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0
直接撩開簾子跳下了車。 段奶奶被李寶君扶著站起來:“你們怎么來了?” “娘,我們可是來道喜的?!?/br> 黃五轉身將段姑姑從車上扶下來,嘴上也不停:“青恩考上狀元啦??!” “狀元??。?!” 段奶奶眼睛一下子就睜大了。 就算是以前段青恩沒念書的時候,她也是知道狀元的,畢竟那些戲本子里面,以狀元郎為男主的人可真不少。 同樣是一甲,榜眼和探花對于百姓來說存在感就比較弱了,反正只聽說說狀元是男主,還真沒聽說過榜眼跟探花能當上男主的。 段奶奶簡直以為自己在做夢,“我乖孫孫,考上狀元啦?你不是哄我吧?” “娘,看你說什么呢,我吃飽了沒事干來哄你做什么?!?/br> 黃五不遺余力的吹噓著自己:“自從青恩去了京城以后啊,我可就時不時的在縣里打聽著呢,今兒一打聽到我就回來了,你可就放心吧,真的是狀元,縣令大人手底下的官爺親口說的?!?/br> 段姑姑也幫著道:“是啊娘,真的是狀元,我們套車的時候,那去打聽的伙計還說,說是馬家公子和張家的公子也都考中了,還有一個是探花呢?!?/br> 黃五接上:“現在縣令大人正在給他們兩家道喜,咱們家離的遠,所以就最后一個來,您且安心等著,一會啊,縣令大人就敲鑼打鼓的來了?!?/br> “縣令大人還會來……”段奶奶是著實被震到了。 就算段青恩之前給她科普過縣令其實是個很小的官,如果他想要當也可以去當,但對于做了大半輩子小老百姓的老人家來說,縣令對于他們來說還是一個大官。 “那我、那我現在要做什么?那可是縣令大人啊,我見了他我要說什么?” 見段奶奶慌慌張張的,李寶君連忙把她扶住了,相貌漂亮氣質溫和的女孩輕聲安撫:“奶,您先別怕,縣令肯定是要到我們家去的,我們現在先回去,再把家里都叫上,免得一會大人來了家里有人在外面?!?/br> “可那可是縣令大人啊,我、我們家就是個鄉下種地的,青恩也不在家,這一會見了面可要怎么弄……” 李寶君耐心的勸著慌慌張張又高興的段奶奶:“不如這樣,我們先回去,前陣子我不是剛給您做了一件新衣裳嗎?這么大喜的日子換上剛剛好,還有爺爺也是,咱們家都換上新衣裳,在縣令大人面前也不失禮,別的事您也別cao心了,縣令大人也就是來道喜的,又不是要來我們家拿人,再說了,還有姑姑姑父在呢,他們長期在縣里,比我們要見的世面多,他們既然來了,自然能幫著照看?!?/br> 說完了,十七歲的姑娘笑著看向黃五兩人;“一會就勞煩姑姑姑父了?!?/br> “不勞煩,不勞煩,這是多大的喜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br> “爹娘他們還在地里,我去地里交人,姑姑姑父先帶奶奶回去吧?!?/br> 黃五應下,段姑姑連忙上前扶住了母親。 李寶君又行了個禮,這才轉身去了地里的方向。 黃五扭頭看了她的背影好幾眼。 可能是因為李寶君從小就被段青恩教導的關系,他總覺得這個未來侄媳婦跟段青恩這個大侄子一樣,從里到外都和他們鄉下人不一樣。 怎么說呢,就是身上那股勁,有點從容,也有點優雅,好像不管出了什么事都不慌不亂的能處理好了。 因為段青恩七歲時的cao作,黃五到現在都有點怕這個侄子。 眼看著李寶君越長越大,他居然連這個未來侄媳婦也開始有點怕了。 這可能就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吧。 *** 李寶君其實完全沒有黃五想的那么從容。 只是當時段奶奶有點慌,又高興的摸不著邊,她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先安慰住老人而已。 隨著方才黃五說的話引起的村人駐足,整個村子里都炸了鍋,你傳我我傳你,還有一些人得了這個消息,一溜小跑的就跑去自家人那,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這可是狀元?。。?! 狀元??! 他們村子里的??! 有知道消息的村人要是看見路過的李寶君了,就連忙湊上來緊張兮兮的問:“君君啊,說是青恩考上狀元了,是不是真的?” 李寶君點點頭:“姑父是這么說的?!?/br> “這可是狀元啊,真是恭喜你了,以后你就是狀元娘子了?!?/br> 對這種話,李寶君都是淺笑道謝。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恭喜她的。 村里人大多大字不識,接觸外面知識不是靠著別人一傳十十傳百,就是靠著每年來村里唱戲一次的戲文。 這些戲文里,有書生上京趕考途中借宿人家姑娘家里,結果跟姑娘有了情分,兩人約定好了等到書生考完就回來迎娶,結果姑娘家中不同意,覺得他是個窮書生。 書生一走,姑娘家里就逼著她嫁人,不嫁人就趕出家門,姑娘為了等書生真的被趕出了家門,吃了好多苦,受了好多罪,最后書生考上狀元回來迎娶打臉姑娘家人等等等等。 只是這些戲文里,一般能夠被狀元迎娶的都是大家小姐,兩人認識時也大多是書生貧困時,如李寶君這樣的,一般在戲文里都是被拋棄,然后書生另娶公主,最后被發現然后咔嚓砍頭。 村里人沒文化,自然有人把這些都當了真。 一邊說著村里出了個狀元以后他們村就多好多好,走出去了人家也要看在段青恩的面子上對他們好,一邊又嘀咕段青恩現在都是狀元,都要當官了,還會不會娶李寶君。 段青恩長得又好,性子也好,人又有學問,還是狀元,這樣好的人,萬一皇上真的看中他,讓他娶公主呢。 沒人覺得在公主和李寶君之間段青恩會選李寶君,從小一起長大的怎么了,李寶君雖然在村里看著比其他女孩優秀太多,但比起公主還是差遠了。 何況她還是段家買回來的童養媳,從小養大,能沒吃苦沒受罪被養成這個水靈靈的樣子就算是對她仁至義盡了,就算是段青恩不娶她,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村里人也會覺得理解。 李寶君一路走來,雖然那些正在談論這些話的人會在見到她之后快速收聲,但她也零零碎碎的聽到了一些。 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就算是她平常再怎么堅強,也還是會忍不住在自己在乎的人好事面前患得患失。 但她難過不起來。 心底一冒出酸澀,李寶君就想起了她和段青恩小時候一起看戲文的時候,年紀還很小的段青恩一本正經的反駁著這些不靠譜的戲文。 駙馬是不被允許參與政事的,于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嫁人人選一般都是高門大戶里的嫡次子之類的。 選窮書生什么的,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