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書迷正在閱讀:珠玉搖、宿柳(H)、討厭的趙公子、如兄如夫(H)、病嬌飼養手冊、[生化危機][ABO]Gugela For Private、我在上鋪睡兄弟、我沒有對你念念不忘、(陰陽師同人)有只狐貍被碰了瓷、新聞院師生記事簿
了。趙構并沒有任何藩屬國,唯有南邊的大理國皇帝段和譽派人來送了禮物,已示兩國交好。等到眾人坐定,便開始賜宴群臣,大清早大家都沒吃東西就趕來,餓了一上午早就餓了,蕭山更是如此,他吃了三四碗飯后才稍稍覺得飽了一點,虞允文見了便過來對他笑道:“賢弟別來無恙?!笔捝揭簿妥鞔?,又和其余人敬酒打招呼。趙構早已不在這里,他賜宴完畢還要前去天章閣祖宗神御殿進獻供奉,又要回后宮接受皇后、兩個兒子和其余妃嬪的拜見,等轉了一圈出來后,紫宸殿的賜宴也結束了,就等晚上放煙火賞燈的節目了。本來是平靜無事的,結果趙構路過紫宸殿的時候,忽然下了鑾駕,來到殿中,眾臣向他朝賀過后,趙構忽然感嘆道:“金主剛剛送來和書,愿兩國永交好,朕心到此刻方安??!”眾人都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意思,秦檜是夏天死的,趙構在秦檜死后生怕金國責怪自己沒有保護好這位力主議和的宰相的安全,直到現在完顏亮借著使節前來恭賀正旦的機會,才表示出了自己愿意和宋國繼續議和。趙構不說這話還好,他一說這話,無異于給剛剛對他燃起了一點希望的群臣一盆冷水。眾人都以為秦檜死后,趙構到處平反更化,是要振作了,現在聽了這話,才明確的知道,趙構根本沒這個打算!本來氣氛還很熱鬧的紫宸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交談聲都不見了,唯有樂工依舊奏樂。氣氛變得有些微妙起來,趙構自己也感覺到了,他尚未開口說話,便有一名新任御史站了出來,對著趙構行禮,道:“陛下,犬羊無信,金主完顏亮還為篡位之時,就揚言要奪得天下,現在他為金主,決沒有半點和議之心,陛下萬萬不可以掉以輕心,應當積極備戰!”那名御史臉上微紅,想必是喝酒喝得有了幾分醉意,所以才來了膽子公然在正旦的時候對趙構叫板。趙構臉上原本的笑意便漸漸的消了,變得有些發白,但沒說話。卻又有一名坐在角落里的六品官起來道:“秦賊議和,誤國誤民,國家日衰,皆因于此啊陛下!”趙構的心情一下子沉入到了谷底,這時候大多數官員都有了幾分醉意,聽見那名六品官員這樣說,都開始議論開來,甚至連史浩都上前對趙構進言:“陛下,臣從金國歸來,金主完顏亮絕對有南侵之心,陛下還是該早做準備為好!”自從秦檜死后,趙構維持了大半年的好心情,終于在這個時候煙消云散。趙構在這種場合,發火也不是,怒罵更加有失身份,他重重的哼了一聲,朝著一旁的官員道:“議和乃是國策,是朕一意所為,和秦檜不相干。秦相公為相多年,雖有失德,但卻有大功一件,便是議和成功?!?/br>趙構既然這樣說了,底下議論的群臣也都紛紛的閉了嘴,那個喝醉了的御史卻不依不饒起來,硬是不肯借坡下驢,反而走到了趙構面前,對著趙構行禮,聲淚俱下的要求趙構立刻下令,加強防備。趙構狠狠的甩了袖子,轉身而去,那個喝醉了的御史也被太監架了出去,好好的新年朝會就這樣被攪和了,大家誰也沒有再留下來的飲宴的心思,卻又有一些朝臣不肯走,圍在趙瑗身邊,希望趙瑗能夠去勸一勸趙構。趙琢在趙構轉身而去的時候,就陪著趙構一同走了,現在趙構怒氣沖沖的回到內殿,怒罵道:“一群不知好歹的東西!”又一回頭,看見只有趙琢一人,便問道:“怎么只有你在,普安郡王呢?”趙琢上前兩步,對著趙構躬身行禮,復又抬頭,對趙構道:“官家,普安郡王還留在紫宸殿,被群臣圍住稱贊呢!”趙構哼了一聲,心中有些不滿,瞟了趙琢一眼,道:“去把普安郡王給朕叫來!他一個親王去和大臣攪合干什么?”趙琢聽見趙構這句話,心中一喜,便忙轉身出去,找了個太監去叫趙瑗。等到趙瑗也離開之后,眾臣便漸漸的散了,虞允文和蕭山走在一起,低聲對蕭山道:“你知道嗎,這半年,官家連換了五個宰相!”蕭山點了點頭,道:“官家是被秦賊整怕了,不希望權柄旁落?!?/br>虞允文微微嘆了一口氣,有些擔憂和失望:“官家只顧著這些事情,真正的大禍患卻看不到。我有朋友在江北,聽他說,完顏亮正在大肆招兵買馬,前些天又曾跟手下的朝臣商議,打算把京城從燕京搬到汴京,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南侵了?!?/br>蕭山只知道歷史上完顏亮的南侵還在十多年后,但秦檜都提前七八年死了,這次的情況會不會也跟著改變,那就不得而知了。只不過他所知道的是,完顏亮的確是在積極備戰,趙構卻只因為得到了一紙議和書就這樣興高采烈,對他抱有任何希望所換來的只能是失望。本來這次大朝會結束之后,蕭山就該回去了,但他剛剛回到驛站的時候,就又接到了李道的來信,希望他能夠在京城在多呆兩天,還有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辦。蕭山只能暫時留下,他在正旦過后的第二天,在李鳳娘的強烈要求下,帶著李鳳娘前去西湖游玩。這次游湖又好死不死的撞上了韋太后。正旦朝會之后,趙構心情不好,悶在宮里。吳皇后和韋太后等后宮女眷則都去西湖游玩,御舟泛湖的時候正巧遇見了李鳳娘,韋太后記得李鳳娘,便招呼她過去。韋太后見到竟然是蕭山陪同李鳳娘,頗為吃驚。而蕭山也不曾想,竟然會在這個地方,遇到后宮諸多女眷。要是普通女眷只要回避就行了,但遇到的是韋太后,卻不能不過去行禮叩拜。御舟上搭出一條舢板,蕭山將李鳳娘抱起,走過舢板上了御舟,去給韋太后和吳皇后行禮。韋太后對蕭山淡淡的,對李鳳娘倒是非常的喜歡,說小姑娘長得好看,一臉福相。李鳳娘把平時自己驕橫的一面全部收了起來,行禮舉止倒也有兩分大家閨秀的樣子,又偶爾裝天真,哄著韋太后玩笑。吳皇后卻招收示意蕭山過去,問了他兩句在鄂州的情形,蕭山一一回答了之后就退了出去,回到自己的船上。吳皇后待蕭山走了之后,便轉頭去對一直在逗李鳳娘的韋太后笑道:“太后既然這樣喜歡這孩子,不如把她留在宮中作伴,豈不更好?”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