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3
風點火,我不敢說郁藹是因為他才下定決心暗害于你的,但挑撥離間的話說多了,總歸是有些作用的罷?!?/br>沈嶠:“你有何證據?”段文鴦笑道:“自然沒有,昆邪與郁藹已死,難道我還能去地府將他們找來對質不成?這話不過是當日我從我師弟口中得知,是真是假,沈道長自己去問譚元春好了!”說罷他抽身撤手,口中唿哨一聲,那幾名突厥高手似是得了命令,緊隨其后,幾人很快朝著來時的方向離開。段文鴦頭也不回,聲音遙遙傳來:“方才上山時,玄都山弟子死了兩個,都是合歡宗的人殺的,我可沒有殺人,只傷了他們而已,沈道長去看傷口便知,可別把賬算在我段某頭上!”蕭瑟大怒:“無恥之徒!”來是一起來的,走卻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最可惡的是,對方臨走還要坑他們一把。桑景行和白茸都走了個干凈,現在連段文鴦也帶人離開,剩下的合歡宗弟子如何還有戰意,紛紛心神渙散,被玄都山眾人窺準破綻,殺了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最后合歡宗在場十三人,只有蕭瑟與其余兩人倉皇逃離,剩下十個人,都被心頭憤怒的玄都山眾人當場留下性命。孔增一瘸一拐走過來,向沈嶠請罪:“孔增無能,未能留下段文鴦?!?/br>沈嶠的目光掃過其他人,許多人也都面露愧色尷尬,有的不敢與他對視,紛紛移開視線,低下頭。沈嶠很明白,這些人之所以露出這樣的神色,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能留下段文鴦和蕭瑟等人的性命,更是因為他們當初在沈嶠落難的時候,沒有主動盡力去支持他,而選擇了站在郁藹一邊。如今時過境遷,塵埃落定,許多人自然也明白,郁藹所謂與突厥人合作,帶領玄都山重新入世,重新占據天下第一道門的位置,都是鏡中花水中月,起點錯了,基石不穩,從那以后自然一步步走向深淵。然而誰又能想到,當日不信佛道的宇文邕,會盛年暴病而亡?誰會想到,強盛一時的齊國會被周國吞并,但宇文邕的繼任者宇文赟,不僅沒能將父親的基業發揚光大,反倒使得江山在自己手中拱手讓人,北方改朝換代,而沈嶠卻因扶助新朝有功,而被封為通微元妙真人,連帶玄都山乃至道門,也因此在隋朝有了一席之地,從今往后道統傳承,代代不滅。隋朝一反周齊時期對突厥的弱勢,直接與突厥交惡,雙方關系劍拔弩張,郁藹想要借助突厥之勢實現玄都山崛起的愿望,最終也沒能視線,世事多變,這些當初誰又能夠料到?正因為想不到,所以許多人心中有愧,不敢面對沈嶠,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其實本性并不壞。沈嶠自然也知道,當初郁藹能夠順利接任掌教,其中不乏幾位長老的支持,連帶這山上大多數弟子,也都覺得郁藹更適合當這個掌教,若要追究起來,恐怕只能將這些人都逐出師門,那對玄都山的影響太大了,人至察則無徒,有些事情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話,就不宜過分較真。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沈嶠雖然經歷過許多坎坷,但他對這些舊日同門或晚輩,心中并無太多怨恨,也沒有什么報復或揚眉吐氣的想法。當年他從師尊手中接過玄都山掌教之位,卻沒能守住,本身就是他的失職,不自省卻反倒將罪責歸咎在別人身上,這不是沈嶠的作風。所以他對孔增道:“當日郁藹下毒害我,此事自然門規難容,但如今他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這些事情就不追究了,我自會帶他的尸首在歷代祖師牌位面前請罪?!?/br>說及此,沈嶠話鋒一轉,“不過從今往后,我希望玄都山上下,能夠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若再有勾結外人,一律按照師門戒律來處置,任何人不得輕饒?!?/br>他早已今非昔比,這番話中不乏森森寒意,氣勢冷然,眾人心頭震懾,忙恭聲應是。至此,也無須重新辦什么繼任大典,自然而然,眾人已經默認了沈嶠的掌教身份。三清殿外一片狼藉,許多人開始收拾殘局,沈嶠叫孔增帶了人一路下山,去找那些原本應該在山下值守的弟子,有受傷的就療傷,被殺了的就安置尸體,擇日下葬。他原本就是掌教,這些事情做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有條不紊。就在這時,邊沿梅回來了:“譚元春已經捉住了,劉長老將他送至你們關人的刑堂,等候你去發落?!?/br>沈嶠看見他身上血跡斑斑,口角也溢出鮮血,忙問:“你受傷了?”邊沿梅擺擺手:“不妨事,劉長老傷得比我更重?!?/br>他沒好意思承認自己身為晏無師的弟子,卻連個譚元春都沒拿下。沈嶠拿出傷藥:“我的內功與你路子相反,不好為你運功療傷?!?/br>邊沿梅接過來道謝一聲,又笑道:“無妨,傷勢不重,運功幾日便可痊愈,你還是去看看譚元春罷,我猜你有不好話要問他?!?/br>沈嶠的確有不少話想問,但當他一步步走進刑堂,由遠及近,看見被綁在柱子上,形容狼狽的譚元春時,卻忽然覺得什么也不必問了。反是譚元春面色冷漠,見他進來之后一言不發,不由冷笑一聲:“看見我如今下場,你想必很是快慰?”沈嶠靜默半晌,對旁邊負責看守的玄都山弟子道:“給他解綁,再搬個座墊來?!?/br>弟子有點惶惑:“掌教……?”沈嶠:“無妨,有我在,不會有事?!?/br>左右弟子上前,依言將人解綁,又搬來座墊安放。沈嶠將他們揮退,與譚元春相對而坐。譚元春原本打定主意絕不開口,誰知等了許久,卻等不到對方只言片語,反倒有些焦躁起來:“你到底要與我說什么,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痛快些罷!”沈嶠:“我不知道說什么?!?/br>譚元春:“成王敗寇,何必假作慈悲?”沈嶠不為所動,平靜道:“大師兄,你我師兄弟數十載,打從我進師門起,每當師尊不在身邊,就是你帶著我,我們之間相處的時日,比郁藹袁瑛他們任何一個人還要長,我自以為很了解你,可結果并不是,但你對我,應該是很了解的,我是不是假作慈悲,你也應該清楚,又何必想要故意激怒我呢?”兩人四目相對,譚元春很輕易就望入對方眼底。黝黑明澈,仿佛一眼就能看透,像從前一樣,從未改變過。他時刻準備豎起來的毛刺一絲絲褪去,少了冷漠與桀驁的神色,最后僅僅剩下一潭死水。譚元春閉了閉眼:“你準備如何處置我?殺了我給郁藹償命嗎?”沈嶠:“段文鴦臨走前曾對我說,當日你曾在郁藹耳邊以言語挑唆,最終促使他對我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