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好!”徐澤雀躍。“那咱們先去跟大娘說一聲,明天晚飯我們來做。小澤搟皮子,哥哥來包?!?/br>“嗯?!?/br>聽時延說了自己的想法,孫秀和唐安民面面相覷。孫秀問道:“時延啊,那個煎餃我知道,鍋貼是什么東西?”時延笑笑,“鍋貼和煎餃差不多,不過各地的鍋貼都有不同的說法,我知道的也只有一種,因為我之前常常在一家早餐店里吃,所以記住了他們的做法?!?/br>孫秀連忙問,“是什么店???”時延一怔,這才想起來自己才十三歲,這之前都是偷一點撿一點地混肚子,常常饑一頓飽一頓的,哪有可能去什么早餐店里吃什么鍋貼?!微微笑了笑,時延轉了話題,“那我們明天就試著做做看吧?!?/br>徐澤自然興奮,孫秀也挺高興地跟著打下手,連唐安民都有些好奇鍋貼到底是怎么做的。第二天一早,徐澤早起上學。時延送他去了學校,就回去跟唐安民借了些錢,上街去了。下午時延也是孫秀接的,時延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才摸著黑回來。本來答應徐澤和他一起做晚飯的,也食言了。聽見動靜,徐澤跑出來一看,時延從側門推進來一輛舊舊的三輪車。車上還擺著煤球爐子、鍋碗什么地一堆東西。時延從車上下來,從一個袋子里摸出糖來遞給他,徐澤卻沒接,把時延拉進屋里,又是擦汗又是端水,那殷勤的小模樣弄得時延也忍不住感動起來。“怎么了?”時延問。徐澤嘟著嘴不肯說。時延坐著,把小孩摟進懷里,頭埋在徐澤的肩膀處,淡淡的皂角香味撓得鼻子癢癢的,總覺得,徐澤好像又長高了些。徐澤伸出手臂,摟著時延的脖子,兩只小手摸著時延的后脖頸。身體的疲勞是絕對的,但心理上的一路灰塵卻被這兩只手拂去了。時延笑了一聲,抬起頭來,“怎么了?”徐澤抱著他的脖子搖搖頭,依舊不說話。“小澤,”時延微微推開了徐澤,兩個人的頭噴在一起,四目相對,呼吸糾纏在一起,“你知道么,我這么做是為了以后我們兩個能一直在一起,然后過的好一些。不過,只有你快樂,我這樣才有意義。嗯?”徐澤點點頭,臉貼上時延的臉。兩個人久久地擁抱著,不肯分開。孫秀進門,看見這一幕的時候多少有些難受。不論現在她的女兒們是不是各奔東西,但至少曾經,在還是十幾歲的孩子的時候,她們還在他們的庇護之下,從不用想著明天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穿暖。而同樣是孩子,眼前這兩個卻讓人覺得哀傷。興許就是太過堅強、太過自立了一些,不僅僅是哥哥時延,弟弟徐澤也是一樣。從學?;貋砣齻€多小時了,徐澤一直不聲不響地在屋里坐著看書,時不時抬個頭朝屋外望望,卻始終都沒有哭鬧,更沒有纏著她問他哥什么時候回來。這兩個孩子,簡直不像是孩子。各自分開時,像兩只孤雁。站在一起時,卻如兩個重疊在一起的影子。“哦,對了,”孫秀擦了擦手,把口袋里的東西拿出來遞給時延,笑道,“諾,你小二哥讓我給你的?!?/br>時延抬頭一看,一張大紅的喜帖遞到面前。時延接過來打開一看,忍不住笑了,“小澤,小二叔過幾天要結婚了,我們去看新娘子好不好?”“???”徐澤愣愣地睜大了眼睛。第21章小攤開張鎮上逢三逢九是大集,逢五逢十是小集。這一天是9月3號,農歷八月初三,正趕上大集。早晨六點,安溪鎮上就有早來的小販開始占鋪位了。時延頭一天晚上忙著包鍋貼,睡得也晚,早上送了徐澤上學,等騎著三輪車去了鎮上,已經將近九點了。不過時延也不著急,他知道肯定是趕不上早飯時刻了,索性遲些。到了鎮上,時延也不去擠別人家的攤位,就隨便在人家的鞋攤后頭,找了個地兒,就開始生火了。這時候煤氣少見,用的都是炭爐子,燒的是蜂窩煤。時延把炭爐子提到背風的地兒,往下頭的通風口塞了點小木塊,點燃了一團稻草,塞在木塊底下,吹了吹,火就望了起來。三個煤球碼上去,一會兒火就升了上來,把通風口堵上,提回車子邊。熱鍋,倒油。握著鍋的柄往上提一提,小火熱油,不用燒的很熱,隨后把鍋貼放進去,油熱后煎上三分鐘。接下來加少許面調的水,水沒過大半個鍋貼,再開通風口用大火燒開水后關閉通風口轉小火,蓋上蓋子。等上5、6分鐘后,水燒干了。揭開蓋子,不停轉動鐵鍋把鍋貼煎至底部呈現金黃色,且有點焦干時就能起鍋盛起食用。時延前一晚已經試過了,所以倒還不算手忙腳亂。鍋貼里的餡都是孫秀家的菜地就地取材,一種是韭黃雞蛋餡兒的,一種是青菜香菇餡兒的,都簡單素樸的很。時延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擺開攤子起就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看他有條不紊地忙碌更是好奇。等時延一番動作下來,第一份鍋貼出鍋,那種油脆的香味不由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時延故意拿筷子夾了一個,塞進張大的嘴巴里。這步驟放得相當緩慢,時延甚至還非常嚴肅地把鍋貼轉了一圈,審視了一下那背面的色澤煎得夠不夠金黃??戳税胩?,似乎滿意了似的,才一口吞了。隨即像是被燙到似的,吸吸哈哈地吐著氣,但隨即便露出十分享受的神情,慢吞吞地叫啊叫啊,像是吃著什么珍饈美味。這一番裝模作樣還是有用的。很快就用聞到香味的小孩子圍了過來,眼巴巴地看著鍋貼。被小孩子死拽著手不讓走的大媽們也只有停下來,看著鍋里表皮瑩亮白潤,底下卻煎的金黃好看,散發出陣陣清香的鍋貼,不由也有些眼饞了,“這是煎餃???”時延搖頭笑笑,“不是,這叫鍋貼?!?/br>“怎么賣的???”大媽順著孩子的心意,問了一嘴。“論斤賣,素的兩塊錢一兩,一兩大概五個?!?/br>“這么貴???!”大媽驚訝道。時延靦腆地笑,不吭聲。“什么鍋貼???”大媽有些懷疑地笑道,“這明明就是煎餃嘛?!?/br>“有什么不一樣???給我們說說唄?!币贿吳茻狒[的鞋墊攤主坐在自己的攤子面前,沖這邊喊了一句。時延回,“鍋貼下鍋是生的,煎餃下鍋是熟的。所以鍋貼有湯汁,煎餃沒有。鍋貼一面焦一面嫩,所以可以蘸辣子醬或者蒜泥,但煎餃蘸了就難吃了。煎餃光是香脆,鍋貼更有一分嫩軟,更適合小孩子?!?/br>“喲,你這孩子,還說得挺像那么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