,真是令本官大開眼界!” 戶部尚書沈仕康不甘落后,戴元吉可是將他們戶部也一并質疑了。 “事情真相如何,兩位大人心中有數……” 顧誠玉看著三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唾沫橫飛。 此刻最重要的還是救災,因為怕擔罪責,這幾位竟然吵了起來。 “本官也認為戴大人無憑無據,就隨口污蔑,極為不妥?!?/br> 夏清也加入了幾人的口舌之爭,殿內很快變得嘈雜,幾位官員也更加激動起來。 一聲悶響突然傳來,顧誠玉立刻向聲音傳來那處看去。 只見一只香爐滾落在了絨毯上,里面的香灰撒得到處都是。 “都給朕閉嘴!”皇上震怒,這群人只知相互推諉,對百姓疾苦絲毫不放在心上。 幾人立即禁聲,不敢多言! “匡兆映,你帶些人手去翻閱卷宗,看當時參與修繕加固江堤的官員有何人?將這些官員連夜拿下,先押入大理寺,容后再做定奪?!?/br> 皇上也不想再聽他們扯皮,先將人抓了,再派人去江南幾個州府巡查江堤。 只要有不妥之處,這些人一個也別想逃脫。 匡兆映心頭一緊,“臣遵旨!” 第八百二十一章 毛遂自薦 童順敏和沈仕康臉色驟變,修繕加固江堤乃是他們工部和戶部經手的,與之相關的官員自然是他們兩部的官員。 下頭那些人的孝敬他們可沒少收,這本來就是慣例,可此刻他們卻覺得十分燙手了。 倘若當真查出江堤有異,他們被訓斥是小,丟官降級也極有可能。 太子眉宇微皺,沈仕康是他舅舅,這戶部與此事干系匪淺,他怕是有些難辦。 “童順敏,你即刻派遣官員前往江南等地巡查,連夜出發?!?/br> 皇上左思右想,覺得派遣工部的官員他還不放心。 “朕會派遣一名欽差大臣總理,再派一名監察御史同行!長天府的錢繪椿竟敢隱瞞不報,朕勢必得追責!” 夏清聞言,面色一緊,隨即眼中兇光一閃而過。 “至于人選,諸位可有好建議?”皇上看了在座的眾人一眼,等著眾人回應。 太子將目光掃過那些朝臣,最后將目光落在顧誠玉身上,他心里有個主意,就是不知父皇會不會應允。 “父皇!江南水災嚴重,兒臣愿為父皇分憂,前往救災!” 皇上聞言看向了太子,老二是個什么意思?親自去江南? 這倒也不是不可以,雖說太子貴為儲君,但他同時也是臣子。 若能讓太子前去,只要辦好了這件差事,那太子在江南還可收些威望,為日后登基做準備。 皇上心里的想法,正是太子此刻心中所想。 太子不是那等大公無私之人,此去江南固然有擔心百姓的原因在,可也有為他自己謀劃的意圖。 “殿下,您身為皇儲,萬萬不可以身試險??!誰知那些州府的江堤還會不會再次被崩塌?”左都御史鄧承弘立即反對道。 顧誠玉對太子毛遂自薦一點也不意外,事情已經發生了,太子現在前往,應該無需擔太大的風險。 即便他處理地不好,那也就是被責罵而已。 可若是處理得好,那就是大功一件,還能收獲百姓的信仰,樹立自己的威信。 而在決堤之前去,那后果就不可估量了。畢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一旦決堤,淹死了百姓,那他這個太子一樣要被皇上申飭。 甚至還要被百官和百姓認為他無能,那這個太子當著也沒了意思。 “此去太過兇險,難道朝中已經無人能用,得讓你這個皇儲頂在前頭?” 皇上有些不悅,說出的話自然也不大動聽。 太子的面色稍稍沉了沉,縱使先前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但被父皇當著官員的面如此申飭,還是有些傷他的顏面。 皇上見太子抿唇不語,也知道自己的語氣有些不妥,連忙又道:“你貴為太子,當以自身安危為重,事關江山社稷,江南只是江山版圖中的一塊而已?!?/br> 皇上這話雖然勸得苦口婆心,但顧誠玉認為有一種欲蓋彌彰之嫌??磥砘噬蠈μ舆€真是忌憚呢! 尤其是現在太子表露出他的能耐之后,皇上比之前更為防備了。 顧誠玉眼觀鼻鼻觀心,他是不可能去自薦的,這樣不免就落了下乘。 在憂心百姓的同時,他也不能放棄為自己謀利。 退一萬步講,只有身處高位,才能更好地為百姓謀利。當然,這是冠冕堂皇的說法。 說句實在話,就是他想升官發財,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他有信心,皇上最后一定會派他去江南的,畢竟他剛才的表現皇上也看在眼里。 即便不是現在,事后也一定會的。 皇上見顧誠玉面色淡然,如老僧入定,就知道這是又拿上喬了。 可偏偏顧誠玉就是有這樣的底氣,每次他交代的事顧誠玉都能完成。 試問朝中,誰有這樣的能耐? 今兒皇上對朝中那些大臣十分不滿,朝廷的俸祿將他們一個個都養得腦滿肥腸,可他們卻連他交代的事兒都辦不好。 皇上將朝中能用的人都在心里過了一遍,他悲催地發現,他對每個人都不滿意。 這偌大的朝堂,除了顧誠玉竟然沒有一個合他心意了嗎? 皇上不死心,將新晉的官員又仔細回想了一番,他突然想到了夏清的弟子閔峰。 夏清之前不是一直在他面前夸下???,說弟子閔峰能耐非凡,請他給閔峰多些機會嗎? 他還了解到之前夏清給吏部遞了信兒,閔峰如今已經是正六品的侍讀了。 兩年之內連升兩級,倘若不是因為閔峰有這個當首輔的老師,這絕對是不可能之事。 當然,顧誠玉絕對是個例外。顧誠玉的品級提升如此之快,靠的都是他自身的政績。 只是個正六品,皇上也不好太駁了夏清的面子。對于此事,當時他只是稍稍提了幾句,讓夏清做到心中有數。 說到閔峰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