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
書迷正在閱讀:我再也不敢坑主角了[穿書]、[魔鬼戀人]唯醬不哭,站起來擼、你要對我好點呀、逐鳥記、三三上神的陽光大道、今天我又流口水了、盛京第一寵、(前傳)長留傳+謝長留、傲慢與病嬌、我姓趙,死對頭名天
涼,但他這明顯就是高升了,還越混越好,大家自然愿意給他兩分面子,對三林多多照顧的。 這個年代當司機真不是一個容易的活兒,你不僅開車修車都得來,遇到劫匪路霸還得抄刀子上,要是想多賺點兒外快還得膽大心細,嘴巴緊又有眼力勁兒。 光是這些莫三林就差的遠,別說八面玲瓏,跟人打好關系多學點兒東西了,憑他那一根筋不會拐彎的腦子,不得罪人就不錯了,而且他人不聰明學東西也慢,還得師傅手把手一遍一遍教,要不然莫小林也不能拿著好東西給人送禮來。 這個假期莫小林收獲了一個驚喜,跟家人聯絡了感情也玩的很開心,走的時候挺舍不得的。 不得不說這個孩子給了他很重的歸屬感,好像真正在這個時代這片土地上扎根了一樣。 不過也正因為有了孩子,他才不能任性,必須得努力給孩子掙奶粉錢了。 莫小林摸了摸媳婦還沒有明顯起伏的肚子,告別了爹娘兄弟,又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車。 這次回到報社,莫小林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不僅在報社的時候經??磮髮憣懏嫯?,廠里派出去的公差的時候也積極努力辦的認真出彩。 每到一個新地方還會到處跟人聊天打聽名人名事或者有特色的故事。 聽了點兒只言片語就會不辭辛苦跋山涉水的親自采訪去,每次出去他除了確定目標的采訪以外,還會到處跟人聊天兒,打聽更多的寫作素材。 而且因為他記者的身份和那一本本厚厚的采訪記錄,讓他利用空間采購特產倒買倒賣進行的更加順利安全了。 幾個月過去了,莫小林采訪的地點越來越遠,采訪的人越來越多,邊疆被凍成冰雕的戰士;主動下鄉真正沉下心來憑借書本上的知識幫助村民們成功辦起了養雞場,又開挖魚塘養魚的的知識青年;為了捉人販子跳下火車失去了雙腿的列車員…… 這些陽光的,積極的都在莫小林筆下被寫成了一篇篇勵志感人的文章,發表到了報紙上。 可除了這些還有不少在這個時代并不適合發表出去的文章,被他保留在了空間里,準備等改革開放以后再發表。 這幾個月的奔波勞務辛苦工作,莫小林除了收獲一大堆采訪記錄、文章稿子以外,倒買倒賣的事業也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經常給家里寄回去的奶粉,奶干羊毛,布料,海米海參啥的以外,他每次回家還帶了不少米面細糧,油啊糖啥的,而且為了不讓家里人胡亂擔心他賺的私房錢也沒有完全上交,就這樣,秦小慧手里的存款都快上千了。 更別說他手里還有幾百塊錢和一大堆票據,空間里還堆了很多舍不得賣的山珍藥材,同莫小林的收獲就可以看得出這個時代的倒爺有多賺錢。 不過這種錢一般人也賺不了,不說貨源和運輸問題就說那些紅袖章和民兵們又不是一般人能應付得了的。 所以除了有關系和監守自盜的,大家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和連累全家一起勞改的風險在干這樣的事兒的,而莫小林要不是有空間這個作弊器,也不會冒著這樣大的風險賺這樣的錢。 而且即使有空間他也被抓住盤問了好幾次,雖然最后沒抓到證據把他放了,但他還是心有余悸,每次發生這樣的事兒他都會膽小得消停一陣,之后又會被那巨額的利潤和家里嗷嗷待哺的媳婦孩子勾得重cao舊業。 莫小林這次在海市采訪順便賣東西的時候就被眼紅的人舉報,差點兒被抓個正著,要不是他現在已經練出來了,眼疾手快把東西都扔進了空間,這會兒已經在牢里或者被掛了牌子游街了。 所以受到驚嚇的莫小林又決定休個假,買點兒東西回家看爹娘媳婦兒和即將出生的孩子去。 孩子出生 莫小林在宿舍整理了一下這次出差帶回來的各種物資。 除了投機倒把留下來的好東西以外,他手里最多的居然是各種因為地域限制或者快要過期的票據換回來的實物。布料棉花這些真正需要實用的東西沒有多少,肥皂票,工業票,毛巾票啥的換回來有點兒多余的小東西卻有不少。 不過這些小東西花不了多少錢還不占地方,而且都是日用品,家里一時半會用不完,留著以后用或者拿到村子里跟人換也能消耗完,浪費不了。 主要是工業票太多,買東西也花不完,還有使用期限,最后莫小林干脆拿出錢來買了個手表,剩下的攢一攢,看什么時候能弄個自行車或者縫紉機票,再給家里添個大件兒。 說起手表,莫小林不得不感嘆他這次穿越可真夠艱苦樸素的了,雖然吃喝上是有點兒大手大腳,但其他的都很克制,唯一一個值些錢的大件還是剛剛買的手表。 之所以最先想到買手表,還是因為他媳婦老是想把結婚的時候聘禮里面那個手表給他用,說是他在外面上班兒用起來有面子。 不說那是個女士手表,就說那是自家給出去的聘禮,他就沒臉拿回來自己用。 這下買一個也好,不僅媳婦兒以后不用再糾結了,同一個牌子的男女款手表,看起來就是一對兒,還有點兒情侶表的味道。 摸了摸手上對他來說有點兒老土的梅花牌手表,莫小林又從兜里掏出特地給孩子打的長命鎖,金燦燦沉甸甸的小鎖頭漂亮可愛,還配了三個小金鈴,晃起來還發出“叮叮?!钡那宕嗟拟徛?,莫小林越看越喜歡,拿在手里把現了好一會兒才收進了空間。 這還是莫小林去北方采訪,機緣巧合認識了一個老手藝人,從他那兒偷偷定制的,他們家根正苗紅又是在偏僻的農村偷偷給孩子帶個小金鎖還是不怕的。 這個時代提倡艱苦樸素,這些金銀首飾都是惹禍的根源,沒點兒身份背景都不敢往身上穿戴……哦,不對,就算有背景也不敢光明正大的顯擺,大家都遮遮掩掩的,讓莫小林反而不好這時候給媳婦兒和老娘買了。 他琢磨著小孩子一歲以前也不怎么出門兒,偷偷給他帶帶影響不大,等大了再給他收起來就是了,反正以這時候那便宜的金價怎么都虧不了就是了。 唉!等改革開放以后就好了,到時候不管是吃喝還是買衣服首飾都可以隨心所欲了。 莫小林雖然當了男人,但女人逛街花錢的小愛好還是很明顯的,而且他對女人的金銀玉石各種首飾都很有研究,還想著什么時候把結婚的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