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6
了族中十畝地,雖說是免稅的,可地不多,能剩下的銀錢就少了。 后來他考上舉人這才有了三十畝地,滿打滿算到今年,族中的銀子不超過一百兩。 那建族學的宅院說不定還不夠,既然要建,那就索性建個大點的。至于材質,那自然非磚瓦房莫屬。 看來八十畝地還是少了些,族中的孩子不少,還基本隔兩年就會有新生兒。這里可沒什么避孕的措施,一對夫妻生上七八個都不算稀奇。 越往后每年讀書的花費就越多,那等買地的時候還是給族中湊上一百畝吧! 倒不是顧誠玉舍不得銀子,不想給族中多添一些。他是怕將族人養得越來越貪婪。他一直沒得過族中的恩惠,相反他對族中的幫助倒是不少。 可不要說族人立牌坊每家都出了銀子,其實這里頭顧家一直出的是大頭。且之后顧誠玉還會送相等的禮過去,絕不會讓大家吃虧。 再說這牌坊帶來的好處也不是他一個人享受的,受益最多的還是族里。 若是將這些人的胃口養大了,將他給族里的幫助變得理所當然,那日后肯定要生出不少是非。 將銀錢算計過后,他怕顧大伯舍不得建磚瓦房,因此就將話說到了明面上。 “大伯!族學的宅院要用磚瓦,可別用泥磚。族學是體現咱們顧氏崛起的證明之一,這次的事可得辦敞亮了?!?/br> “??!那可要不老少銀子?!鳖櫞蟛疀]想讓顧誠玉真的全出了,畢竟族學是族中的子弟上的,他心里也有數。 幾年前那糧種的事他確實做的不對,長青家能得到這么好的糧種那是他自己家的能耐,他憑什么讓長青家免費幫村里換糧種? 那可是不老少銀子,損失的是自家弟弟。他當時新官上任,難免有些心浮氣躁,一門心思將做出成績來,差點傷了兩家的和氣。 須知他這個里正的位子還是靠著小寶才得來的,他當了里正轉身就來算計自家兄弟,確實讓人心寒。 后來他當了里正半年,自己就想通了。只是拉不下臉來說這件事,不過心里一直記得老三家這些年對自己的照顧。 顧誠玉點點頭,“別怕花銀子,都是為了娃們著想。我說過,不夠的來找我。族學辦起來,可是能代代傳下去的?!?/br> 這就是前世那句話了,再窮不能窮教育。 顧大伯他們也知道顧誠玉說得在理,顧大伯頷首,“那若是族中的銀子不夠,我就去族里各家各戶湊湊,反正日后得好處的也是他們。實在不夠再找你,免得你拿銀子習慣了,族里全都指著你?!?/br> 顧誠玉聽了這話有些詫異,他看了顧大伯一眼,對顧大伯這么明顯的轉變有些意外。 不過到底沒就此事再說什么,作為族長本就要處事公正,不然怕是難以服眾。 “那就勞大伯費心了,辦宴席的事還得大伯幫襯著才成?!边@樣的顧大伯一心為族里著想,值得顧誠玉尊重。 “咳!小寶,你看你二伯和二伯娘住在哪兒?不若將旁邊的耳房收拾出來?” 顧老爹見兩人談完正事,這才提起顧長柏應該住哪間屋子的問題。 說實話,旁邊的耳房屋子不大,住兩人倒也不顯得擁擠,只是這么多年沒見,雙方都有了一絲陌生之感。 立刻就湊在一起住,他也有些不習慣。 顧誠玉想了想,前院倒是有間客房,可是讓兩人去住明顯不妥當,來往的村民們知道了會對此事有看法。 前院就是與主家關系一般或者是單個的男客住,他們還有二伯娘劉氏,倒是不能住了,免得讓人在背后說三道四。 耳房也肯定不行,住得這么近,他們全家都不自在,他想和爹娘說話也不方便。即便墻體能隔音,可若是顧長柏他們沒規矩,隨意地進出正房,那簡直要令人惡心死。 顧長柏看了沉默的顧誠玉和面上露出一點為難之色的三弟一眼,他心下微沉,這難道是不歡迎他住進來? 顧誠玉可能對他有些個意見,畢竟之前因為大孫女的事兩人之間鬧得不愉快,可老三為何也是這般想法?難道真的看不起他這個二哥? 顧長柏還不知道顧誠玉已經猜到他的用意,并且已經從顧萬芳那里得到取證,滿腦子以為自己的算盤顧誠玉還不知道。就是有懷疑,那也沒證據。 畢竟應南府那邊都是安排好了的,那人還找了個病死的孩童做了替身。他看了,那滿臉流膿的樣子,就連他也看不清面容。 “旁邊的耳房不是一直是大姐一家回來住的嗎?等我這次辦宴席,大姐應該會回來的?!?/br> 第五百五十三章 癡情種 顧誠玉想著還是大哥家的屋子打開一間,讓兩人住進去得了。 顧長柏壓下心中的火氣,“若是三弟家不方便,那就算了,我去大哥家住就是?!?/br> 這話說得顧老爹瞬間漲紅了臉,這話不是在打他的臉嗎? 二哥從大老遠的趕過來,已經到了家里,他要是將他趕去大哥家,那豈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二哥說的哪里話?你這么說弟弟都快無地自容了。你放心,家里肯定有住處,咱們還是擠得下的?!?/br> 聽了這話,顧長柏的臉色才緩和下來。若是真被三弟給趕出家門,再到大哥家投宿,那他的臉都丟盡了。 當時大哥可是問過他的,他直接決絕了,再上去大哥家,大哥會怎么想?那些看熱鬧的村里人會怎么想? 顧誠玉正要說將大哥的屋子開一間,誰想外頭就傳來了顧誠禮的聲音。 “小寶!”顧誠禮剛才被一些族人給攔在了外頭,里頭這么多人,他也就沒擠進去。 這會兒沒人了,他正好來看看顧誠玉。小寶回來了,那侄子侄女還是要來見見的,他剛才是回去叫家里人了。 顧誠玉轉身一看,發現顧誠禮一家子都來了。 “大哥!大嫂!”顧誠玉喊了一聲,打量了一眼站在后頭的兩兄妹和一名抱著小娃的少婦。 大郎已經娶了妻,李氏也是莊戶人家的閨女,就是離上嶺村不遠的村子下桑村的。 家里兄弟多,足有六個,因此日子過得苦可以想象。 媒婆說的時候顧誠禮夫婦是不愿意的,因為李家還有兩個兄弟沒成親。 不過大郎頭一次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同意了這門親事。 大嫂方氏也不是這么不通情達理的人,既然大郎自己中意,那也只能同意了。 至于大郎為何會同意,有沒有見過李氏,那就不得而知了。顧誠玉之前回來的時候看見過李氏,是個清秀的婦人。 其實也很好理解,誰家兒郎不知慕少艾?李氏家中兄弟多,田地里的活計都有家中的兄弟做。 她只在家里做家事,養得自然比別的女孩子白凈些,大郎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