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8
三郎科考上使絆子,不敢吭聲不敢動,李紅蓮只能找白方氏,“她們現在那些好名聲,還不就是拿大家的錢。她說建啥難民村,陳維仁可積極了呢,出手就是三千兩!好名聲都是她得的!像是要搞啥大名堂!可是卻把那瞎了眼的葉卓扔出來了!” 白方氏見她沒看懂眼色,耷拉了眼皮子,不再理她。 “奶奶!我看,她們肯定是有啥陰謀!還跟那個啥小王爺的要好,聽說刺殺她們的是右相甄家的人,就算當今太后死了,那也是太后的娘家,皇上的舅家!都奈何不了她們!你說,她們不會是想要謀逆吧?”李紅蓮伸手拉她。反正白二郎已經叛離白家,和白家斷絕所有關系了!就算不是謀逆,這樣的名聲出來,也夠她們喝一壺的! 白方氏抬眼,凌厲的盯住她,“住嘴!”以為她只是說說壞話,敗敗魏華音的名聲,沒想到竟然弄到謀逆上來了! 李紅蓮剛想解釋牽連不到他們,就見白承祖從里間出來,滿臉鐵青,雙目凌厲的盯著她,全身刺啦一抖,急忙反口,“我......我就是聽人家說的,就這么一說,也是......也是擔心牽連咱們!對!是擔心被牽連!” “滾去外面跪著!”白承祖怒喝。 “爺爺......我真的是擔心咱家被牽連??!”李紅蓮忙解釋。 白承祖不為所動,也不相信,“我之前只是以為你是自私嫉妒,也不過做做抹黑敗壞的事,最嚴重,也不會上升到謀害人命吧!沒想到你比我想象的陰毒一百倍!傾盡家財救助難民,被你說成謀逆???誅九族的大罪,你張口就來!好!真是好?。?!” 李紅蓮哭著辯解,“我真的是怕牽連咱們家??!爺爺!你相信我,我哪可能會有這種想法??!二郎就算斷絕關系,可他終究姓白,是咱們老白家的血脈!我在外面聽別人說的!都是別人說的!我怕牽連咱們家,才回來和奶奶說的??!” “滾出去!”白承祖呵斥。真要在外聽到這話,怕牽連老白家,她回來第一句就該先說這個,而不是先扒拉一堆音姑和二郎不做好,把葉卓趕出去的話,最后才說到謀逆!分明是攪合事兒!想要誣告! “我告訴你,誣告反坐!你膽敢有心,你爹娘兄弟,你兩個閨女,你自己,全都死無葬身之地!” 李紅蓮只是想了這個主意,并沒有想要自己去做,才找白方氏說這個。卻沒想到被白承祖當場聽到,哭著認錯了一通,主動跪到院子里去。 白方氏看氣到臉色發青,幾乎氣喘的白承祖,一句話也沒敢吭。也怪李紅蓮沒眼色。整個寧安縣,那個小賤人勢頭正盛,還偏要往上撞。 ------題外話------ 推薦任大豆寵文、爽文 女戰神楊渙,被人設計,死于沙場,后重生在相府三小姐身上。 此女外表病弱嬌柔,骨子里卻是猛虎歸山的楊渙。 一朝走出相府,轟動京城,令各方權貴爭相奪之。 她在權貴里細細扒拉前世仇人,以血償血,以牙還牙,為自己、為隨她赴死的數萬英魂復仇。 大宛國國師東方曦: 能掐會算,長相俊美,是大宛國皇族依附的神之預言。 是無數女子迷戀,又不敢越雷池的嫡仙人物,卻一脖子吊死在楊渙的樹上,生是她的人,死是她的鬼。 男女主久別重逢,前世恩恩恩恩恩……堆成后世愛愛愛愛愛……,寵起來自己都害怕的那種。 ☆、第382章:提前打臉 院子當中罰跪,即便關著大門,村里也不少人知道了。 家里的粗使婆子是二房送的,轉頭就把事情告訴了丁氏。 “謀逆?生了四個兒女,媳婦兒貌美,家財萬貫,謀什么逆!白二郎可沒有那么白癡!”丁氏嗤笑李紅蓮想報復想瘋了,這種罪名按上去可是誅九族的,可她算個什么東西?能給白二郎魏音姑按上這種滔天重罪??? 不過丁氏也清楚明白,“她們救難民裝好人,不過是想重回官場!” 一個曾經三元及第的狀元,和藥王谷關系深厚,還和齊南王那個小王爺關系好,就算得罪了先太后娘家,都沒有被整被害,想不干就全身而退。再有如今的好名聲,只要活動活動關節,再上位一點不難! 丁氏唯一擔心的就是白二郎上位,定不會讓她兒子好過!讓老白家有人比他強! 李紅蓮,倒是可以利用利用! 讓人把消息傳出去,告訴白大郎和白老大知道。以白大郎的性子,知道她說過白玉染和魏華音謀逆的謠言,定不會容下李紅蓮! 李紅蓮也知道,所以一直跪著不起,又給自己灌了冰水。 等白大郎氣怒沖沖回來的時候,她已經發了高燒,昏迷不醒,話都說不清楚,還一直在否認她沒有誣陷的意思。 白大郎有氣沒處發,不讓她留在家里,說過了病氣給兩老的,也過了病氣給倆女兒,白穎兒體弱,風吹草動就染病。 李家的人不愿意來接,但又怕李紅蓮直接落一紙休書,啥都不落下,只得忍著把人接回去。 “機會來了!”丁氏勾起嘴角。再說些難聽的,白大郎忍不住,一紙休書過去。李紅蓮豈能不報復?報復到白二郎和魏音姑身上,也是理所應當!誰讓她們是起因! 謀逆是假,但有這個名聲傳出來,總會有人相信,那白二郎就休想上位! 魏華音早就從難民涌進寧安縣就有了想法,只是楊縣令不作為,她手里事情多,人也不好找。如今白玉染回來,立馬提上日程。全民律法意識普及! 因北方干旱受災,又與北遼開戰,難民多,糧食也漲價了,其他藥材,穿著,但凡和溫飽有關的都在漲價。 各種偷竊,搶劫,爭吵,打架斗毆不斷,又剛剿了山賊。 白玉染以官府之名,召集了一群通南晉律法的讀書人,組成小組,到鎮上和村子里宣傳普法。 楊縣令看有好處,他又想年終評審得優,明年調任,挪挪地兒,忙不迭的同意,表示支持。又不要他花錢,只是費點事兒,政績卻是落在他頭上的! 最先宣傳的地方,白玉染直指楊柳鎮。 因是官府命令,各個村的里正的需要配合,每家都要出人來聽。 搶劫,偷竊,殺人,放火,作偽證,誣告誣陷,等等一系列觸犯律法的罪行。 二房在家里的只有丁氏,聽著那些講解的人,抑揚頓挫,還引經據典,講解案件分析,還拿村里人打比方,仿佛她所有的想法都被窺視了,這些講解都像巴掌一樣,打在了她臉上。 官府的旗號,是難民太多,世道有亂,為安撫民心,也為規整那些違反律法的行為,也讓所有百姓都接受一次南晉律法普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