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要把阿晨給帶走那怎么辦一想到有人會把沈晨靄從自己的身邊帶走,羅定的心就像是被剮了一樣的疼,他無論如何不能忍受沈晨靄離開自己的身邊,好在現在沈晨靄的戶籍是落在自己家里的,作為戶主只要他不松口,別人就想做什么都難。☆、第13章羅定給沈晨靄帶回來的書,大多數都是課本級的讀物,里面對各個朝代的歷史介紹都很詳細,文字詞句書寫的也很通俗易懂。從這些書里沈晨靄了解到,從唐朝往前的歷史與他所在的那個時空是沒有區別的,而唐朝的早期與中期的歷史與他所學的那些歷史也是沒有太大差別的,真正的轉折點是出現在黃巢起義之后的。據正史當中的記載,黃巢起義之后,用史書上的話說,時是‘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號令不出朝廷?!瘡淖置嫔系囊馑祭斫?那就是各地的鎮守的節度使與將領,都開始對朝廷的命令陰奉陽違,就連各地每年收上來的賦稅都被地方截流沒有上交給朝廷。當時的唐王朝從政權上來說基本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后來朱全忠殺唐昭宗,立他13歲的兒子為帝,這就是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衰宗李祝。四年之后,朱全忠又廢唐衰宗自立為帝,國號為梁,這便是史上的后梁,唐朝也至此滅亡。但是羅定給沈晨靄買回來的歷史書籍上卻不是這么記載的,上面寫著黃巢起義被剿滅之后,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唐僖宗李儇。在沈晨靄的記憶中,這是一位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宦官之手的小皇帝,當時李儇登基的時候只有12歲,是唐朝歷史最年輕的皇帝,唐懿宗死后,他是被宮內的宦官們擁立著登上了皇位的。正史上對這位唐僖宗的評價是‘恭帝沖年纘歷,政在宦臣,惕勵虔恭,殷憂重慎。屬世道交喪,??h橫流,赤眉搖蕩于中原,黃屋流離于遐徼,黔黎涂炭,宗社丘墟?!@是上的原話,可見當時朝廷政事是何等的昏暗,老百姓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艱難。但是這里的史書之上所書寫的內容,卻與沈晨靄記憶當中的正史資料極其不相符。這里的史書記載的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僖宗李儇、雄才大略、文武皆昌。一生平西南、定東北、除暴戾、安天下,上承祖宗基業,下興黎民百姓。他一手指揮千軍萬馬,平定了即將奔潰的大唐帝國,一手揮毫潑墨,制定富國強民的興邦之策,唐朝在他的帶領之下,重新煥發了漢唐帝國的風采。唐朝自僖宗開始,又往下傳了600多年,一直到幾年之前才被現在的大乾王朝所取代。沈晨靄看到這里在心里默默的計算了一下,唐僖宗應該是在公元862年繼位的,在這之后是600多年的傳承與十幾年的動亂,再加上大乾建國到現在是第五年,把這些年份都加在一起之后,那么現在的年份應該是公元1500—1550年左右,這個時間要是按照沈晨靄所學的正史來說,應該是處在明朝的中期。由于可以用于考證的資料太少,這個結論也只能是一個大致的推測,但是唐朝在此時再次興起是已經可以肯定的了,沈晨靄心想就暫時稱呼這個不合理的朝代為后唐吧。書寫沈晨靄手中這本歷史典籍的人,應該是一位后唐的人士,因為在書寫后唐的時候,這位通篇的筆墨都在著重的渲染唐僖宗的睿智英明還有當時國家的富強與興盛。沈晨靄被書里面詠嘆調似的贊美刺激出一身的雞皮疙瘩,心說按著作者說的,這位唐僖宗簡直就是漢武帝唐太宗清圣祖的合體,是一位找遍古今中外都翻不出第二個的明君圣主。要是擱到起、點里面,這位皇帝的一生那就是一部穿越者的史詩巨著,只不過時間是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下腳步的,所以當那位偉大的帝王離開之后,他所創造的一切在多年之后也終歸化為了歷史。看完了歷史書籍,沈晨靄又拿起了一本,心想既然還是漢家人的王朝,那推行的自然也就是漢家的儒學文化,那為什么在這里男子契結兄弟,甚至是娶自己寡居的嫂嫂,都已經成為一些可以被廣大老百姓所接受事情那?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沈晨靄決定繼續尋找答案。羅定給沈晨靄買回來的這本所注寫的年代應該離現在很近,大約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因為書中通篇都是在用一個本朝人的口吻,在寫上一個朝代的故事。因為作者的關系,這本里對于‘后唐’的描寫就要客觀的多,用作者本人的話說,前朝的唐僖宗的確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賢明皇帝。他在位期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四海蠻夷皆來朝拜,各國的使臣稱呼當時的朝廷為‘天朝’。有這樣的功績,也難怪后世眾人對他會有那么高的評價,但是此書的作者卻在此時很是隱晦的提了一句,說是僖宗應有失德之處,才會叫天降禍端于九州黎民。原來,自打從唐僖宗登上帝位的那天開始,整個唐王朝女嬰的出生率便開始慢慢的降低,因為降低的速度極其的緩慢,所以一開始眾人并沒有察覺,相反,不少人家還因家里的男丁變多而覺得欣喜異常,但是三四代的人口過后,女性過少的弊病便開始漸漸的顯露出來了。據說那時朝廷的戶部曾經專門做過統計,以登記在冊的人口來計算,男性與女性的人口比例已經達到了四比一,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中。當時的社會之中,除了高門大戶與權貴之家,在普通百姓當中,娶媳婦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人家的女孩子一下生就已經定下了人家,丈夫最少都是要大自己十幾歲的人。哪怕就是這樣,還有夫家不放心的,要娘家把女兒送到夫家來養,夫家好吃好喝的供養兒媳婦到十三四歲,就趕忙挑一個吉利的日子把喜事給辦了,過了們的小媳婦都不敢輕易的讓她們出門,就怕街頭巷尾的閑漢太多,把自己家的兒媳婦給拐帶跑了。有鑒于此,當時的朝廷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頒布法令,規定五品以下的官員不可以納妾,五品以上的官員按級別算最多也只能有兩位妾室。而皇帝更是以身作則,不但放了大批的宮女出宮,更是消減了宮中妃嬪的數量。規定從今以后,宮中的妃嬪數量不可以超過二十人。但是這些舉措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女性減少的問題,反而因為規定的出臺,使得女性成為了一種眾人眼中的稀有資源。當時的人市買賣市場之中,一個最最普通的女奴也得要價50兩銀子,美貌或是年輕一些的小娘子就更貴了。至于那些想要娶妻的人家就更不用說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