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晏無師如今功力未復,桑景行不可能追了那么久都沒追上,兩人若是邊跑邊打,以他的輕功,也不至于大半夜都追不上。此時沈嶠已然反應過來,自己很可能被白茸誆騙了,對方給他指了一個完全錯誤的方向,故意讓他白費力氣。但現在就算他折返那座小廟,必然也不可能找到白茸算賬了。沈嶠停了下來,微微喘氣,他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山河同悲劍,又抬頭望向遠方。過了這大半夜,在他們不知道往何處去的情況下,想要找到一個人,希望何其渺茫。沈嶠想起晏無師臨走前說的那一番話,閉了閉眼,強壓下起伏心緒。山河同悲劍仿佛也感應到主人復雜難言的心情,于劍鞘中錚鳴作響。黎明到來,蒼茫天際露出一絲魚白,像是急欲掙破深淵,為天地帶來光明。長安。沈嶠心底默默浮現出這兩個字。……一路往北上長安,路程并不遙遠,沈嶠的速度不算慢,僅僅沒有日夜兼程而已,如此也花了數日。早在快要抵達長安時,沈嶠便已覺出不妥。入京的官道上,時不時出現從京城方向而來的罪臣家屬被流放的身影,又有一些民夫流犯在官役的驅使帶領下往長安方向行進,往日里他偶爾也能看見這樣的情景,可畢竟不常見,若一日連著看見兩撥,那邊不同尋常了。就在茶亭歇息之時,沈嶠便又看見一家子手腳上了鐐銬,被騎在馬上的兵員前者走,踉踉蹌蹌,形容落魄。押解他們的士兵要歇息,眾人就在茶亭落座,但流犯家眷卻沒有這樣好的待遇,個個還得坐在茶亭外頭,連一口水都沒有。沈嶠對茶亭伙計耳語兩句,又走到士兵入座的桌案旁邊。“相逢即是有緣,貧道想請兩位郎君喝杯茶水,不知兩位可愿賞臉?”此時沈嶠已經換回一身道袍,衣袍飄飄,便是不說話,也儼然得道高人,更不必說聲音溫和悅耳,令人聞之頓生親近之意。宇文邕雖然禁佛禁道,但民間崇佛崇道之風卻一直未滅,更何況沈嶠一看就不是尋常道人,兩名士兵也不敢拿大,當下也起身回以招呼:“怎敢讓道長相請,不如坐下一起說話?!?/br>沈嶠正有此意,趁機道:“貧道曾在仙尊面前立愿,要在三年內做滿九十九樁功德,如今尚差一樁,不知兩位郎君能否成全,讓貧道請外頭那幾個人也喝上杯茶水,聊解饑渴?”士兵笑道:“道長心慈,您自便罷?!?/br>沈嶠讓伙計送去茶水,那幾個犯官家眷自然感激涕零,他順勢問起:“貧道來京途中見了不少犯官家眷被流放,不知京中出了什么大事?可是那些官員得罪了陛下?”士兵:“哦,他們的確是得罪了陛下。陛下要重修宮殿,這些人的父兄或丈夫在朝為官,便紛紛上疏反對,惹惱了陛下,方致此禍?!?/br>沈嶠奇道:“重修宮殿?據貧道所知,當今陛下勤儉克己,似乎并非貪圖享樂之人?!?/br>士兵卻緊張道:“道長我勸你一聲,這話入了京城,你可切莫再說!先帝的確儉樸愛民,可當今陛下卻非如此,天子連父喪都不肯守滿一月,還下令天下人也不必守喪,更勿論這些上疏進言的人了!”沈嶠聽了這話,臉色驟變,心頭咯噔一聲。宇文邕竟然死了?!第82章士兵見他神色變幻,只當他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還安慰道:“先帝素來不喜佛道,當今陛下登基之后,對佛道的限制就放寬了,還重新將佛門奉為國教,道長你在長安城也可以行走無忌,不必擔心被人盤查了?!?/br>沈嶠苦笑,這難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嗎?“那陛下為何又不肯守父喪?”此話一出,兩名士兵俱都緊張起來,左右四顧,見沒人注意,方才低聲道:“此事哪里是我等能夠知曉的,道長還是不要多問的好!”沈嶠又問:“那你們可知齊王宇文憲如何了?”二人都搖頭表示不知。他們僅是最底層的兵卒,齊王的行蹤的確也不是他們能過問的。既然如此,沈嶠也沒什么可問的了,他謝過二人,喝完茶,又見他們帶著犯官家眷準備啟程,便向對方辭別,解下系在柵欄的韁繩,翻身上馬,朝長安方向而去。一進長安城,沈嶠并沒有感覺太大的變化,依舊熱鬧非凡,依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遠比來時看到的其它州府要繁華數倍,唯一的區別是,街道上,尤其是通往皇城那一條大街的官家人似乎要比從前多一些,或四處巡查,或押送犯人,犯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與沈嶠在城外看到的一樣,他們愁容滿面,于這份熱鬧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沈嶠駐足看了一會兒,隊伍中孩子的哭鬧讓他心有不忍,但他很明白,且不論這一家子的罪行是否冤枉,就算自己救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安置他們,到頭來還可能令他們受更多的罪。更何況,往后只怕還有更多的人,落入與他們一樣的境地。救一家一姓易,救天下蒼生難。他暗暗嘆息一聲,移開視線,轉身離去。沈嶠先去了晏無師原來在京城的少師府,他并未近前,只遠遠望一眼,毫不意外看見那座宅子如今已被查封,大門上鎖,庭前冷落,京城寸土寸金,唯獨此處周圍連馬車都甚少路過,旁人似乎擔心自己與其扯上關系,皆避得遠遠的。邊上倒有幾個挑擔子賣菜的,還有人來買,只是仔細觀察他們神色,卻都能看出一些異樣,不像尋常小販,倒像是特意等在那里的。若換了從前,沈嶠必然想也不想就上前詢問了,但他現在與晏無師相處多了,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也懂得凡事多觀察細節,此時察覺那幾人的異常,就沒有再上前。邊沿梅在京城也有兩處宅子,一處是官邸,宇文邕賜下的,與少師府一樣,一處則是私宅,知道的人少些,但也并非秘密,當日沈嶠在長安時,邊沿梅誤會他與晏無師的關系,還特意帶他認過地方,熱情邀請沈嶠上門作客,令沈嶠有些哭笑不得。官邸與少師府一樣,遭遇了被查封的處境,門前也有人喬裝改扮暗中監視。私宅倒還在,門雖然關著,但沒有上鎖。邊沿梅這座私宅位于城西某條巷子深處,附近住的多是小有家產的書香門第,既少了高官顯宦的車水馬龍,又不像商賈市井那般吵嚷,倒是極佳的隱蔽之處。沈嶠沒有推門,而是翻了個墻。以他的武功,就是翻墻,也翻得悄無聲息,姿態瀟灑。宅子收拾得很干凈,草木儼然,片塵不染,但冷冷清清,半個人影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