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光靠宋城的工資能養得活娘倆嗎? “媽,你不用擔心,白天我已經找好了住的地方。是鄉政府一個老師傅家空出來的房,有一間房帶個廚房,一個月租金一塊錢?!?/br> 這就是宋城秀修理技能的好處了。 這種有可能用得著的能人,誰都樂意賣個人情,這不是,宋城才不過一問,就有人說自己家里有空房,宋城跟著那位老師傅去看了看,那間房還挺不錯的,跟主院中間砌了堵墻,房前還有半分地可以種菜,反正比他們現在住的倉庫門房是好太多了。 一塊錢! 原大嫂目光閃了閃。 一個壯勞力的工分,一個月也就合算兩三塊錢啊。 宋城能拿得出一塊錢的租金,可見是不怎么當回事的。 小姑子這是日子越過越好了??! 原母也覺得一塊錢有點rou疼,但她盤算了一番,還是覺得閨女去跟在男人身邊更好。 舍不得租金管不住男人??! “那小鈴,就跟過去,給宋城每天做頓熱乎飯……” 原大哥嘴角一撇,就他妹子,還給宋城做頓熱乎飯,是宋城每天回來給小鈴做熱乎飯吧? 宋城和小鈴都要搬到鄉里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村子。 知青點的知青們幾乎都跑來打聽。 等聽到宋城說他進鄉政府的緣由后,一個個的都若有所思。 李達是特別的依依不舍。 “你去了鄉里,就沒人跟我一起再上山下河了……” 關鍵是他沒地方蹭飯了。 這些天他跟著宋城兩口子吃,感覺之前餓瘦的rou都長回來了。 宋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好好學習,我在鄉里消息靈通,如果有什么好機會就能通知你!書本你有空就多看看!” 如果他沒料錯的話,高考恢復也就是今明兩年了。 雖說考上大學可能比較難,但考上中專什么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 而這個時代,考上中專出來,那就是有文化有學歷的人,立馬能分到鐵飯碗的。 這段時間,他讓原歌去看高中課本,也是有這方面的想法。 現在大概離開放工商業還有近十年呢。 原歌雖然也能吃苦,也能過農家的生活。 但不可否認,在這個樣樣都靠手工勞作的時候,農家生活是太辛苦了些。 宋城就想讓原歌走高考這條路。 以原歌的水準,只要稍微熟悉一下這個時代的課本,考上個好大學應該是很容易的。 上了大學就有補助,畢業了就有份輕松的工作。 把這十年過完,等十年后,有環境了,再隨便原歌想做點啥都行。 至于說宋城,三四年以內,他就不打算參加高考。 以后參不參加再看看。 倒不是他不想走點容易的路子。 而是這不是馬上就要有娃了嗎? 總得有個人看孩子吧? 宋城原歌搬家那天,原家人幾乎全家都出動了。 當然了,其實他們也沒多少家當。 最值錢的大概就是個暖水壺,但宋城都不想帶去鄉里,非得給原家人留下了。 帶過去的就是衣服被子,鍋碗瓢盆這些。 原母和原大嫂幫著把屋子里外擦得干干凈凈。 原父和原大哥則把外頭有豁口的泥墻給修補一番,還把小院里荒廢的地給開了出來,灑上菜種,甚至還在院子一角壘了個雞窩。 讓原小鈴養雞這事,是原母早就盤算好的。 自家閨女沒工作,也不去地拿工分,白吃白喝的,遲早遭人嫌,不如自家種點菜,養兩只雞,好歹添個菜。 雞原母都帶來了。 是自家頂愛下蛋的一只小母雞,小母雞對新雞窩很滿意,才入住就下了一枚熱乎乎的蛋。 原母給原歌交待著養雞的一二三注意事項。 宋城一邊旁觀著,內心哈哈哈哈。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m.. 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文藝青年(藝12) 女霸總養的雞, 那得是多高的含金量??? 原歌生活過了幾個世界, 還真是從來沒養過……雞。 然而現實如此, 就算是女霸總也得面對,只能老老實實地認真學習,就差拿小本本出來記重點了。 東西都收拾妥當了,原母和原大嫂就在廚房坐了一頓飯,用帶來的材料炒了兩個菜。 雖然只是燒豆腐和青菜炒野雞rou, 對于久不見葷腥的大伙來說,那也是無上的美味了。 配上熱過的餅子, 香得讓人覺得那餅子不是糙玉米餅, 而是細白面餅了! 家當都整理齊了, 地方也打掃干凈了, 暖灶飯也吃了。 原家人叮囑了幾句就告辭了。 宋城和原歌開始了在鎮上的新生活。 不得不說,這鎮上的生活水平的確比在村子里要高多了。 雖然供銷社里的售貨員臉色兒難看吧, 但你好聲好氣地求著買她的東西, 她還是會賣給你的。 村子里就不一樣了。 整個村子倒是有一家微型供銷社, 但里頭只有幾樣東西, 粗鹽醬油火柴這些放不壞又不貴的。 至于什么衣料子,糖塊,枕巾,茶杯那些全乎的日用百貨, 就完全沒有了。 這是個物資緊缺的時代,完全跟三十年后那種物產豐富想買什么就能買什么的時候不能比。 而且宋城有了正式的工作,看著每個月的工資也就不到二十塊錢, 但還有福利呢。 每個月都能領到勞保用品,什么工作服啊,手套啊,肥皂啊,甚至還能領到膠鞋! 比如說這膠鞋一年發兩次,但穿鞋不費的宋城,就能再領新鞋的時候,跟辦公室里的女同志換,大號男式換小號女式,拿回來給原歌穿。 平時不想做飯了就可以去食堂吃。 宋城每月都會發幾斤飯票,要是說他一天三頓都在食堂吃,肯定是不夠的,但他和原歌兩個人三五天的去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