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6
書迷正在閱讀:為了仙界的和平、翻手為云覆手為雨(H)、異生物博士的樂園、你是不是暗戀我[娛樂圈]、戀人總是在逆襲(快穿)、鬼夫、假結婚,真戀愛 Sham Marriage, True Love、變態遇上好人、小祖宗在下、齊歸
緊跟著響起喪鐘。 躺在棺槨內的成佑帝眉心直跳。 他到現在還一片稀里糊涂,怎么昏迷了一次,醒來后感覺這個世界都變了。 他現在看好戲都把自己給看進棺材里了,等到喪鐘敲完,整個中秦都知道他駕崩了。 雖然現在他很想不顧一切從這棺槨里站出來告訴世人他沒死,但最后的一絲理智還是把他這個念頭給拉了回去。 直覺告訴他,這場‘好戲’,還并未落幕。 夜幕降臨,深夜緩緩而至。 前來哭靈的宮中眾嬪妃和一應大臣命婦都已去歇息,成佑帝捂著肚子靜靜等著虞懷來給他送飯吃。 終于,棺槨上空多了一抹陰影,成佑帝忙睜開眼睛,語氣難得多了幾分幽怨:“虞懷啊,朕快餓死了!真還要在這棺材里待多久?” 虞懷伸手進去把成佑帝扶起來,“陛下放心,臣這次來就是來帶您出去的,咱們先去臣那用一頓宵夜,今晚還有一場好戲等著您去看呢?!?/br> “還有一場?”成佑帝忍不住心頭一跳。 對上虞懷含笑的眼睛,遲疑著點了點頭。 吃完夜宵已經快到子時,宮廷中一盞一盞白燈籠把個夜色照得慘白一片。 雖然知道這些白燈籠都是因為自己點的,但穿梭其中,還是讓成佑帝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他扯了扯身上的低等太監服,抬頭看了眼周圍的景色,“虞懷,這不是瑤華宮附近么,深更半夜你帶朕來這里做什么?” “待會陛下就知道了?!?/br> 兩人悄悄走到瑤華宮的宮墻下。 “陛下,微臣失禮了?!?/br> 話音未落,虞懷攬住成佑帝的腰,腳尖一點,飛身上了屋頂。 成佑帝一聲驚叫還沒來得及發出,腳已經踩到了瓦片上。 “你,你,你大逆不道!” 虞懷扶著成佑帝往前走了幾步,蹲下,伸手拿開了腳下的幾枚瓦片。 “陛下您往下看看,這才叫真正的大逆不道,比起他們,微臣對您做的,實在不算什么?!蓖咂淮蜷_,里頭的聲音模模糊糊飄出來。 雖然聽不見說的什么,但里頭有男人的聲音還是能聽的出來的。 這是宮里,他這個皇上還在屋頂上,那屋里的男人會是誰? 成佑帝最后還是陰著臉,蹲下身,看向瓦片下方的瑤華宮內殿,殿內影影綽綽看不太清人影,他把耳朵往下湊了湊,凝神去聽。 瑤華宮內。 周太師在殿內來回踱了幾步,“徹兒那邊還是沒有金龍衛的消息?不是說一旦皇帝駕崩,金龍衛的令牌便會傳到下一任皇帝手中嗎?徹兒又是成佑帝現在唯一的皇子,怎么會沒有?” 淑妃聽得也坐立難安,“爹爹,會不會是陛下他沒死?” “不可能?!敝芴珟煍嗳坏?,“我親眼看著御醫斷定成佑帝斷氣的,也親眼看見他進了棺材,就算他沒死,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死了,就算沒死,這次也必須死?!?/br> 成佑帝臉皮忍不住一繃。 就聽見下方的聲音接著道:“等到明天,若是金龍令牌還沒出現,我也只能走一回彎路了,先讓徹兒他順利繼位,再以年紀太小為由禪位于我,屆時朝中多數大臣會同意這項決議。等為父登基,便封周巖為太子,你就是太子妃,未來的皇后。這中秦,很快就能姓周了!” 這一番話信息量有點大,成佑帝保持著蹲著的姿勢愣神了許久。 直到雙腳酸痛難忍,站起身的時候一個趔趄險些直直朝著面前的缺口栽下去。 虞懷早就注意著他,見狀飛快伸手把人給拽了回來,“陛下,咱們先回去吧?!?/br> 一路被帶回掌印司,成佑帝還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虞懷倒了杯熱茶遞過去,“陛下,您還好吧?” 成佑帝捧著茶杯緩緩搖搖頭。 “老師他······” “淑妃她······” “還有徹兒······” 連續三聲欲言又止,成佑帝紅了眼眶,“朕這次會昏迷,是不是就是周太師和淑妃的手筆?朕想起來了,昏迷之前,好幾次朕去瑤華宮留宿,那淑妃都會給朕喝一杯她親手烹煮的羹湯,虧朕還夸她賢良淑德蕙質蘭心,那藥,就是下在那羹湯里了吧?” 虞懷不語,他就顧自說道:“朕記得周太師的大兒子就叫周巖,立周巖為太子,淑妃為太子妃,那徹兒他,是不是也并非朕的兒子?” “虧朕還一直尊稱他為老師呢,沒想到到頭來,朕這位老師就是這么回報朕的?!?/br> “把朕蒙在鼓里這么些年,真是好算計??!” 虞懷看著成佑帝這幅樣子,難得多了兩分同情。 自以為自己坐擁天下,到頭來老師算計著他死,妃子不是妃子,兒子不是兒子。 真是慘的一批! 他這邊還沒感慨完,成佑帝抬頭,“虞懷,朕也不問你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了,這段時間,陪朕出去散散心吧,也讓朕的這位老師,且得意這么幾天?!?/br> 最后一句話話里的冷酷意味讓虞懷微愣。 他一直都知道,成佑帝這人并非不聰明,只不過性子使然,比別的皇帝更多了幾分隨性。 但骨子里依舊有著帝王該有的冷心冷情。 現在,這股子冷心冷情,被徹底激出來了! 第二百九十章 城郊偶遇,團子救人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旨意還沒發出,另一道圣旨先一步宣告天下。 新帝年幼,經后宮太后與朝中諸位大臣商討后決定,將皇位禪位于新皇外祖周太師,待新皇長大成人,再行繼位。 這門旨意一出,立時便得到了天下讀書人的反對。 皇家正統,怎可由外姓之人擔之。 不過還沒等他們把反對的話說出來,就先一步被警告,被監禁,被打壓。 如此明目張膽之行徑,讓大多數人慌忙閉了嘴。 倒是對于眾多的平民百姓來說,無論哪個皇帝登基,又姓甚名誰,都沒有填飽肚子來的重要。 稍稍議論了兩句,轉過頭就忘了。 秦徹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明黃色圣旨,上面的字他還大多不認識,茫然抬頭:“母后?” 淑妃,也就是剛剛走馬上任的太后彎腰拿起放在桌案一角的玉璽,遞到兒子手里,“徹兒乖,把這個玉璽放在這個地方蓋一下就行了?!?/br> 秦徹愣愣接過比他拳頭還要大的玉璽,看著母后手指落下的地方,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