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了,有什么也不管她的事情。 胤禛本是回來瞧東西有沒有準備妥當,卻瞧見了關寶寶對烏雅氏說的那番話,皺了皺眉,心里一下子不得勁。 看著關寶寶竟然會有種對她不滿的感覺,她竟然能這么若無其事的說這些話,話里多數的意還是關心烏雅氏,是真的不在意,還是故意裝作不在意? “給主子爺請安!”關寶寶轉身瞧見胤禛站在幾步之外,緩緩地福了福身子。 “給主子爺請安!”后面伺候的人接著請安道。 “走吧!” 胤禛看了看關寶寶,又看了看一臉嬌羞的烏雅氏,眼神閃了閃,隨即淡淡的說道。 關寶寶走在胤禛后面,頭都沒抬一下,規規矩矩的跟在后面,走到自己的馬車面前。 虎子忙從馬車上拿出了一張矮的凳子,關寶寶踩著凳子由著小虎子扶著上了馬車。 馬車半掀開,關寶寶伸出手扶了一下,踩到馬車上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看。 看著胤禛已經一踩馬鐙,騎在了馬上,背影看起來高大挺拔,器宇軒昂。 關寶寶放下馬車簾子坐了進去,并沒有看到胤禛回頭朝她的方向看過來。 烏雅氏正上馬車,見胤禛往回望,誤以為是在瞧她,朝著胤禛又是羞澀一笑,才艱難的上了馬車。 “十三,十四那里怎么樣了?” 胤禛回頭,面無表情的問道身邊的蘇培盛。 蘇培盛這兩日是夾著尾巴做人,能減少存在感就盡量不說話,當然,胤禛問了他也不能不答。 “回主子爺的話,就在后面,早就準備妥當了?!?/br> “只是十四爺吵著要騎馬,奴才沒敢自作主張?!碧K培盛低眉哈腰的說道。 “一路都吵著要騎馬,那就給他準備一匹溫順的馬,騎上一天就不折騰了,讓侍衛們隨后留意著就行了?!?/br> 胤禛瞥了眼蘇培盛,烏雅氏一事,胤禛最后也沒有罰下人們,而是記了板子以后再秋后算賬。 出行路上因為格格爬床懲罰下人,傳出去了,胤禛丟不起這個人! 只是瞧著蘇培盛那低眉哈腰的樣子,特別不順眼,腿用力蹬馬鐙,拉了拉韁繩,馬兒就朝前慢慢的走了。 蘇培盛見狀,忙往后走,安排馬兒給十四爺,順便十三爺也備了一匹,都是吵著騎馬的主子,十三爺只是沒有十四爺那般嚷嚷,含蓄點罷了。 從出行就想要騎馬,一開始是為著他們安全著想,想著他們還小,胤禛很有耐心的和他們周旋,今日沒有耐心了,便不管他們了。 關寶寶靠在馬車里,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墜兒以為關寶寶是瞧著烏雅氏那樣子不開心了,便開口說道: “格格,外面泥土還潮著,沒什么塵土,要不要瞧瞧外面的風景?” 關寶寶聽了,有點精神,從出來這些天,一直就是窩在馬車里,關在屋子里,都沒好好瞧過外面的天空,隨手就掀開了簾子。 “說來這場雨倒是便宜了我,時間卡得剛剛好,還能瞧瞧風景?!?/br> 馬車走得不快,因為隊伍拖得長,前面活動的慢,后面自然更慢。 現在還是早上,太陽倒不是很大,出了茶莊,外面是一條大道,不知道通往哪里。 不過,大道的兩邊樹木還不少,枯樹上都長出了嫩芽,綠葉上還掛著水珠,陽光撒下來,如鉆石般閃亮。 小鳥在天地間飛來飛去,唱著春天的歌,正是春耕的時候,田里,地里少不了忙碌的聲影。瞧著這春天的氣息,心里免得煩悶平靜了不少。 是的,關寶寶面上沒有表現出來,其實心里是煩悶不已的。 頭天晚上還羞澀矯情的讓人家回去休息,第二天人家不緊睡得香,還吃了頓大餐,讓她早飯都難以下咽。 看著烏雅氏的樣子更是心理不爽,面上一副春光滿面,羞澀嬌羞,那矯揉造作的樣關寶寶恨不得轉身眼不見為凈。 關寶寶知道她現在的心里狀態不對,沒出來前胤禛睡其她人,她都沒多大反應。 這出來后怎么就反應那么大?一定是她大姨媽前后幾天狀態不對,肯定是這樣的。 “這樣的場景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百姓耕田種地,雖然疲憊,但是臉上的神情確實滿足的,感覺大自然充滿了生機!” 關寶寶瞧著忙碌的人,接著說道。 “奴才也覺得是這樣的,這樣忙碌的生活才算是真實的?!?/br> 墜兒看著外面的場景,也點頭說道。 “只是,農民辛辛苦苦勞作,最后到手的糧食卻不一定溫飽?!?/br> 薛申月向來是安安靜靜不說話的人,竟然也開始搭話。 “百姓生活在最底層,確實是艱難,看天吃飯?!?/br> 不過,薛申月說的這些也是常態,朝廷征收賦稅,上繳糧食養國家,軍隊多數是靠百姓上繳的賦稅。 “是啊,老天若是不開眼,收成的時候,賦稅一上交,家里指不定余糧都沒有,賣兒賣女的多不勝數?!?/br> 薛申月臉上沒有笑意,淡淡的開口。 “……” 這話題沉重了,薛申月是跟著薛神醫行醫多年,必然是見過這些,才說的那么的沉重,篤定。 都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 說的就是國家以百姓安居樂業為繁榮的基礎,百姓有吃才能存活,所以民以食為天。 食物要以安全為前提,安全又以質量為根本;誠信則是保證質量的基礎。 這句話出自孫中山,關寶寶看過這本書,記住了這段話。 當然,這時候孫中山還沒出生。 里面還有句“夫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不足食胡以養民?”。 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何來安居樂業? 其實康熙看到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只是表面,百姓只有在春耕的時候充滿了希望。 應該看看百姓上繳賦稅后的景象,這樣感覺才不像自欺欺人。 康熙雖說也是著重表示以民為本,看中民生,實行起來確實很困難。 他于國家功績顯赫,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討葛爾丹。 但是,打仗的糧草是賦稅里面的,用的是百姓上繳賦稅的糧食。 當然,官官相護,貪污不斷,也是導致百姓艱難的重要原因。 人的貪婪是永遠存在的,所以貪官才會不斷,哪個時空都是一樣的?,F代社會都還有溫飽解決不到的人,何況是這個時空,皇權主義。 “要是沒有偷盜,搶劫,打家劫舍。沒有貪官,沒有地主,沒有沉重的賦稅,沒有民族戰爭,到處都是和平的……天下的人都沒有私心,每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更好,百姓更好。當然大同世界只是個向往,想要實現是不可能的……” 關寶寶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