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子就能帶著車子跑起來,壓根不用牛馬騾子,她院里的下人們激動得不行,個個都搶著試,她都好奇地坐在后頭的露天座上試了試,也是新鮮又有趣的。 這般的好日子,天天歡聲笑語,過得她都有些罪惡感,后悔沒力勸老夫人也到寧城來。 倒是宋城他聽她說起,就準備了滿滿一大車的東西,派人想辦法送到老家給老夫人。 寧城離老家太遠,一年最多也就送一回節禮。 她在信里只說一切都好,勸老夫人也來這邊,但老夫人始終沒答應過來寧城。 等到第三年,朝廷幾位皇子爭權亂斗,京城風聲鶴唳,多少世家大族被牽連,毀家破族…… 老家那邊也鬧起了民亂,好幾個縣城被攻占,書信難通。 還是小寧王派了探子,想辦法摸到了老家宋家莊,才打聽到了老夫人的消息。 原來民亂之時,幸好有二房那邊的宋家人,出頭護住了老宅和老夫人,不然只怕后果堪憂,不過老夫人也是年事已高,受了點驚嚇之后就一病不起,纏綿床榻最后撒手西去,還是宋家二房出面料理的后事。 說起來二房的宋家人,就是當初富陽公府慘事之后,最先懷疑的那位宋家老二,這位性情剛烈,不堪質疑,居然氣得一頭撞死,后來他的兒孫們都表示,絕不會染指爵位,遠離京城,回到祖地居住。沒想到到了關鍵時刻,倒是他們不計前嫌,出手相助。 這一支宋家人本就是武將出身,眼瞅著世道大亂,他們一家雖然兒郎不少,家丁眾多,能對付得了小規模的亂匪,卻抵擋不住成百上千的流民……正巧借著這個機會跟寧王那邊連上了線,干脆就拋家舍業,一大家子人,都秘密地通過海路來到了寧城。 宋城和原歌這一對夫妻,這三年,簡直都忙成了狗,一個是軍備狂魔,一個是工業狂魔。 雖然這個世界發展不了什么高科技,但低科技還是可以發展的。 在現代,開一個廠子,要招工都得有五險一金,法定休假,未來發展啥的,開得比同行少一點,都招不來人的。 在這個世界,招工這種新鮮事兒,簡直不要太受歡迎哦! 礦山,鐵廠,羽絨廠,罐頭廠,鞋廠,車廠……哪家開招,都是批批爆滿。 就連宋家的仆人,有閑著的,都去了羽絨廠和鞋廠。 幾乎所有的寧城人,家里必定有一個是廠子里的工人。 是工人就有豐厚的工錢,在那兒管兩頓飯,還給發衣裳發吃喝等福利……一個人就能養活了三四口子人,這小日子過得多好! 這也直接導致了寧城人口暴漲,甚至寧城的面積還外擴了一倍有余。 封地上其它地界的人,也都想著發了財,就搬到寧城去……那兒多好啊,有那么多新奇實用的東西能買到,那邊的男人女人只要不怕出力氣,都能掙到銀子,生下娃娃還有寧城的戶籍,每天都能去領一份白給的吃喝! 這就相當于寧王白給你養孩子??! 這種好事,簡直是夢都夢不到??! 京城的混亂局面,也終于告一段落。 這些破事吧,但凡腦子不好的,都理不清這個岔兒。 總結一下就是,三皇子使計讓大皇子和五皇子火拼,大皇子和五皇子都落馬陣亡,三皇子剛跳出來就被四皇子來個黃雀在后,但是四皇子還沒得意兩天,才發現一切都盡在老皇帝掌握之中,這老頭子一直在靜靜地看著他們大亂斗! 四皇子也被掃走之后,老頭子才立了看著比較穩重的六皇子為太子……因為各地民亂四起,天災加上**,老皇帝也覺得壓力山大,干脆直接退位,讓六皇子當皇帝,自己退居二線,當了太上皇。 但是只要老頭不死,他會甘心什么也不說不做嗎? 朝堂沒安靜幾天,他又覺得兒子不把他放眼里了,他的鐵桿都不忠心了……又開始搞事。 但這回老的沒斗過小的,六皇子最終成為了大贏家。 老皇帝這回是真的被幽禁在太上皇的宮殿里頭,只能混吃等死了……偏偏還就是不死。 在這一番亂局里,富陽公府這次是站對了隊,抱對了大腿兒。 六皇子,也就是新皇的小兒子跟宋瑯的女兒結了親。 富陽公府可謂是鐵竿的新皇黨了。 新皇干脆地給宋瑯又封了個國公的爵位,這樣就成了一門父子兩國公,堪稱一代佳話了。 新皇既然在朝堂中成了大贏家,自然也是有手腕的,將諸兄弟和老皇的勢力清掃干凈后,京城已經穩定在手,周邊的各州,自然立馬表了忠心。 國內幾處民亂,亂歸亂,把國庫耗費得干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又都平息下去了。 新皇自覺英明神武,是皇帝中的佼佼者了。 然后就把目光轉移到了北邊。 起因倒跟宋瑯有點關系。 原來新皇大力平亂,結果國庫空虛,而各地大亂方平,賦稅也收不上來,平民百姓都跑沒了,只剩下鄉紳豪族,這些人的稅豈是好收的? 新皇犯愁的時候,就有宋瑯出了主意。 說是聽說與寧王封國交界處的平民百姓,都逃去了寧王封地。 而且京城也流傳了一些新奇物品,雖然不過是機巧小物,卻都是來自寧王封地的。 比如說碎毛皮拼成的大氅,看上去跟整皮子差不多,卻只要價不到四分之一。 還有珍珠,山珍,熊掌,玉石,金剛石,天蠶絲等物,都是從那邊過來的。 可想而知,寧王封地也不光是天寒地凍,物資貧瘠的。 而且一年前,從寧王府逃到京城來一個人,正好是當初送親隊里跟在華側妃身邊的宮人,當初的送親隊,本來培養了一批探子可以隨時為朝廷監督報信的,結果在半道上碰到劫匪,這些劫匪大約是隊伍里有人看著宋福的嫁妝眼紅,想要里應外合,先啃一口的,結果卻碰上了小寧王這個心機深的,提前就帶著輕騎迎接來了,那些劫匪碰上身經百戰的輕騎,那還能有好?自然是被一鍋端了,而那些送親隊的人,也因為臨陣脫逃被寧王的部下給鄙視了個死。 當然了他們自己也底氣不足,到了寧城之后,小寧王壓根就不把他們看在眼里,這伙人也不敢怎么樣,勉強呆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