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
商之人都講究速度,于是短短數日,平州各縣興起了數家不同規模的粉條作坊,一時招工采買好不熱鬧,而祁盛又差人給宋老三家送去另外五百兩銀子,算是提前把售賣粉條的分成送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 預告,下章又要升官啦! 第49章 古代嚴父(六) “老爺, 來圣旨了!上面來圣旨了!” 聽到小廝的呼喊, 祁盛挑眉,這時候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旨太監尖著嗓子讀完圣旨,待祁盛接旨起身后又親自恭喜道:“大人, 賀喜??!” 祁盛拱手道謝, 復又悄悄地塞了些銀錢給他, 直接讓道賀的李公公笑意加深。 來到前廳, 祁盛囑咐下人上了茶, 又就聽李公公說道:“前段時間寧州貪官橫行, 百姓怨聲載道, 陛下剛剛把寧州知府等一干人馬給辦了,想起祁大人這幾年政績著實漂亮, 陛下特意把這知府的位置留給了您?!?/br> 祁盛聞言好一通感謝圣恩, 心里忍不住嘀咕, 這寧州和濟州相比, 簡直窮的叮當響,就算以前的平州都比寧州府繁華, 明著他又是連升三級, 可惜日子也不見得好過。 不過祁盛也就是吐槽下, 連升三級的官,直接跨過了五品到四品的天塹, 說明他在皇帝心里也有了分量。 因為平州離寧州較遠, 祁盛便請假先回安州老家祭拜一番, 走之前祁家眾人開始忙著與親友道別。 王氏在初聞祁盛升遷時自然開心無比,可想到嫁到余平縣的女兒,這份喜悅也就淡了很多,此次去寧州,不知何年才能與女兒再次相見。 “娘,您別哭了,爹升官是好事,您這么哭,小心爹知道了和您急?!?/br> “他敢!” 王氏擦擦眼淚,也不哭了,現在和女兒說話要緊。 “你婆母可有為難你?女婿他對你可好?” 自從搬到知州府邸,母女倆見面的次數就少了很多,雖然彼此還有書信來往,祁家在平州又算得上老大,但王氏對女兒的生活還是萬般擔憂。 “娘,您放心吧,婆母對我很好,相公也是,爹這幾年在平州名聲大噪,就連公爹都對我親切了幾分,他還經??滟澋??!?/br> 祁明舒說到此處忍不住有些激動,自從祁盛的政績越來越顯著后,平州各地不管是鄉紳富豪還是讀書人,都對祁盛敬佩有嘉,連帶著身為其女的祁明舒,外出聚會時都能讓眾夫人高看禮待幾分,更不要說她的相公如今對父親崇拜至深,對她也比以往溫柔尊敬的多。 祁明舒此刻才體會到娘家人給力的爽心,雖說父親如今去他處任職會很不舍,但祁家能夠更上一層樓,有些遺憾也可以忽略。再說如今她的相公志在科舉致仕,沒準以后他們還能在京城聚面。 母女倆又說了很久的話,王氏見女兒雖然也有離別的不舍,但眉梢眼角并無愁苦,知道女兒日子過得確實不錯,才終于放心下來。 因為離別無期,柳氏在獲得王氏的首肯后特意攜祁修禮回了一趟娘家。 柳氏給柳老爺子見過禮后就隨母親去了后院,留下柳家男丁繼續待在客廳。 柳老爺子一臉幾天都紅光滿面,志得意滿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祁盛是他親子,“老夫真是眼光獨到,女婿如今竟已升至四品知府,就是可惜不能留在咱濟州?!?/br> 如今他已到知命之年,沾著祁盛的光,柳家從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商人到如今原平縣數一數二的大商人,真是祖上積德啊。 說來柳老爺子還有些感慨,當初把女兒嫁給祁盛,不過是期望能尋得一絲庇佑,他開始考慮的是把女兒送給當時的林知縣,可惜打聽過后方知林知縣已有幾門妾室,其中還有一個比較受寵,他家女兒雖容貌上乘,但頭腦心計一般,進門后若受寵還好,一旦不受寵再得罪了林知縣的寵妾,再給柳家招來禍事,遂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官位雖低但好在年輕后院又干凈的祁盛。 前幾年林知縣高升,而祁盛雖升為知縣卻被派任到貧窮的余平縣時,柳老爺還有些后悔當初押錯了寶,如今這幾年卻大改口徑,直夸自己眼光好。 “爹,長姐這次跟著姐夫去寧州,咱家咋辦?” 如今的柳家當家人是柳氏的弟弟柳憑章,如今而立之年借著祁盛的光靠販賣辣椒賺得盆滿缽滿,早在兩年前就已完接手柳家的大小事務,不過遇到大事還是會和柳老爺子商量。 柳老爺子笑笑:“這有什么,咱家是正經商人,又沒做違反朝廷律法之事,有什么好怕的!再說女婿雖然不在平州了,但影響還在,只要他官職還在,就沒有什么人會故意為難我們?!?/br> 柳憑章想想是這個道理,也不再擔心,令夫人好好安排飯席招待長姐和外甥。 后院柳老夫人抱著柳氏痛哭,“我的心肝啊,你這一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見我一面!”說完母女兩人一陣不舍,又抱在一起痛哭起來。 柳夫人剛才還陪著話,見此情景遂退出門外,獨留柳家母女二人說些體己話。 待兩人哭完情緒平定下來,柳夫人又開始追問:“大人和夫人對你還好嗎?有沒有在祁家受什么委屈?” 比起柳老爺子和柳憑章厚著臉皮喊祁盛女婿姐夫,柳老夫人還是有些自知之明,她女兒說好聽了是祁家側夫人,說直白點不過是妾室,哪能像正房大夫人那樣順心如意。 柳氏知道這個家真心心疼她的就是娘親,于是安慰道:“娘,您就放心吧,夫人寬厚,不會故意給我氣受,老爺這幾年許是官途順暢,也越發溫柔體貼,禮兒如今中了秀才也是有功名之人,女兒的日子很好,您就放心吧?!?/br> 柳老夫人想起越發優秀的外孫,笑著道:“對對,還是咱家禮兒爭氣,十六歲考中秀才,想必再過幾年,就能金榜題名了!” 母女二人又說了很多貼心的話,柳老夫人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荷包塞給柳氏:“寧州山高路遠,你拿著這些錢也好傍身?!?/br> 柳氏推辭:“娘,不用了,這些年我也存下了不少,老爺這幾年對我也大方,這些錢您就自己留著吧?!?/br> 柳老夫人不同意,說道:“你這是什么話,你弟弟如今已成為了柳家當家人,后院的那幾個還翻不出什么花樣,我有你弟弟在,還用擔心什么,倒是你……” 似乎想起什么,急忙問道:“大人他有沒有再納新人的打算?” 柳氏想了想說道:“之前確實有不少人想給老爺送人,不過通通被老爺拒絕了,如今看著,不像是有納新人的想法?!?/br> 說完又有些幸福道:“老爺這幾年對我很好,即使有新人,想來也不會苛待我,您不用為我擔心?!?/br> 柳老夫人聽完這才放心,又細細打量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