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1
就可以看到評論啦,這兩天好安靜啊。。。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m.. 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5文藝青年(25)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宋城的目標很遠大,想要搶先造出第一臺國內個人電腦。 但以他們現在的實力,只能是從簡單的開始。 游戲機, 學習機, mp3……最后是個人電腦。 真正要造電腦, 那牽涉到的零部件, 各種外設,可就太多了。 別說在現在這個時代了,就是在宋城那個全球化的時代,有些國外生產的部件, 國內還沒法一下子找到替代品呢。一打貿易戰,國外就搞限制, 弄得國內相當被動就不提了。 宋城和原歌兩夫妻,用了大約十年的時間。 這中間,兩口子靠著一招鮮掙來的各種快錢,幾乎全投到了研發電腦的無底洞上頭了。 宋家的居住條件,一直就是珠城市某老舊小區的普通小洋樓。 這小洋樓原本是分給老教授的,但后來老教授的孩子都出了國, 把老教授也給接走了, 這個房子就被原歌給買了下來。 十年里, 這就是兩口子的唯一房產。 至于車子倒是也有一輛,看著低調又普通的進口車。 跟這些年暴發起來的土豪老板們完全不能相比。 可以說,這是兩口子穿越了幾個世界,過得最寒酸的一世了。 但兩個人卻每天都神采熠熠, 有一種暗挫挫憋著個大招,就等驚爆世人眼球的感覺。 一輛運貨車停在校園門口,這輛車的車廂包得嚴嚴實實的,押車的還是三個壯漢,一看就是上過戰場退下來的硬角色,這就讓走過路過的學生們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是什么寶貝??? 他們的學校是國家的重點王牌,所以經常會有一些世界尖端的儀器和設備送進各個實驗室。 這回的又是哪個系的呢? 劉教授帶著兩個研究生匆匆地趕來,看到順利到達的運貨車,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趕緊給運貨車辦理了進校園的手續,指揮著車子開到計算機系的實驗樓前,又親自帶著人把車廂后的大箱子給哼哧哼哧地抬到了三樓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可以說是全系最高級別的,只有劉教授和他信任的幾個學生才有資格進去做實驗。當然了,好多實驗成果也是在這里出的。 “老師,這個就是美國新出的微機?” “果然是微機啊,兩個箱子就裝下了。兩個人都能抬著走……” “這一款微型計算機,它的功能不知道怎么樣啊……小型機能做的運算,不知道能不能用在這上頭……” “老師,你之前讓我看的資料,我都看了好幾遍,那些命令行我都記住了?!?/br> “嗯,記住就好。據說這個微機雖然個頭小巧,一張桌子就能擺得下,但是性能也很厲害……雖然四年前就已經出品了,但是對我國是禁運的。好不容易這一款今年能解禁了,我就聯系了在國外的朋友買到了,就這還波折重重,在國外出海關的時候就被扣下了,還是我又托朋友打點關系,前后又多花了三個月,這才運回國內啊……大家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愛護,這個加起來可是花了三十幾萬塊呢?!?/br> 正圍著這個新家伙觀摩的小伙子們都咋舌不已。 三十萬??! 這年頭普通人能掙到一萬塊都是萬元戶,要上新聞的。 這嬌貴的家伙要是出了什么毛病,真是賣了他們也買不起的! 但看著那帶著圖文的英文說明書,這個微機的功能真是太方便啦! 都不用打孔紙帶,只要輸入命令行,就可以執行cao作,還能用語言寫成批處理程序,應用各種算法……光想想就讓人興奮??! 劉教授看著小伙子們激動興奮的模樣,他開心之余,也有幾分辛酸。 國外的計算機技術,不光是在軍用方面領先,現在在民用方面,更是把國內甩開了一大截啊。其實這個機器剛出品的時候,在國外一般的個人和企業購買的話,也就是十七八萬,但都過了四年了,運送到國內,就成了三十多萬,還是搭上了交情得來的…… 他不由得就想到了當初宋城說的話。 “老師,我覺得技術最后還要發展民用方向,這樣不但提高了生活的便利,也可以獲得資金投入研發,不能只靠科研經費?!?/br> 宋城不是說過要造給娃娃用的簡單計算機嗎? 也不知道現在造出來沒有? 不過就算造出來了,也就是會唱電子音樂的兒童玩具吧? 想到之前自家小孫子吵吵著要買的學習機,劉教授不由得搖了搖頭。 什么學習機啊,就是玩游戲的! “劉教授……劉教授……您的電話!” 二樓的年輕老師在實驗室門口探頭探腦,眼里滿是好奇地望著這個新家伙,當然了,肯定是不敢進來的。 劉教授吩咐了在場的幾個小伙子幾句,這才出了實驗室,還小心地把門關好,去了二樓的辦公室。 “宋城?” 剛剛在心里想到了宋城,這就接到了他的電話。 因為同在一所城市,過年節的時候,宋城還來過他家幾次,送點過節禮什么的,因此師生關系倒比在學校的時候好了不少。 劉教授一直以為宋城說不定是想讓自己幫忙搞技術上的難關什么的,但宋城就從來沒開過口,他也就不會主動去問。 “你說什么?” 劉教授的嗓門忽然一下子提高了。 “造出來了!真的還是假的?現在就有成品?馬上能用?那好,我明天一定過去看看……” 掛了電話,劉教授揉了揉額頭。 宋城說他造出了微型計算機,是專門給個人用的!簡單好上手,cao作特別容易…… 這聽著,怎么就那么的不靠譜??! 劉教授想到這些年,好多單位和工廠好大喜功,追求什么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動不動就自稱某項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或者達到國際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