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他往日容貌雖然清雋,但俊臉卻是光風霽月且微豐的,而今日,竟是十分清減。 紀若晴愣了愣,輕蹙著眉問道:“你……你怎瘦了這么多?” “最近有些忙?!奔o若余聽到紀若晴這狀似不經意的關心,原本有些黯淡的眸子都亮了亮,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容光煥發起來。 紀若晴也不好再刨根問底他具體在忙些什么吧…… 她只好斂了斂眸子,站著不再說話,烏睫輕輕撲簌著,似一把小刷子在人心頭撓啊撓。 撓得紀若余很快便受不了,抬手將手里的一個油紙袋拿出來。 紀若晴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紀若余淡聲說道。 “晴晴忘了么?小時候你總饞這個的,明明是給灶王爺獻的糖瓜,卻被你吃了大半?!?/br> 一想到她小小的一團勾著他的袍子角,烏溜溜又水汪汪的眸子眼巴巴盯著他手里的糖瓜,小臉嫩得像掐得出水來蓮子芯兒似的,嗓音又甜又糯的撒著嬌:“哥哥,給我吃一口糖瓜好不好嘛~” 他的一顆心吶,就似guntang星河,灼熱又柔軟得不像話。 紀若晴不太自在的移了移視線,輕聲咳了一下,嗓音細細的說道:“我現在都已經長大了……” 紀若余的眸光凜了凜,藏在星河深處的那些柔軟又消失殆盡。 對啊,長大了。 她早已不是小時候的晴晴了。 即使偶爾像,卻也不會是。 紀若余微嘆了一口氣,將裝了滿滿一油紙袋的糖瓜遞給她,淡聲說道:“你記得放些在灶臺上?!?/br> 這是紀國和夜國都有的習俗,過小年都要將灶臺打掃干凈再放些糖瓜裝在小碟里,當成是獻給灶王爺的年禮。 紀若晴點了點頭,還未來得及再說什么,紀若余便又匆匆離去了。 直到除夕當日,紀若晴才再次見著他。 除夕這日,紀若晴原本是打算一個人守歲的。 她白日里特意出門采買了一堆除夕守歲需要用的東西,例如消夜果子、鞭炮爆竹一類。 這到了年歲之末的時候,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不少,就連平日里熱鬧的坊市,也變得人丁稀稀落落的。 許多店鋪都已關了門,只剩下門邊貼著的大紅春聯被寒風刮得卷了個角兒。 紀若晴之前并不打算過除夕,她一個孤家寡人有何好過的? 所以什么東西都未準備。 可到了除夕這天,望著庭院里寂寥的葉子被風從樹椏上刮落,貼著地轉著圈兒,紀若晴突然又有了過年的感覺。 不論身在何處,總得要圖個吉祥快樂不是。 就算是一個人的年,即使身處異鄉,還是得歡歡喜喜過個年的。 當即做了決定,紀若晴便披上白絨兔毛斗篷出了門。 因許多店鋪都關了門,所以等她湊夠所有該買的東西,也花了大半天的功夫。 回到院子里直灌了三杯熱茶,從緩過氣來。 在這大冬天的,奔波在外采買東西,倒真是累人的事。 紀若晴并不是很清楚在夜國跨年的習俗,只是略有耳聞。 且她不是屬于這里的人,反正一個人關起門來過除夕,也不打算按著夜國習俗走,而是按著她從小在孤兒院的習俗來的。 她買了些可以在院里放的煙花,又買了些只要在鍋里燒些水就可以直接煮了吃的餃子,還買了些瓜子花生板栗蜜酥一類可以在守夜的時候吃的瓜果點心,又淘了兩本別人看過再賣掉所以很便宜的話本子,打算在守夜的時候看。 安排得剛剛好。 只是出去采買實在有些累,所以她回來歇了會兒,沐浴更衣后就躺在床上不知不覺睡著了。 原本跨入新的一年之前都是該洗得干干凈凈的,只是這熱水一泡,整個人就起了倦意,睡得竟然十分之久。 等她醒來的時候,整個天已經大黑了。 幸好前幾日她就在整個宅子的院墻上隔兩米就掛了個大紅燈籠,里頭的燈油能續上好幾日。 如今走出屋子推開門,就能看到烏黑沉沉的天際被院里的紅色燈火映得亮了半邊似的,喜慶得很。 不只是她這處院子,極目遠眺,天際線仿佛都被紅光染得有些紅,許是各處院子里都掛著的紅燈籠映襯出來的。 整座王都,皆是張燈結彩,如今匯聚成了一片紅彤彤的燈火花海。 紀若晴這些燈籠都是貧民窟的人送過來的。 他們雖然窮,但都有手有腳,平日里也做的都是些體力活,不是乞討為生只想伸手要飯的那類人。 紀若晴送給他們的飯食,都是未動過的,又是極好的飯食,很有營養。 貧民窟的大人們每回領了回去,都自個兒舍不得吃,全留給了自家孩子。 本來各家缺衣少食面黃肌瘦的小孩子現下一個個都養得白白胖胖,個子也竄了不少,做父母的自然都十分感激紀若晴,卻無以為報。 只是年節下一家糊了個大紅燈籠送過來,這么隨意一掛,就掛得院子里滿滿當當的,很有年味了。 當然他們還送了許多年貨過來,都是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攢下來的,紀若晴自然不會收,都退了回去。 紀若晴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去了小廚房。 她往鐵鍋里加了些熱水,燒起柴火來,打算煮餃子吃。 這些餃子也是她跟酒樓老板說了些好話才買來的。 夜國并沒有跟現代一樣的速凍餃子買,大家都是買了rou和菜回家自個兒剁餡包餃子的。 可紀若晴不會包餃子,就只能買已經做好了的。 因為這樣,那酒樓老板還懷疑了半天,以為她是想來偷他們酒樓的餃子餡兒的方子的,仔細打量了她許久。 實在是因為她長得美,讓人難以想象這樣一個美人兒還需要來偷餃子餡兒的方子,酒樓老板才半信半疑的賣了她幾斤已經包好了的餃子。 這間酒樓的餃子做得極好,rou多皮薄,煮過之后還帶了些rou汁,一咬鮮香四溢,讓人忍不住一口一個,吃了一盤又想來一盤。 紀若晴只吃過這酒樓一回,就對他家的餃子有了執念,所以除夕這樣吃餃子的機會,鐵了心也要買他這兒的餃子。 …… 水燒得咕嚕咕嚕的開了,不斷往外冒著氣泡。 紀若晴數了十五個餃子,放進去,用長長的木柄勺子在鐵鍋里攪動著,瞧著餃子浮起來之后,又加了些冰涼的井水進去。 鍋里原本熱鬧的冒著氣泡的水一下子就安靜了,變得啞然無聲。 待得水又重新燒開之后,餃子又全部浮了起來。 望著略帶了些白湯的鍋里,一個個浮浮沉沉的白胖餃子,紀若晴早就餓得咽口水了。 她迫不及待的將餃子們全撈了起來,盛到鵝黃色釉碗里,端著到了院里的葡萄藤架子下,又泡了盞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