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身子是無大礙了,天冷,人大概怠懶神乏些,如今又是非常時期,等過了在空曠地方疏散疏散,會好些,公公也當放寬心懷才是,想是這些時日勞倦過度,思慮過甚了,多歇息歇息吧?!闭f完開了個方子命人去煎了,遲了些服下,想必安神的藥下得重了些,雙林喝了藥沒多久便又困乏得厲害,早早便又歇下了。夜里雙林卻被夢魘住了,整個人仿佛被壓在了水里,呼吸不了,掙扎不動,他拼了命地掙扎,忽然就睜開了眼睛,呼地一下坐了起來!床邊似乎坐著個人影,被他忽然坐起來嚇了一跳,伸手過來按了他的手,十分擔心而急促地問:“你怎么了?魘到了?”又伸了手過來摸他的額頭。雙林胸口劇烈起伏,大口地喘氣,覺得自己像案板上一條瀕死的魚,幾乎以為自己還在夢中,看到他伸手過來,身子下意識向后避了一避,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低聲道:“殿下?”說完又忽然想起稱呼錯了,但一時卻仿佛再也叫不出那聲陛下來,畢竟那曾是一個剛剛想要把自己猶如一只螻蟻一般捏死的人的專屬稱呼。楚昭手僵在了空中,過了一會兒才緩緩放了下來,替雙林拉了拉被子,低聲道:“是我……”雙林想說些什么,卻一時找不到什么話題,楚昭似乎也并不想點燈,黑暗中雙林看到楚昭身上穿著十分繁復的禮服,頭上也帶著冕冠,雖然光線暗淡,依然能看出是十二旒的天子冕冠,他想起來今天正是登基大典的日子,看了看天色,低聲道:“陛下一會兒就要出發祭天了吧?”楚昭沉默了一會兒道:“是,還有點時間,所以來看看你?!庇诌^了一會兒,他仿佛解釋一般道:“這幾天都很忙,都是前朝的事,我——一直牽掛著你,卻不能來看你?!?/br>雙林輕輕說了聲:“嗯,我知道的?!?/br>楚昭又遲疑了很久,伸了手過來,輕輕握住了雙林細瘦的手腕,那里纏上了紗布,那一天的垂死掙扎留下的傷,柯彥說不會留下傷疤,但是……楚昭想說什么,卻熱氣哽在胸口,什么都說不出來,許久以后才輕輕道:“其實我沒臉見你?!?/br>雙林想說什么,卻還是不知道說什么,楚昭得不到回應,喉結上下動了動,最終一句話都沒說,伸了手過來,用拇指輕輕觸摸了下雙林的嘴唇,很小聲地說了句:“我有想辦法讓你出宮,但是安排的人根本見不到你,朝堂上又是一片大好局面,我不知道……不知道父皇這么快……”雙林搖了搖頭,伸手反握住了楚昭的手:“不關你的事?!?/br>楚昭問:“你后悔嗎?”當時已經蓄勢待發,雙林卻給他傳遞了勿反的消息,之后幕僚再三分析,雖然沒有做出關鍵的一步,只是按兵不動回京,但那時候帶著的兵,卻依然牢牢地在掌握中,沒想到一回京,迎接他的居然是楚昀突如其來的讓儲,朝堂的一片贊譽,這種時候,他沒辦法反,他失去了大義的名頭,這時候反,誰都不會支持他,他只能選擇接下太子之位——而父皇的病危來得如此猝不及防,一切布置都來不及施展,他就面對了一生最重要的時刻。如今跟著他的人也都松了一口氣,誰愿意拿全家性命、鐵與血搏一個擁立之功?可是沒人知道,在陰暗的宮闈深處,有一個為了他全心全意的人,差點成為他登基的第一個犧牲。雙林搖了搖頭,一切選擇都是他自己做出來的,他不是推卸責任遷怒于人的人——元狩帝當時用他的意思很明顯,他賭他會留著他,方便楚昭登基后順利接掌宮中,但他沒想到在他這么多年來,施展才干,嶄露頭角,為楚昭做了這么多事的情況下,他依然視他如一件興起可以栽培留給兒子,但也可以隨手毀棄給兒子做個教訓的玩意兒,皇帝不可以常理推之,許多做皇帝的大抵從后世凡人眼里看來多是個神經病,他愿賭服輸。外頭英順輕輕敲打窗欞,低聲道:“皇上,時辰要到了?!?/br>雙林松了手道:“陛下快去吧,別誤了吉時,天下人——都等著您呢?!?/br>楚昭走的時候,雙林將他送出門外,看他出了院子后,在內侍們的簇擁下緩緩走遠。東方天際初現熹微之色,雙林看到他脊背挺直,身上的玄色的正服帝袞、龍黻、博帶、蔽膝,佩綬都一絲不茍,袍襟下端繡著江牙海水紋,聽說這便是那“江山萬里,綿延不絕”之意,想必祭天登基之時,他定然是神姿瑰瑋,天人之姿,叫萬民擁戴,群臣跪服。他當時感覺元狩帝有傳位給楚昭之意,在宮里苦熬之時,也想曾著等到楚昭登基之日,成為這人上之人,主宰世間,手握乾坤,將會多么榮耀尊貴,而自己也算是其中參與歷史的功臣,與有榮焉,沒想到真的到了這一日,這兩輩子都不可能見到的登基盛典,他卻一點想去看看的念頭都沒有。作者有話要說: 評論區大家的評論很激烈,我都有看,但是工作很忙,還要寫更新,不能一一回復,很對不起。先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另外一方面也很慚愧終究是筆力不足才讓不少讀者失望,稍微解釋一下,元狩帝和王皇后的人設是一直按設想中進行的,肯定不是完美的人,只能說是盡力符合他們成長境遇的性格,當然像元狩帝肯定也不在意別人怎么看他,他肯定不是個好人。至于出現現在攻不如其他角色鮮明,是我筆力不足情節設計上不夠突出,我會盡力后文彌補,不過很久以前寫還童時候,有個讀者給我建議,讓我把攻受都當成是自己想要的男朋友的樣子來寫,大概,我所希望的男朋友,不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樣殺人如麻的鐵血皇帝吧……總之也請大家稍微體諒下我畢竟有工作有家庭,在這種情況下兼顧網文寫作,可能做不到非常細致的設計情節,寫作時間保障不夠,有些想表達出來的東西沒有表現得很好,后文我會再慎重一些的斟酌設計情節的。至于楚昭沒有選擇造反的路,稍微解釋一下,即使是岳飛手握重兵,不也乖乖束手就縛帶著兒子死了嗎?百戰百勝的戰場將軍,也不是不懼皇權的,而朱棣,在老子還在的時候,也是根本不敢反的,侄子上位,他還裝瘋賣傻了很久,還是因為侄子一口氣動了好幾個藩王,他實在沒辦法了,才反了,而造反成功后,殺了多少讀書人,也沒能平息文人之口史書非議。造反這個選擇,在古人眼里,真的不是輕輕松松的,特別是回京以后,楚昀讓儲,在那種局面下,要宮變要反自己的親生父親,那是一點大義名分都不占的,不會有人追隨的。其他很多爭議我就不解釋了,個人理解不一樣,有些讀者可能更想看到攻受大殺四方,夫夫聯手,登上高峰這樣的情節,但是作者本來就不擅長朝堂政治啊,如果在這么倉促的時間里寫