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身為有實在封地的公主,玉珂自然也是有公主府的。 五公主府不出意外地,也是所有公主府里最豪華,位置最好的一座。 成親后,宋城陪同公主去宋宅會親。 宋家老老小小,那都是膽戰心驚的,生怕惹到了這位羅剎公主。 崔氏甚至心想,她大兒子在婚姻上頭怕是不能好了。 才走了位刁蠻郡主,又來了個兇殘公主。 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兒??? 會親那天,她是憋足了勁兒,想要討好公主,生怕公主一個不爽就要發作。 哪想到,公主雖然不怒自威,貴氣逼人,可卻是微笑親和,禮數周到,舉止跟尋常的新嫁娘沒啥不一樣的。 甚至還給她和宋父行了禮。 好么,嚇得她差點要跳起來啊…… 一直到將公主和宋城送出宋宅,望著新婦送給翁姑的貴重好禮,崔氏還有點恍惚。 這就算過關了? 忽然有種逃過一劫,還白得了幾十萬倆的感覺啊。 宋二,宋三兩房人聽說宋城安安生生地娶了公主,而且也沒鬧出血濺洞房的大八卦來。 那小心思就來了。 五公主可是實權公主??! 太后身邊的紅人,圣上最倚重的公主,威名遠揚朝內外。 那絕對是跺跺腳,京城地面都要抖一抖的人物啊。 二房三房的子侄想要謀個出身,對于公主來說,那還不是動動手指的事情? 于是二房三房就謀劃著想要再搬回來。 崔氏就攤攤手,“聽說五公主那是性烈如火,嫉惡如仇的,眼里不容半點沙子,若是碰到讓她不快的,手段狠辣得緊……我可是聽說你家的宋云,宋杰都不學好,跟著市面上的小混混們,偷雞摸狗不干好事,若是教公主知道……” 崔氏話還沒說完,兩房人就都打了退堂鼓。 權勢雖好,也要有命享了,溜了溜了。 沒到半年,就傳出五公主有孕的消息。 崔氏喜得克服了對五公主的恐懼,帶著各種禮物上公主府去探望。 看到宋城那滿打從心底里洋溢著的歡喜,她這顆心啊,就算是放下了。 不容易啊,別人家的小孫子都三五成群了。 她家大兒子這都二十大幾的人了,才盼來頭生子??! 等到長孫降世,崔氏還是略有失望的。 五公主生了個女兒。 不過一生下來,就被封成了郡主,貴女里頭能超過她的也沒幾個了。 崔氏還盼著五公主再生呢,卻沒想到,邊關再起波折,北蠻滅國了,又有一伙西狄露了頭。 五公主就直接上表,稱自己愿意為父皇鎮守邊疆。 然后,崔氏的大兒子,小孫女,一家人就都去了邊疆。 也得虧崔氏的小兒子宋垣在大哥的嚴厲管束下,倒是有了些成績,考中了秀才,也到了該議親的時候了。 宋城為自家小弟張羅了幾個相親的對象之后,給崔氏找了好些個事情做,這才全家一起去守邊疆去了。 崔氏給小兒子定了親,又聽到大兒子在邊疆立功的消息。 小兒子中舉了,成親了。 大兒子又立功了,封爵了。 宋家再度搬進了國公府……終于重振了家聲,不再是破落戶了。 小兒子的媳婦是個不錯的,賢淑孝順,又好生養,一連給生了兩兒兩女,小娃娃們滿府躥。 光是看孫子孫女,崔氏每日都忙得不行。 只是還略有些遺憾。 宋城和五公主,只有一個女兒,竟是再沒生養。 她雖然是婆婆,也沒那膽催公主。 別人家的媳婦也就是鬧鬧氣,這位可是滅過國的女人! 只好把大孫女當成孫子看。 不管怎么樣吧,總是姓宋的血脈不是,比那外人強! 而當初那刁蠻的郡主,再嫁了以后,跟夫婿倒也還行,只是一直想要再生一個,卻怎么都懷不上。 去求了各路名醫,都沒有效果。 后來還是玉鸞郡主夫家因為一樁貪污案事敗,被抄了家,因這事玉鸞郡主也插了一腳,因此也被奪了郡主封號,只能帶著兒子住回了娘家恪王府。 但這會已經是新皇即位,恪王也在三年前沒了,現在的恪王是玉鸞郡主的異母兄弟。對玉鸞郡主不過是個面子情罷了。 所以玉鸞這會兒,也算是宗女里的破落戶了。 才有傳言出來,說玉鸞郡主之所以不孕,是因為當初頭生子時,吃的保胎藥過多,胎兒過大,傷了母體,這才會生不了的。 明眼人一聽就知道了。 當年玉鸞郡主跟宋城成親就傳出喜訊,十月生子,本來時間就趕得緊。 吃那么多的保胎藥做啥? 是不是為了遮掩時間? 而現任定國公的宋城雖然奔四的人了,只有一女,也沒有半點想要認回玉鸞郡主之子的意思,聽聞早年玉鸞生子之后,宋國公那是一眼都沒瞧過,更不用說起名上族譜了。 所以說,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呼之欲出??! 這些傳聞讓玉鸞郡主的第二任夫婿羞憤難當,天天買醉,結果失足落進了護城河。 玉鸞郡主又恢復了單身。 新任恪王妃和老王妃那是婆媳一心,想要把這人再給嫁出去。 但一個沒有封號,丑聞一堆,不能生養,還帶著個不太明白的拖油瓶兒子的中年女子,誰樂意娶呢? 玉婳公主的命比玉鸞郡主要好一些。 貴妃一系慘敗之后,玉婳公主也老實了許多。 什么宴會之類出風頭的場合,玉婳是再也不去了。 不過即使這樣,她的夫家對她的態度,也開始微妙起來。 玉婳先是生了一個女兒。 后來為了鞏固地位,不讓駙馬有納妾的借口,又想方設法地生兒子。 結果努力多年,一直到了新皇即位,才懷上第二胎。 可惜,先前雖然貴妃一系慘敗,但在位的還是玉婳的父皇,再怎么樣她還是公主,地位也落不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