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唐煜久久不能入睡,半晌長嘆一聲。 罷了,罷了,上輩子沒能贏下來,這輩子重來一次又有什么趣呢?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富貴閑人日子,他只需后退一步就能握到手心,既然這樣,不如算了吧。 想清楚了這些,唐煜如同卸下了一副扛了兩輩子的重擔,身心頓覺輕松許多。 對于未來的日子,唐煜并不擔心,身為中宮皇后所出的嫡子,太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地位是天生的尊貴。即使父皇對他態度冷淡,但他跟未來的皇帝感情好啊,更妙的是,他由于不得父皇喜愛,對太子位置的威脅就無比的小,縱使皇兄登臨九五至尊之位日久,兄弟之情逐漸淡去,亦不會視他為威脅。 想到做到,唐煜決定即刻開始享受閑王的日子。不上進的話父皇最多訓斥幾句,太過上進的話反而愁人,他準備做個體貼父親心情的好兒子。 當然,為了父皇駕崩后的日子著想,皇兄的面子是要盡量給的。除此之外,幫他避免這場墜馬的禍事也是應有之義。畢竟太子的位置越穩固,他閑王的未來越有保障,不會被別有用心的朝臣們扯著虎皮拉大旗而被迫跟太子對立。 ………… 參加秋獵的貴人及隨從足有千人之多,這還沒算上護衛慶元帝的禁軍,浩浩蕩蕩的人馬趕到了南苑獵場,先設下行營,立下帳篷。一時間,營地里喧鬧無比,不時有錦袍男子打馬呼哨而過,帽子上插著的長長的野雉尾羽一晃一晃,牽狗駕鷹的侍從隨處皆是。 決定好日后的道路,唐煜頗有些自暴自棄的架勢,連在慶元帝面前應個卯都懶得去。他嫌營地里鬧騰,趁狩獵未正式開始,找了個給何皇后問安的由頭躲了出去。 以皇后為首的后宮妃嬪們正在各處圍起來的帷幕里休息。唐煜才走進皇后所在的帷帳,就險些跟人撞個滿懷。 “我的好meimei,跑這么急做什么?!碧旗象@魂未定地后退半步。 十公主唐煙已經換上了一身翻領窄袖的火紅胡服,左手舉著一根瑪瑙為柄珠玉作飾的金絲馬鞭,揮舞得咧咧生風,清麗動人的臉龐上是掩飾不住的雀躍:“當然是出去騎馬啊?!?/br> 跟隨慶元帝而來的女眷不是有一定位分的后宮妃嬪就是宗室貴女,她們地位高貴,自然不用成天拘束在一處。 唐煜道:“外面正亂著呢,你且等等吧?!?/br> “煙兒,聽你五哥的,陪母后再坐坐?!币粋€輕柔動聽的女聲響起。 唐煜向坐在帷帳正中的女子行禮:“母后?!?/br> 何皇后頷首,示意兒女們落座。她出身不顯卻能多年寵愛不衰乃至誕下三子一女,容貌自然是極美的,眉如遠山目似秋水,舉止端莊文雅,即使是三十來歲的年紀,亦稱得上一句有傾國之色。 何皇后并未換上便于行動的騎裝,依舊梳著望仙髻,月白盤金如意云紋的大衫配上蓮青色繡寶相花的鳳華裙,愈發顯得風姿綽約,飄逸出塵。 唐煜素來知道母親跟自己一樣不愛游獵之事,所以對何皇后的裝扮并不感到奇怪,不然他也不會躲到這里了。 “五哥,你這次能獵到多少獵物? “父皇會不會射到老虎???” “抓到小狐貍的話,能給我留一只活的嗎?我一直想養,宮里卻沒有,顏色最好是火紅色的!” 唐煙按捺不住想出去撒歡的想法,奈何在椅子上挪來挪去不符合公主儀態的要求,只能連珠炮般地向唐煜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唐煜回應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她提問題的速度。 “……我這次跟著三哥的人馬走,如果能找到活的狐貍就給你帶一只?!碧旗险f。 何皇后娥眉微蹙:“別聽你meimei的,狐貍野性未訓愛咬人,而且氣味不好,宮里如何能養。給她帶只兔子回來吧?!?/br> 她心里則納罕著,大周重武,秋獵是貴戚子弟在皇帝面前展露才華的重要場合,皇子們亦不例外。她生的次子長于文才,武藝方面遜色于長子不少,單領一隊人進山,侍衛還能幫他做點手腳多獵點獵物,在御前增添幾分夸耀的資本。跟著長子的話,誰會在太子面前幫他作弊呢?不過次子外面看著溫順,內里自有主見,她倒不好多說什么。 唐煙撇了撇嘴:“兔子什么的,宮里有的是,我就想要宮里沒有的啊?!?/br> 何皇后微笑著搖了搖頭,堅決不答應。 唐煜是心細之人,不會錯過先前何皇后面上一閃而過的詫異神色,但他知道以母后謹慎的性情是不會多說些什么的。 自身“不爭”的態度展現得越早方越有說服力,再晚些就無人相信了,另外,他對當年皇兄墜馬之事的來龍去脈不甚了解,只隱約聽說是有jian人在皇兄騎的馬身上做了手腳。 沒待多久,有唐煜身邊的侍衛來向他報信,時辰已到,他這個五皇子得去慶元帝那里露個面。, 汗血寶馬 從皇宮到南苑圍場需要將近一天的時光,因此正式的秋獵第二日才開始。 鼓樂聲奏響,一名披甲將領出列,向眾人宣讀。 大部隊出發前,有被征召的民夫來到南苑獵場平整道路,在各處插好代表不同涵義的旗幟以示方位。如今,慶元帝立身在最大的一面玄色繡九條金龍的旗幟下方。 慶元帝年近半百,眉眼間有不少與太子唐烽肖似之處,可惜近年來沉溺于酒色之中,不復年輕時的英武,體態大腹便便,壓得他□□西域進貢的汗血寶馬都快陷入土里去了。 鼓樂聲停止,慶元帝一拉韁繩策馬向前,眾人緊跟其后。 漫天旗幟招展,禁軍早在南苑的各個要緊關口處布下人馬,收到旗語指令后,連忙將事先安排下的獵物們魚貫放出,然后從三個方向合圍,將獵物們向刻意留下的東邊缺口驅趕——那正是慶元帝等人所在的方位。 一群獐子慌忙跑過,慶元帝勒住韁繩,雙眼精光大作,從箭筒里取出一只雕翎白羽箭,彎弓如滿月,箭如流星般劃過長空,正中一只。 獐子哀鳴一聲,軟軟地倒在地上,同類靈巧地躍過它的身體向遠方逃去。 圍場中歡聲雷動,驚起一群群飛鳥。 在禁軍的刻意引導下,慶元帝穿梭在一批批被驅趕出來的走獸中,收獲頗豐,興頭上來了便想玩些新鮮花樣,恰好有一只野豕從林間冒出,慌不擇路地跑到他附近。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