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6
。 可半路冒出個元青,他只是個草根。卻拉起了一些人跟著他打江山。他十分驍勇善戰,沒過上一年,就奪下了許多城池,割地為王,與朝廷徹底對立了起來。無視朝廷的招安,他一心想自己坐上皇位。 戰爭導致百姓流連失所,死傷無數,有的地方百姓大多都背井離鄉。那些田地無人打理,上面長滿了雜草。 顧誠玉不用想也知道,當時的百姓們肯定是怨聲載道。他們本來安寧的日子被打破,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要認為打仗和百姓扯不上關系,那些打仗的糧草和所需銀錢從何而來? 朝廷需要銀子和糧草,叛軍也需要銀子和糧草。他們都是加大了田稅和人丁稅,才得來了這些。打仗肯定還需要士兵,這又是從每家每戶中挑選出來的壯丁。 壯丁都是家里的頂梁柱,被拉去打仗,家里一家老小如何過活?再說戰爭的殘酷不消言說,死傷的士兵不知凡幾。有些壯丁都是一去不復返,朝廷正值為危亂時刻,根本不會出撫恤銀。 這樣的亂世持續了七年,終于被元青勝了,他成功了開創了青朝。剛建立王朝的時候,百廢待興,自然免除了之前的苛捐雜稅,讓百姓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以前的生活。 可是百姓心中能不怨憤嗎?他們本來的日子過得十分安逸,卻被元青發動的戰爭給破壞了。他們可不管誰做皇帝,只要這皇帝能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雖然后來朝廷休養生息了好些年,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回不到從前那般豐衣足食。且那些年朝廷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就連邊遠的小國都插上一腳。 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元青竟然也能坐穩皇帝的寶座,顧誠玉對他還是有些佩服的。 雖然其中隱患肯定不少,可是至少元青在位的三十來年,還能夠壓制得住。 從書籍中記載的言行,顧誠玉能發現一些偶爾冒出的現代詞匯,還有元青的一些習性,都透著一股nongnong的現代氣息。不過,他之前的職業似乎與武術有關,顧誠玉猜是雇傭兵一類,身手很好。 只可惜對農業或工業上并沒有發展,由此可見這些對他來說并不擅長。唯獨創建了館閣體,算是為科舉改了革吧! 元青自身對這些并不懂,可前期的時候,也算知人善用。等坐穩了寶座,就開恩科取士,網羅了不少良才,為他效命。 當時的讀書人莫不歡欣鼓舞,因為考試的人數放得很寬,這是他們鯉魚躍龍門的最佳時機。 只可惜后來元青沉迷于女色,以至于身子被掏空了。生了那么多皇子,自然都對皇位虎視眈眈。最后引發了儲位之爭,卻被當時的趙姓世家鉆了空子。 最后,這位穿越同仁創立的王朝,僅僅只有三十二年,就分崩離析了。 顧誠玉又翻閱了一些書籍,了解了本朝的一些大致隱患。最大的隱患自不用說,那就是國庫空虛。原先元青發動戰爭之時,國庫就已經見了底。再后來雖然休養生息,但是國庫仍不充盈。 后來大衍朝建立,一樣是百廢待興。再加上守衛邊境的士兵需要大量的糧草和銀錢,大興時不時地扣邊,太過分的時候,大衍朝只能選擇應戰。 內有國庫空虛,外有韃子扣邊,簡直是內外交困。這還只是國庫空虛的問題,慧明帝這些年身子不適,會試改為了三年一次,良才充實得少,再加上夏首輔權傾朝野,朝堂之上就快變成了他的一言堂,這是另一隱患。 顧誠玉能夠猜到皇上的用意,當年先皇推翻青朝之時,那些世家都出了不少力。因此在登基之后,大肆封賞有功之臣,有些爵位不但是世襲罔替,還賜了丹書鐵券。 世家權勢日益壯大,先皇駕崩之前給慧明帝留下了這副爛攤子。這些世家只要不是通敵賣國的大罪,根本動不得??苫勖鞯廴羰遣粍铀麄?,就得被架空皇權。 既然動不得,那就只能扶持一些新貴與之抗衡,慢慢斬殺世家的黨羽,削弱他們的勢力。對于會試改為三年一次,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科舉的主力軍從來不是寒門學子,那些世家子繼承不了爵位的,大多都會選擇科舉入仕。將時間延長,也能有效減少世家后輩充盈朝堂。 慧明帝的大半輩子都在與那些世家斗,要說為何扶持夏清,那就與夏清的個人能力有關了。夏清若是生在亂世,那就是一位梟雄。他有才干是一個,更有一點是他老師所不具備的,那就是陰險狡詐。 咳!朝堂之上光用陽謀怎么能成?那得陽謀陰謀一起上。而他老師生性正直,為人光明磊落,自是不屑于這些的,所以只能給夏清讓了位。 皇帝怎么可能只因為老師勸他不要沉迷于煉丹,就同意了老師辭官?所以慧明帝的許多言辭和舉動,背后都飽含深意。 第三百八十九章 等待時機 顧誠玉的猜測,世家已經被削弱的差不多了。那些世家子侄后輩有才能的不多,大多就已經顯現出了頹相。這里頭有沒有慧明帝的手筆,顧誠玉不知道。這些是世家中有沒有大智若愚、韜光養晦的人,顧誠玉也更不知曉。 他只要知道夏清的權勢已經讓皇上開始忌憚了,現在皇上肯定要重新扶持一名與夏清抗衡的官員或世家,這不就是他往上爬的最好時機嗎? 顧誠玉覺得之前皇上對他還算滿意,這么一分析,他心里也不由得浮躁起來。他強壓下心中的浮躁,深吸了一口氣。不能浮躁,再等等,再等幾日。若皇上還是想不起他,那他就得想法子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讓張亥消除對他的成見,只要得了張亥的重用,那他被皇上注意到的機會更大些。否則,就像現在這般,待在這昏暗的文華閣整理書籍,誰還能想得起他? 顧誠玉心里打定了主意,這才將手中的一本書籍放回原處。 “大人!按照您的方法,今兒就能整理完畢了?!备实浼粗呀洘ㄈ灰恍碌臅?,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嗯!這幾日大家都辛苦了,今兒我讓下人多帶了些飯菜過來,算是好好犒勞大家一番?!鳖櫿\玉笑著對三人說道。 其實整理書籍最辛苦的還要屬這三人,搬上搬下十分費力。顧誠玉只是耍耍嘴皮子,寫點便簽就成。 顧誠玉今日請客,也是因為最近幾日這三人著實辛苦,還因為這里的書籍已經整理完畢,得讓甘典籍報上去才成。若是甘典籍一直拖著不報,那豈不是要讓他在這文華閣待到懷疑人生? 雖然文華閣書籍不少,有許多書籍顧誠玉也十分感興趣??墒?,長年累月地待在這里,那心情自然就美好不起來了。 這段時日的晌午飯,顧誠玉一般都是留在文華閣吃的,不回他的辦公處。因此,甘典籍他們聽到顧誠玉要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